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对比正史与演义,《三国志》是拿曹操当正统的;《资治通鉴》虽然不承认曹魏是正统,但是仍然用曹魏的年号纪年,而《三国演义》采取尊刘贬曹的立场,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陈寿对曹操阴阳怪气
应该说,尊刘贬曹的传统,并非仅是民间三国众口传播的结果。
一个短命而弱势的王朝,没有能力塑造统一的历史记忆。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就已经对曹操阴阳怪气了。第一他本人对曹操没什么感情,第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不希望他把曹操塑造得过于正面。司马家的皇位是从曹家手里夺来的,所以曹魏要有合法性,司马家才有合法性,因此对曹操大面上应该是肯定的;但如果曹操太好,就显得司马家夺权不合理了,所以也不要把他塑造得太光辉正确。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三国志》写曹操出生,竟然没写有什么奇迹。
正史写开国帝王降生,是有套路的。
《史记》《汉书》写刘邦出生,说他妈“梦与神遇”,刘邦长得就与众不同,尤其是左腿上有不多不少刚好七十二颗黑痣,也不知道谁数的。
《旧唐书》写李世民出生,说产房门口,出现了两条龙,玩了三天才飞走。
《宋史》写宋太祖赵匡胤出身,说当时满屋子红光,异香扑鼻,赵匡胤生下来是金色的,这要说有依据,也就是新生儿黄疸病特别严重吧,反正是不同寻常。
哪怕是孙权,东吴人自己写的史书里,也有他们孙家的祖坟怎么发光的记载。还有孙权的妈妈做梦,先梦见月亮掉到自己的肚子里,然后生了孙策,后来又梦见太阳掉到自己肚子里,这才生了孙权。
但是《三国志》写曹操,啥也没有,平平常常就出生了,还来了句引人遐想的,曹操的父亲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这么写,可能是实录,但是显然不是塑造正确的历史记忆的套路。
还有,《武帝纪》最后,有一段对曹操的评论,夸了一番曹操的才能,总结说“惟其明略最优”。
最可恶就是“惟其”二字,仿佛是说,曹操成功,就是因为策略最高明,既不得人心,也无关天命。
这也不是塑造伟大帝王的正常写法。实际上,正史大多是不太喜欢渲染伟大帝王的才能的,更正确的叙事模式是:伟大的开国君王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各种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如果过于依仗个人才能,反而不算优点,亡国之君才才华横溢呢。《史记》就强调,商纣王是多么的有才华;《资治通鉴》开头,司马光发了一番何为君子何为小人的议论,司马光对“小人”的定义和一般理解不同,强调的是有才无德,实际上含义更接近“奸雄”,司马光又说小人是“人之所爱”,如此说来,所谓小人,竟俨然就是易中天说的“可爱的奸雄”了。
抹黑曹操,在司马家掌权之后实质上是一定程度上被允许的。曹操又确实比较残暴,不受礼法伦理约束的事干了很多,方方面面都得罪遍了。要说曹操坏话,也不愁黑材料不够用。
还有个于曹操特别不利的事:曹操年轻的时候,有点公子哥儿脾气,有时是反而比普通人更加理想主义,更加天真单纯的。所以年轻时候的曹操,常常过分相信别人,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后捅刀子的经历,有好几次。但晚年的曹操,却是喜怒无常,非常多疑,而且疑心病一来就要杀人的。
问题来了,熟悉那个轻信坦率的年轻曹操的人,大多在曹操之前已经过世;曹操死后,能写下自己的曹操印象的人,接触更多的肯定是晚年曹操。所以曹操多疑的形象,比曹操轻信的形象,自然要深入人心得多。
刘备的形象
而刘备就不一样了。
第一,刘备有讨人喜欢的天赋,就是各色人等,很多就是跟他聊两句,也没多少道理,就喜欢他。
第二,刘备确实比较仁慈。当然,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要说一点脏事没干过,那是不可能的。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刘备从来没有屠过城。
曹操经常屠城,孙权也屠城,刘备屠城的记录,一次没有。当时那种互相攻击的风气,如果有,不大可能不被记录,所以应该是真没有。
设身处地一下: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你们高层怎么斗争,有没有用什么卑鄙无耻的手段,关我什么事?当时的军阀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我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刘备来了竟然不屠城,这就是活菩萨。
这是后来刘备不断被美化的群众基础和事实依据。
第三,曹操并没有反对人家说刘备好话。
曹操自己是比较欣赏刘备的,但又是那种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的喜欢,这种情况下,他不忌讳人家说刘备好。
第四,讨厌曹操的人很多,刘备则是舆论公认也得到曹操认可的曹操的对手,“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所以为了抹黑曹操,有人就要赞美刘备。
有个特别好玩的例子,晋朝有个叫张辅的人,写了篇文章说:
世人见魏武皇帝处有中土,莫不谓胜刘玄德也,余以玄德为胜,夫拨乱之主,先以能收相获将为本,一身善战,不足恃也。世人以玄德为吕布所袭,为武帝所走,举军东下,而为陆逊所覆。虽曰为吕布所袭,未若武帝为徐荣所败,失马被创之危也;玄德还据徐州,形势未合,在荆州,景叔父子不能用其计,举州降魏,手下步骑,不满数千,为武帝大众所走,未若武帝为吕布北骑所禽,突火之急也;为陆逊所覆,未若武帝为张绣所困,挺身逃遁,以丧二子也……(《名士优劣论》)
大意是:有人认为,曹操能占据中原,所以胜过刘备,我不这么认为。有人说,刘备打过多少败仗一二三,可是照我看来,曹操的败仗,一二三还要加黑加粗。他报了一遍刘备打过的败仗,又报了一遍曹操的败仗,然后问,你说,是不是曹操更惨?
这番论证刘备泉下有知,听了大概也要难受,咱甭比烂了成吗?
所以我们今天能读到的有利于刘备的史料,倒是有一大半是曹魏的地盘上的人留下来的。
正是因为是这么一种社会气氛,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他固然要尊曹操是正统,夸夸刘备也不是不可以。
《三国志》里写曹操那篇叫《武帝纪》,魏国武皇帝的本纪,曹操没当皇帝但是皇帝的待遇;写刘备那篇是《先主传》,只是人物传记,而且陈寿不能像诸葛亮那样,称刘备为先帝,只能叫先主。但是整篇《先主传》,一路都是先主、先主叫下来,声声切切,那是隐含着深情。这个要对比写孙权的《吴主传》,区别就特别明显,一上来就“孙权字仲谋”,直呼其名,后面就只称为“权”,没有任何敬意。
所以说,贬低刘备的有,但刘备也一直不缺正面评价。然后到东晋的时候,就有人想把刘备抬成正统了。因为东晋和刘备的蜀汉有相似之处,都是血统上有合法性,但是失去了传统的核心中原地区。再到后来,南宋也是如此,所以朱熹给人讲《资治通鉴》的时候,也是改用蜀汉的年号纪年,而不是像司马光那样,用曹魏的年号。
总之,刘备或者说整个刘备阵营的受欢迎的程度,是很早就远远超过曹操的。
刘备被当成仁德之君的代表。
关羽张飞诸葛亮
然后关羽、张飞是猛将的代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夸武将英勇,就爱说“关张之勇”,你猛得像关羽、张飞一样。尽管《三国志》里关羽、张飞并没有什么事迹,但他俩的人气就是曹魏的将军比不了的。这就叫口碑。
诸葛亮更不用说了,忠臣良相的代表。陈寿在《三国志》里,夸诸葛亮火力够猛的了,就因为说了句用兵也许不算诸葛亮所长,不知道挨了多少批判。
这种刘备集团的人气全面胜出的情况,宋朝基本就已经定型了。苏东坡引述过这样一条: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东坡志林》)
家有熊孩子,家长烦了,就给他两个钱,让他去听说书。讲三国故事,听说刘备败了,孩子就紧皱眉头有急哭了的,听说曹操败了,就开心得不得了。可见,是君子是小人,多少代以后,人们还记得。
这段描述,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而是反映了一种社会气氛。文人士大夫可能对刘备和曹操的评价,还有争议,但是民间就是喜欢刘备。
元代,民间产生了很多三国题材的作品。今天还能读到的,有一部《全相三国志平话》,和不少杂剧。
所谓“平话”,一般理解是说书人用的底本,只说不唱,或者连说故事带评论。和后来的评书,是一脉相承的。
至于杂剧,那是戏台上演出的。一出戏,不能完整表现三国历史,只能搬演某个三国故事,结果是,关于刘备集团的剧目,占了三国戏的绝大部分。元杂剧中,现存完整的三国戏有二十一种,其中十八种都以刘备集团的为主,曹操作为陪衬或反面角色才得以出现。余下三种,一出讲吕布与貂蝉,一出讲周瑜和小乔,还有一出《醉思乡王粲登楼》,属于脑洞大开的原创剧情。
此外还有残缺的或失传但存目的三国题材杂剧数十种,一样是刘备集团占绝对主导地位。
《三国演义》一般说是元末明初的作品,这个就是《三国演义》诞生的时候所要面对的民间文学传统。
所以,如果你是看了《三国志》,而且看得并不是很认真,没留意那些字缝里的东西,然后就直接看《三国演义》,你就觉得《三国演义》真是贬低曹操抬高刘备。但如果你是看了这些民间文学再看《三国演义》,你就会觉得,《三国演义》算是相当克制,简直有点想要为曹操正名的味道了。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