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速事故秒级反馈背后,90后算法工程师每天处理近千万条数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通讯员 徐可璐
宽阔平坦、标线清晰的路面,车道精准、动态推送的路况信息,“无感化”“不停车”收费站,出现事故能秒级主动发现异常……这些是驱车行驶在杭绍甬高速杭绍段上带来的智能便利体验。
节假日遇上大客流,这条被称为“智慧高速”的杭绍甬高速开通后迎来首个“五一”假期,为自驾出行的旅客提供了新选择。
潮新闻记者从浙江交通集团了解到,5月1日当天杭绍甬高速累计出入口车流量达到52837辆次。这条高速今年1月19日开通以来,截至5月1日,出入口流量总计超过160万辆次。
5月4日,五四青年节,带你走近90后算法工程师,揭秘智慧高速背后的那些事。
智慧高速事故秒级发现背后
他们每天和近千万条数据打交道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1990年11月出生的汤厚骏,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是一名90后博士。戴着黑框眼镜,理性,话不多,是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算法,相当于是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问题的一个方法。”汤厚骏一开口,就像一个典型的工科男在答题。
对于自己职业的理解,他认为算法工程师除了具备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技术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具备综合能力。
智慧高速是浙江交通集团和浙江沪杭甬重点布局的业务发展方向,也是高速公路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热点方向。从2022年开始,汤厚骏曾先后作为(分项)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了沪杭甬、杭绍甬等国内智慧高速标杆项目建设。
图片
浙江沪杭甬供图
杭绍甬智慧高速的一大亮点,就是道路全线启用了“慧眼”智慧感知系统,通过沿线摄像头感知各类道路异常情况,将道路事故由被动报警革新为秒级主动发现,进而通过每两公里设置的情报板进行信息发布。
一旦发生事故,“慧眼”能确定事故车道,“杭绍甬云”迅速发出指令,通过线上信息服务平台、线下电子屏、定向喇叭等对后方车辆进行预警,并分车道提供避障引导和最佳行车速度建议,避免追尾等二次事故发生,减缓拥堵。
图片
浙江沪杭甬供图
在大流量情况下,效果则更加明显,可以提高通行效率。事故秒级主动发现,对技术的研发和系统判断的精准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汤厚骏和团队在其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准确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先进的技术和实际的项目需求结合起来。”汤厚骏说,系统会上报海量的数据,要从这些数据中,通过技术打磨,调整算法模型,筛选出实际对道路通行会造成影响的情况进行上报。
简单来说,汤厚骏每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要做到追求极致。
“杭绍甬智慧高速上的摄像头数量是普通高速的三到四倍,事件检测到最后实现秒级发现,其实很大程度是依赖于这个路上的摄像头。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采集,不停去训练模型、优化调整模型参数,一点一点地去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汤厚骏记得,在这条高速开通前,自己每天就是不停地看监控,采集处理近千万条数据,反复模拟进行调整,从中去进行筛选和优化。“那段时间,晚上九十点下班是常态,遇到特殊情况,周末也经常在忙。”
不停歇的付出换来了回报。
据统计,“慧眼”的平均误报率小于2%,漏报率小于1%,检测时间小于5秒,多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看似枯燥的工作90后博士享受其中
希望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出一份力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每天开发系统,写代码,和数据打交道,这样的工作会枯燥吗?”记者问。
在汤厚骏看来,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对着电脑跟数据打交道很有意思。
汤厚骏是安徽淮北人,攻读完博士学位后来到浙江工作,就开始接触智慧高速的一些课题,一直以来就是在跟数据打交道。
“在很多人眼中可能看起来是冷冰冰的数据,可以让我看到更加客观真实的存在,数据记录下来的东西,它展现的是真实客观存在或发生过的事情。”汤厚骏从小数学成绩就很好,很享受答题正确的乐趣。在读博期间,做的是偏向于交通安全的数据分析和建模,一直以来的兴趣点就在于如何通过挖掘数据的价值去改善整个道路的通行安全状况。
“作为一个交通从业者,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数据是值得信赖的工具。”
“有时候为了优化检测效果,大量地去分析历史数据,试图去寻找一些规律的时候确实会感觉比较难。”不过,汤厚骏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数据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去帮助我解开工作上遇到的谜题。”
他表示,自己很享受钻研后突破的感觉。“花很多心思去把它做好,并且这个工作的结果和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拼劲全力去完成以后就会有成就感,并且支撑自己继续做下去。”
图片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杭绍甬高速开通以后,汤厚骏也特地驾车去感受了一番。“看到这条路上自己周围的很多车辆顺畅地通行,智慧属性加持以后,拥堵时间和事故量有所减少,想到这个项目上有我的一份功劳,这时不会考虑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有自豪感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