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河南需要不断被重述——读《河南 河南》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河南这片古老土地上曾经璀璨的文明渐渐沉寂于发黄变脆的书页内而被束之高阁,彻夜流光的博物馆及装饰极富特点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只能展示着一些代表性的文物且只能进入有限人群的视野。
图片
河南向称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据考古发现来看,不管是三千年历史,还是五千年文明,抑或是一万年文化,河南都没缺席过,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若把河南比喻为一条斑斓的织锦的话,它是由纵向河南绵延万年的历史与横向河南的文字、青铜器、绘画、音乐、文学等文化及创造这些文化文明的人精心钩织而成。在这条织锦上有过刀光剑影,有过灾难与贫穷,有过八方来贺的辉煌,有过古都的骄傲与显赫。想到此会不会有一种自信油然而生,敢在天下人面前拍着胸脯说,这就是我们的河南。
因此说河南不应被忘记,古老的河南需要不断被重述,在记述描述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延伸着这份文化自信,在自信中不断创造新时期的辉煌。
读《河南 河南》一书,能感觉到作者内心有力的呼唤,河南二字叠用起来作为书名,不但是为了书名的易记、醒目,更多在于作者对河南耐人寻味的品咂与思考。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谆谆告诫。作者张广智先生把阅读文献无数与在河南大地上的行走恰切结合起来,以饱满的感情与优美的叙述撰写了这本有历史高度与内容广度,契合当下读者阅读趣味的“大家小书”。
书共分四卷:从盘古山、隧皇陵到牧野之战、平王东迁以及对宋金元明清时期河南的介绍,让人看到了河南历史发展的流变及在沿革的过程中制度、思想、文化等的变化,由此看出河南在制度、思想等方面的源头性,这是本书一卷中的内容。卷二则以重要的考古遗址、典型文化以及曾经的帝都为叙述的对象。比如裴李岗见证着河南8000多年前的文明;还有“造酒”“丝绸”等篇,阐述了人类早期的这些文化活动是在河南诞生的。隋唐洛阳,宋代开封,至今令人津津乐道,撑得住河南的门面。卷三主要内容揭示、阐述河南人创造的经典文化:诗经河南、建安文学、魏晋书法、唐诗河南、宋词河南、元曲河南,河南豫剧、少林文化、陈氏太极拳等印证着河南人的聪明、智慧,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重要作用。卷四重在挖掘创造文化背后的名人,许由、伊尹、许慎、张仲景等,其魅力与影响力至今不减。
毫不隐晦,这些内容多来自于文献的记录或者是代代演绎,但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史书记载,而是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婉转的书写娓娓道来,以一种舒服的感受走近读者心中。既能把历史与传说带入记忆,也能将自己的耳闻目睹转换成叙事。那个说今讲古的爷爷,还有小时候问奶奶为啥跑那么远到太昊陵烧香时,奶奶有一句质朴的回答:“那是人祖爷呀,那里香灵。”这些都丰富着我们的历史,使其不那么苍白。
读着书中的文字令人不断幻化出田间地头、古树荫下、柴堆旁边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农以白话的形式讲述着“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过往,既不失历史的真实,又增添着无穷的想象,趣味盎然,令人神往。
本书的书写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其主要目的还是忍不住对河南地位的关照。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用意很深,不自觉凸显河南人曾经的辛劳与付出,这样的贯穿与梳理是草蛇灰线,文脉相连。
最典型的当属“芃芃其麦”一篇,不但让我们读到了对小麦的诗赞,还领略了小麦发展的历史;不但寻到了小麦之源:“春秋时期小麦已是河南的主要农作物。又说明当时河南夏季作物主要是小麦”,而且作者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小麦开辟的流:“河南小麦生产历史悠久,至今仍是全国小麦种植大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生产的粮食不但养活本身1亿人口,每年还调出300多亿公斤粮食或粮食加工产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写到此,作者会不会已泪流满面,这是一个河南人的真情表达,又会不会下意识浅斟低吟出,带有复杂情感的“河南,河南”。
本书的结构安排,以“卷”为篇章,其用意或许是只有“卷”才能构架起厚重的河南,或许作者在今后的阅读与行走中会不断补充着每卷的内容。只有用四倍甚至十倍于本书的内容,才能让博大的河南露出冰山一角。
致敬作者与他的《河南 河南》,在这次对河南的重述中,使之光芒绽放,也重新鼓荡起河南人的文化自信,河南人也一定能够在守正不守旧,尊古不泥古中开创新时代河南的未来。
(作者 杨光 系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版权声明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