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音乐家在上海非凡人生,离不开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图片
上个世纪,四位外国音乐家与上海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日前,沪上行知读书会邀请古典音乐编导毕祎与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许慎,为读者分享意大利人富华、俄国人阿甫夏洛穆夫、德国人卫登堡、奥地利人阿德勒等音乐家在上海的非凡人生。
1921年,年仅21岁的富华从名校毕业,是欧洲小提琴界的新星,他接受学长梅百器在欧洲的招募,来到上海,直接进入工部局乐队担任小提琴首席。与此同时,出生于尼古拉耶夫斯克的俄国人阿甫夏洛穆夫,已在中国生活多年。在上海,他既在国立音乐学院教书,又是百代音乐公司的乐队指挥、音乐编辑,同时还担任工部局图书馆馆长。卫登堡与阿德勒此时还在欧洲,但已是成名的音乐家。
富华和梅百器一起振兴了工部局乐队,他们认为,乐队的繁荣必须向中国人敞开大门——不仅指音乐会听众,也包括乐队演奏员。他们为西洋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和听众的培养做出贡献。
图片
二战爆发,阿甫夏洛穆夫因与左翼音乐家交往密切,丢掉了图书馆馆长的工作。留在上海的他依然从事古典音乐工作,同时还与梅兰芳、周信芳一起探索,如何改革中国京剧音乐形式。1948年,阿甫夏洛穆夫带着作品《孟姜女》前往美国接洽演出,却不幸滞留,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回到他朝思暮想、已有天翻地覆变化的中国。
卫登堡与阿德勒因战乱逃至上海,阿德勒一开始只在音乐家常去的咖啡店里演奏,为富华所赏识,因此进入工部局乐队。1947年阿德勒回到奥地利,进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工作。卫登堡在上海以教授私人学生音乐为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受聘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继续培养音乐人才,直至1952年因病在沪离世。
图片
富华于1953年前往中国香港,组建了香港的管弦乐团。29年间,他获两枚意大利政府勋章以表彰其在中国开展音乐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在香港的岁月里,他始终思念着上海的学生们。
毕祎与许慎谈到,困难时期,这些海外音乐家们来到上海并被上海接纳,他们也将聪明才智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如今,上海市民对于音乐的喜爱的传承,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代代音乐家们的共同影响。历史故事背后,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这打动了不少现场观众。
据悉,活动由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出版方编辑:王筱丽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