看了最新的经济数据 终于明白 为啥争执不断但五一还要坚持调休!

“五一”假期过半,但各地游客依然络绎不绝,甚至还出现了多地“一亿人到访”的盛世。而就在各地人满为患之前,对于五一的调休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实际上,今年的五一,不仅仅是调休,而且前后还占据了两周的“周末时间”。
图片
那么,为什么在争议不断中,调休还依然要进行呢?除了劳动者的休息之外,实际上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当前通缩状态下,或许促进消费,消化过剩产能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回升,提振经济发展。
1、需求不济 通缩风险
根据最新的通胀数据看,3月CPI同比上涨0.10%,环比下降1.00%,而上个月为环比上涨1.00%。PPI同比下降2.80%,环比下降0.10%,而上个月为同比下降2.70%。整体看,CPI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数据表现的都不好,细分项中除了少数几项基本没有亮点。除此之外PPI同比数据在基数走低的情况下跌幅继续扩大。市场期待的需求复苏迟迟没有出现。
面对当前的通缩风险,实际上大家最能感受到的就是政策的变化和积极的应对。比如,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利率一降再降,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大家存钱都知道利率很低。而财政政策也是一样,积极之下,甚至比较罕见的特别国债也来了……
图片
2、政策持续发力下 调休刺激消费必不可少
除了货币和财政政策之外,实际上假日经济带来的经济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去年,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假期中,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如此可见,假日消费给旅游以及文化带来的巨大提振。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假期拉动了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是不需要政府投入政策性成本的。
图片
所以,面对有争议的假日调休,虽然争议不断,但在国内需求不足以及供过于求的当前,仅从经济角度,继续调休、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上,调休确实比不调要好。
3、调休不是累工作者 需要更合理和科学安排
既然调休还是有好处的,但为什么争议多多呢?这是因为,调休往往让人感觉很累,为了调休,可能要连续上两个“6天班”,而且假期各地人满为患,资源极度匮乏,甚至,很多地方人员火爆,还容易出现供不应求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等。
面对此情此景,实际上我们看到调休其实也在做很多的改变和优化。比如今年的5月1日还是星期三,但假期从5月1日至5月5日共5天。5月5日当天星期日正常休息,调休后的工作日挪到了下一周的5月11日。
图片
当然,这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如同大家呼声比较高的,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节日,尤其是非法定节日。另外,假日调休机制上可更加的灵活,并且加大带薪休假的力度,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假日以及调休带来的便利和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