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冠球⑩ 他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无一缺漏地放着家人的照片

潮新闻客户端 陈冠柏 编辑 严粒粒 沈听雨
编者按:
人生是一本读不尽的书。
这是我们阅读厚厚一本最新出版的《领潮:鲁冠球传》时的感想。
鲁冠球,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创始人。2024年4月,在他去世的第7年,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所著的《领潮:鲁冠球传》付梓出版。
未曾公开的全部私人笔记、文书档案,对百余位鲁冠球亲友、同事以及相关人士进行访谈……种种碎片整合而成一段段故事,搭建起鲁冠球跌宕起伏的成长与发展史。也难怪,它成为被万向集团独家授权出版的一部文学传记。
即日起至5月5日,我们将从《领潮:鲁冠球传》中节选精彩章节,以飨读者。 
图片
出版社供图
节选自《总有一种目光》
鲁冠球身上不带手机,不带钱包,他唯一带着的是孙子鲁泽普的照片。他常会在朋友、熟人前得意地掏出塑封的照片,让别人分享他的快乐。
他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无一缺漏地放着家人的照片,很全,从大家庭到儿女的每一个小家,以及他与夫人两口子和儿女们的合影,那份融融亲情,使这间不大的办公室留有家的温暖。
他座椅后的书橱上是鲁泽普小时的模样:戴着大过他小脑袋许多的军帽,端着一支玩具枪,目光晶亮如箭,煞有小军人的威势。这是孙子戴他妈妈的军帽拍的,说妈妈是解放军,他也要做解放军。
那时,鲁泽普已由李鹂带去上海上幼儿园了,每周末他回来萧山和爷爷奶奶团聚。知道他们要来,鲁冠球会早早等在家门口,手里摇着孙子喜欢的玩具,等孙子走近送来他期盼的拥抱。孙子在一天,他就每天送他一件玩具。李鹂说,可别哟,一天一个玩具,孩子会喜新厌旧的,可爷爷说:“高兴高兴,就让我高兴高兴!”
鲁冠球问身边的员工,孩子最喜欢什么玩具?人家说奥特曼,他就买奥特曼,每天一个不同造型的奥特曼。李鹂说:“我家有个玩具房,你知道有多少个奥特曼?喏,就像门口那高高的储物桶,整整三大桶呢!”
待孩子大了起来,鲁冠球就用心给孙儿们准备一些适合的读物,带去给他们。有份刊物叫《故事会》,小开本的,里面有许多中外小故事,有趣又有教益,他就一期不落地带给孙子去看,以至《故事会》在书房里排成了长长的一溜。
1997年,鲁冠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去北京参加两会。因为住地管得严,其他代表都没带家属。那时外孙莫凡在北京读书,平时难得和外公一起,很想进住地酒店看他。鲁冠球破例去请求,终于获准周六、周日外孙可以来探望。
鲁冠球很高兴,一直把外孙带在身边,陪他去酒店特设的书店买书,吃饭时给孩子夹菜,开心地跟同去的浙江代表说:“什么叫天伦之乐?喝着小酒,旁边有小孩玩乐,多幸福啊!”
在孩子们面前,鲁冠球慈祥可亲,不会有一点儿令人不安与敬畏的地方。外孙女倪雪睿记得头一次去外公的办公室,外公不在,她在墙角发现小冰箱里面满是饮料和巧克力。正好外公回来了,坏了,自己坏了规矩,乱动东西,给抓了“现行”,肯定要挨骂了。哪知外公一脸笑容,跟她达成了一个“密约”:“你不告诉你妈妈和外婆,我就给你巧克力!”
很多年后,倪雪睿一想到外公那么慈祥的笑,就觉得那是她在世上吃过的最甜的巧克力。
倪雪睿在美国长大,中文差些,每次回来,鲁冠球总会腾出时间教她中文字词的表达和用法。有个词让她印象深刻——“决心”,外公是这样解释的:
要有从失败中学习的决心,而不是被困难打倒;要有想他人所不敢想的决心;要有为实现目标不分日夜努力的决心。你可能会是世上最聪明、最富有才华的人,但如果没有决心、自律和努力工作的意愿,就会一事无成。
图片
鲁冠球的天伦之乐。他抱在怀中的是小孙子鲁泽星,右一为大孙子鲁泽普。出版社供图
鲁冠球很在意让孩子早早地去接触社会,特别是了解底层社会的真实状态,以懂得人世间的艰难。他说:“对于他们读书学知识,我并不担忧,我更操心的是怎么让他们从小就有爱心,不忘记世上还有穷苦的人,要懂得去帮助他们。
有一年暑假,孙子鲁泽普和外孙倪睿杰从美国回来,鲁冠球安排他们到贫困山区去看望同龄的孩子。
那是浙江台州仙居县的山村。两个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大山里,也不知道贫穷是什么样。他们走访了4户贫困家庭,送去了文具、用品和玩具。他们跟山里孩子一起交谈,很融洽投缘。倪睿杰个子高,与山区小伙伴交谈时还礼貌地单膝跪地。当地老乡看到这场面很感动,赞扬他们小小年纪有爱心。
鲁冠球对他们的“暑假作业”很满意,给了“优”的评价。
鲁冠球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赠儿以金银,不如教儿以德行。有良好的德行与习惯,才不易迷惑于金钱。独富与同富之间,有一段漫长的路。”
每每看到对教育孩子有价值的书报信息,鲁冠球总会让秘书将它们剪下来,复印在A4纸上,上面写着他的批语,给李鹂、伟鼎,也给他们的姐姐、姐夫。
2014年10月6日,鲁冠球看到英国《每日邮报》上的一则报道:一位叫埃里安的56岁投资家决定辞去管理2万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的工作,只是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和照应女儿。
这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投资家光在2011年一年就赚了1亿美元。他的时间付出也很惊人——每晚9点睡觉,凌晨1点起床处理报纸专栏工作,然后4点半去上班,9点钟再从交易大厅回到办公室履行管理职责。
这样一种连轴转的工作节奏,可以想象,他留给家人的时间没有多少。他的小女儿不能容忍,就写了一张纸,用以记录他因为工作忙而缺席她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活动,清单上列有22条,包括她第一天上学、本季的第一场足球赛、家长会,以及万圣节游行。
这让埃里安受到了很大触动。他尽可以用以下理由来辩解:出差、重要会议、紧急电话等,但这张记录22条缺席的清单不能不让他醒悟,他的工作和生活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他和女儿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对他是最要紧的。
尽管他的辞职震惊了金融界,但他的快乐溢于言表:他开始和妻子轮流叫醒女儿,给她做早餐并送她去上学,他还在计划一次自己和女儿单独的度假。
他由此得出的人生感悟是:“成为一个好父亲比做一个好的投资家重要。”
鲁冠球把这则报道的复印件给了两个女婿和儿子,上面写道:“我今懂为时已晚也!又鸿、倪频、伟鼎,你们抓紧补上。”
隔了4天,鲁伟鼎回复了,他在复印件上写了这样几句话:“我要什么?我应有什么?我可有什么?凭什么要牺牲我?”
4个问号下去,不知鲁冠球看了做何感想。鲁伟鼎借此在向他爸诉苦,在他挑起万向这副担子后,重任之下,他已很难能“抓紧补上”,去做个“好爸爸”了。
外孙莫凡记得,家里的书房里挂着鲁冠球写给他爸的一句话:“树从根脚起,根深才叶茂。”这幅字被镶嵌在镜框里,成了他从小就记住的座右铭。莫凡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外公的话,印象中有一段关于“实力”的话让他牢记不忘:
要有实力,达不到目标不要怨天尤人,要靠自己的专注和不懈的努力;实力来源于平日里的积累,水滴可以穿石,积少便成多。
孙儿们对爷爷有一种神一样的仰望,他们觉得爷爷身上有许多“谜”。这里有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
在鲁泽普20岁生日的时候,他跟鲁伟鼎说:“爸,我想要一份礼物。”
“什么礼物?”
“爸,你怎么有那么多笔记本,每天记呀记,我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平时你也不让看。今天我20岁了,能不能让我看看?”
“我答应,你看吧!里面写的是你爷爷的话,告诉爸要做什么,怎么做。
捧起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鲁泽普阅读了许久,像经历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他不解地抬头问:“爷爷真的讲了那么多话?他真那么伟大?不是我不相信,不理解,而是怕我学也学不来啊!”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有外公外婆在的大家庭总是充满平凡又温馨的气息。莫凡记得,外公不管多忙,下班多晚,都要回家来和大家一起晚餐。
那时,他舅舅鲁伟鼎也就20多岁,已在万向上岗了,常不回家吃饭。有一次,正好莫凡在舅舅的办公室玩,见外公来叫他舅回家吃晚饭,他舅推托说不回,外公急了,冲着他舅一顿教训,他头一次见到总是笑呵呵的外公这样严厉。
外公对莫凡说:“家里的饭菜多好吃呀,哪里的饭菜都没有家里的好。
外孙女倪雪睿说她小时候脾气不好,老在父母面前还嘴。她看书写字老趴着,腰背不挺,母亲总是提醒她“背直起来”,她不仅不听,还会故意弯得更厉害。
外公有一次将她叫到办公室,先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然后说:“你还小,但小时候正是学道理的时候,要听爸妈的话,他们为了抚养你牺牲了很多,有时候他们会比较严格和严厉,但那都是出于爱,是为了你好。”
尽管才几句话,但它从外公嘴里说出来,倪雪睿就听进去了。那天晚饭时,当母亲提醒她不要喝碳酸饮料时,她点了点头,没喝。母亲有些意外:“你终于肯听我话了。”她看了看外公,外公会意地对她眨了个眼,他们似有一个约定。
图片
2005年7月,鲁冠球(右三)与夫人章金妹(左三)和四个儿女合影于西子湖畔。出版社供图
当孩子们大起来后,来自鲁冠球对孩子的一份尊重,让这个家族有了许多新鲜的话题。
鲁慰芳因为一件买东西的小事说了儿子莫凡几句,孩子脸上有点儿架不住。一旁的鲁冠球说:“孩子有孩子的考虑,不要拿什么简朴、勤俭这些观念简单地去说他,你们父母就是一面镜子,你们做好了,就是家教好了,孩子会懂的。特别是莫凡,男孩子长大了,不能这么叨叨,老说他。”
2002年7月28日,鲁冠球给4个儿女写了一封信——
慰芳、慰青、慰娣、伟鼎:
你们都已为人父母,教育孩子是天职,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以一边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一边自己铺张浪费;一边告诫孩子好好学习,一边自己不摸书本;一边要求孩子举止文明,一边自己出口伤人。
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可以一味地求高。渴望孩子成才,设定达不到的目标,对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打击,对大人也是一种负担。最适合的,才是孩子最好的目标。期望值过高,往往是好心做坏事。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言教”与自己的“身教”不能矛盾。要求孩子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身教为先,以身示范,少说多做,身教必定胜于言教。
鲁冠球
有一次在美国的公寓里,鲁慰芳、鲁慰娣姐妹俩说到了孩子的宗教信仰问题。孩子们说:“我们在美国的教会学校,接触的是基督教,可家里呢,外婆信的是佛教,还很虔诚,你说这一家里又是佛教又是基督教,该怎么办?”
鲁冠球在一旁,想了想便插了话:“你们不要管外婆信什么,你们是你们自己。宗教有很复杂的起源,也包含很深的文化,不然也不会传播到现在,但你们要懂得怎样去辨识和认知,要认识真理,在以后成长中自己做出正确选择。”
每年年尾,不论是在美国芝加哥圣诞树的铃儿响叮当中,还是在中国红张灯结彩的年礼中,鲁家的四姐弟每家都会收到父亲给的“大红包”——那是为了让女儿和儿媳在家相夫教子、不为生计操心,并更多用于孙儿辈的教育与培养。这么多年,这红包从未停过,直到父亲去世。
2014年8月3日,鲁冠球写了一幅字:
总有一种目光,为时代推开未来之门。
这一行字,分明有他的目光在,温暖又远大,注视鲁家“九条龙”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