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激励:让基层干部把工作当事业

杨华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对于非基层政府,科层化可能有助于其行为的规范化。但是到基层,如果科层化过度,基层干部就缺乏自主性,也就缺乏积极性,在无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就会给基层治理带来问题。但是,如果完全将工作包干不管,基层干部又可能乱搞,也会带来问题。因此,基层应该是在包干制基础上,适度嵌入科层规范。
不再变通:只管落实,不管效果
在基层落实工作中,现在普遍存在"不变通"的现象。
许多本来应该"变通"的工作也"不变通"了。比如环保工作,有的地方不让养鸡、鸭、猪、牛、羊了,有的地方还"人性化"一点,让养鸡,但是要圈养,鸡圈有统一的标准。基层干部发现统一的鸡圈标准并不适合本地,但是基层干部并没有因此向上级提意见,而是仍然按照上级的标准建造鸡圈,然后通过验收交差。政府钱花了,鸡圈建起来了,基层干部工作落实了,但是农民根本不会将鸡圈养在鸡圈里。
调查时,基层干部说,要是放在过去,上面的政策不符合基层实际,他们就会向上面沟通反映,然后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落实方案和措施;标准化的鸡圈不符合当地实际,他们就会根据实际反映情况、做出改变。现如今,基层干部不仅"不变通",甚至不再反映情况;上面怎么说,下面就怎么做,根本不管工作做了之后的效果如何。他们只对落实了上级工作感兴趣,不再关注工作效果。
在过去,基层干部常被诟病的一点是"变通",再硬、再难的政策、任务和工作,到基层都能够通过"变通"来应对,一"变通"就落实了。"变通"既能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任务,也能使政策被歪曲、被选择性执行,所以被批评比较多。另外,受访的基层干部称,过去基层工作讲结果,因为一项工作结果好不好会影响干部后续的工作,许多工作按上面要求做效果不好,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进行"变通"。
问题是,即便政策明显不符合实际,为什么基层干部不再变通,甚至不再反映情况了?
自主性激励:基层干部之所求
"变通"与否,与两个方面有关系:一是基层干部有没有变通的能力,二是基层干部有没有变通的意愿。前一个方面是指上级有没有留给基层干部变通的空间,基层干部变通之后,上级持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上级允许或默认乃至鼓励,那么基层干部变通的空间较大,变通的能力就较强。后一个方面是指基层干部主观上想不想做出变通。如果做出变通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变通,他们会把某项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看待;做出变通后会做得更好,他们也会力求变通。如果做出变通,他们利益受损,或者工作结果对于他们而言无所谓,他们就不会变通。这两方面涉及的是基层干部的自主性问题。
所谓"基层干部的自主性",就是基层干部按照自己的意愿、认知、偏好、判断等做出行为的动机、能力和特性。基层干部的自主性较强,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上有一定的自我决定空间,他们就可能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对待,从而促使他们竭尽全力、尽心尽力地干好工作。"变通"是基层干部自主性强的一个表现。自主性不强,则意味着基层干部只能按照上面的规定办事,自我操作、自我发挥的空间较小,他们的主体性表达被抑制。
调查发现,部委或厅局单位的普通干部,在北京、省会城市工作,单位有地位、有声望,自己走出去有面子,但是如果单位没有福利房分配,工资又不高,经济压力就较大;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政策,政治性较强,工作约束较大,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小。因此,他们在有较虚的"面子"的基础上,主要诉求不是追求自主性,而是期待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待遇。到基层,基层干部除了对提高工资待遇有诉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获得自主性。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自主性是最大的激励。基层经济、政治资源都较少,干部激励主要是政治激励,但是基层岗位、职务、级别、荣誉都有限,无法给予基层干部充分的政治激励。自主性激励则是给予基层干部工作上的自主权和自主空间,激发他们工作上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工作落实得更好。在体制内工作,干部都有晋升的念头。但是,每个人占据一个岗位,首要的还是工作,升官了也还是要干工作。那么,基层干部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干工作就非常重要。
是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业,还是当作上级的事情、当作负担累赘?对工作的认识不一样,工作的状态就不一样。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就会生发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认真地将工作干好;把工作当作上级的事情,就会应付工作,无论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够交差就好,而不会对工作有责任感。在干工作的方式上,是工作中有自己的方式、思路、手段、安排等,还是完全按照规章细则亦步亦趋地干工作,干工作的状态也不同,前者积极主动,后者消极被动。
如何让基层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有责任心,并积极主动地干工作?主要是要让他们有自主性。有自主性,基层干部就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工作就会人心、入脑,在干活时就会用心、用力;有自主性,基层干部就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在工作中就会有创造性、创新性,干完了工作就会有获得感、成就感。愉快地干工作,干了工作还有收获,这对于"工作反正要干"的人来说莫过于最大的激励。
对于基层治理来说,基层干部的自主性之所以很重要,与基层的工作性质有关。基层一线工作细小琐碎、变动隐秘、没有规律,很难监督考核,或者真正监督起来成本太高、效果不好,因而事情做没做、做得好不好,更多依赖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典型的如征地拆迁做群众思想工作,基层干部到农户家转一圈,然后向领导汇报说做不通,但是,他是否用力、用心做了,领导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证据予以奖惩。那么,要想基层干部真正地用心、用力做工作,就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自律性,给予他们自主性达成目标。
再加上基层工作主要是跟群众打交道、做群众工作,但是做群众工作没有定法,没有规律、旧例可循,更不可能按图索骥,而要依托于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想工作人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得给予基层干部激励,自主性激励是重要的方式。对于没有政治前途但有丰富经验的事业编基层干部而言,自主性激励至关重要。
自主性弱化:案例与原因
2020年5月,笔者到 EZ 下面的乡镇调查,乡镇党委书记跟笔者说:"省建设厅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标准规定太细、太刚性,全省一个样,都要求有亭台楼阁、廊桥水榭,人家没有河流的乡镇怎么办?"因为全省一个标准,到哪儿去参观学习,看到的场景都如出一辙,仿佛一张图纸、一个公司设计出来的,根本没有将本地特色、地方优势体现进去。党委书记说:"这样的政策让乡镇很为难,照着做吧,就是依葫芦画瓢,与本乡镇没关系,只是完成任务;改动方案做吧,验收时一项一项对标,项目就通不过,领导要负责。"
2019年7月,在山东 ZY 所辖乡镇调研,负责纠纷综治信访的副镇长向笔者说,过去乡镇调解的农村纠纷案例,不一定需要卷宗,大一点的纠纷只要做好相关记录就行,说一两句就解决了的纠纷根本就不做记录。现在,县综治办下文要求每一个案例都需要有详细的卷宗,卷宗除了要详细记录纠纷调解过程之外,每次调解都需要涉事双方、调解人、在场人等签字画押。副镇长说,如果完全按照卷宗指示的路径、程序进行调解,纠纷根本无法调解,因为农村纠纷调解有自己的路径和逻辑。那么,案卷就只能在纠纷调解之后再补充。但是一补充就会出现问题:一是一个纠纷调解只需半天,补充卷宗就要四五天时间,且完全是造假。二是补充卷宗时需要各方签字,就可能出现:本来已经平息的事情,工作人员找当事人签字时,当事人反悔,案件出现反复,折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为了不折腾,就按程序调解,就可能使得调解冗长而无效。
从上述案例及调查来看,基层干部自主性弱化,与以下方面有关:
一是基层治理的规范化。鉴于十八大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基层治理混乱、问题丛生的局面,以及越来越多资源下乡,国家在十八大之后加强了基层治理规范化的工作力度,包括加强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化建设、监督下乡、乡镇纪检委工作强化等。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落实工作的程序化、流程化、文档化、留痕化,缩小了基层干部的自主操作空间。例如,在村级财务建设上,建立了村财乡(镇)管、银行转账等制度,促进了村级财务、项目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减少了农民身边的"微腐败"。
二是政策制定的刚性化。最近若干年,中央省市制定政策时,不仅政策目标由原来的原则性、模糊性向细化、明确化转变,还规定了政策执行时具体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并按照细化目标和操作流程对标检查验收。政策刚性化还有个表现是时限紧,许多工作刚部署下去,就要经验材料、典型案例,根本不给基层留足抓工作落实的时间。政策的刚性化不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实际需求,使得基层干部无法根据本地实际对政策进行转化,无法将本地的治理需求纳入政策目标之中。当前,农村改水改厕、环保、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都存在政策刚性化问题。
三是政策执行的督查化。基层工作被置于监督体系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之中,不仅纪委监委置入政策执行过程中,县督查室也紧盯着不放,县巡察组也可能跟进,还有各部门通过调研、考察、座谈等方式不定时地下乡督导检查。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干活,基层干部只能按照规定动作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操作,难有自主操作的空间。
四是工作考核的问责化。与监督体系相配套的是基层问责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只要在监督中查出问题,包括态度问题、法纪问题、操作问题、事故问题等,都可能被政治问责,一旦被问责,就会影响基层干部的政治前途。为了不被问责或降低责任等级,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就要慎之又慎,既要按照规定流程走,还要每走一步都留痕以备倒查。偏离规定流程的做法,很可能被督查直接查出,也可能因为出了问题被倒查出而背责。此情此景下,"变通"就变得很稀缺,更不用说自选动作。
上述原因中,最根本的是政策制定的刚性化。它既是顶层设计下的产物,一改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希望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基层社会变迁;也是对基层不信任的产物,通过细化规定窄化基层自主空间,通过过程监控推动政策达到预期目标。
自主性缺乏:后果与改进
基层干部缺乏自主性,基层治理缺少自主空间,会带来以下后果:
首先,基层干部干工作没有灵魂。由于没有自主空间,一切上面怎么说,下面就怎么操作,基层干部成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按规章、按流程办事,没有激情、没有热情、没有创造,机械地完成任务。
其次,基层干部不把工作当自己的事。因而不会生发对工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没有内在的将工作干好的动力。这就造成基层干部不会过多考虑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反馈和改进。
最后,基层干部怯于创新和变通。一方面是因为事情只要能交差、做得好与坏与自己没关系,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创新和变通很容易出问题,在监督问责严苛、纠错容错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基层干部秉持"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只要不错就阿弥陀佛"的理念,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背锅"。
简言之,缺乏自主性,基层干部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会自觉地将工作干好,更不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结果是基层治理没有活力,基层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形式主义横生。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得赋予基层干部自主性,扩大基层治理自主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以下事情:
一是政策要留有余地。一县之内各乡镇的情况都有差异,更何况全省全国。因此,上级制定政策时不能太细、太具体,而要留有余地和回旋空间。特别是要将政策弹性空间和操作空间留给基层干部,让他们有权对政策进行操作化改造和解释,有权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
二是任务不要太细致。在基层单位内部,作为领导,布置任务时不能过于细致,只说大方向、原则要求;不能既有目标要求,还对怎么完成任务做具体规定,这样会束缚下级的手脚,使之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领导对完成任务过程只做原则性把握,而将怎么做的权力留给基层干部。
三是允许反馈和修正。政策执行中,要允许基层干部有反馈,并在不改变政策大方向的基础上对政策目标给予修正。为此,上级的督导检查不能太硬太刚,要视情况给出处理意见。对于因实际情况而非态度问题、法纪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基层干部,要给予鼓励而非动辄问责,还要视实际情况修正政策目标。
四是减少政治任务化。上级部门的行政业务属于非硬性任务,基层干部在完成工作时可以与上级谈判,可以有实质性沟通,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任务目标及完成的任务量。一般而言,上级部门定下百分之百的任务,下级只要完成百分之八十即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是上下级的谈判空间。一旦部门业务工作转变为党委政府的政治任务,变成了硬任务,考核变成了硬考核,谈判空间就小了,政策调整和修正的空间也小了,与实际的距离就可能大了。
自主性差异:包干制与科层制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包干制给予他们的自主性最大。无论是包干事务还是包干领域,抑或是包干区域,都可以说是基层干部的"一亩三分地"。上级领导要的是结果,基层干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完全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自主性非常强,这对他们的激励特别大。他们会把"一亩三分地"内的事务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私事",而有较强的责任感;"一亩三分地"搞得好不好,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做得好不好。包干制下,越是能做主,自主性就越强,做事情的责任意识就越强。
在科层制下,干部是最不自主的,做事不仅有纵向上级的监管,还有规章制度约束,也有横向同事的牵绊,做任何事情都只是其中某个环节而已。科层制的激励不是增强自主性,而是科层岗位相关的待遇、技术、知识等的增加。
对于非基层政府,科层化可能有助于其行为的规范化。但是到基层,如果科层化过度,基层干部就缺乏自主性,也就缺乏积极性,在无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就会给基层治理带来问题。但是,如果完全将工作包干不管,基层干部又可能乱搞,也会带来问题。因此,基层应该是在包干制基础上,适度嵌入科层规范。
以上是阅读贺雪峰教授《监督下乡》后的一些想法。早在几年前,贺雪峰教授在调研中就敏锐地发现,国家希望通过监督下乡来达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监督下乡成为基层治理最重要的变量和推动工作的最重要资源。贺雪峰教授在书中反思了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认为要审慎思考基层治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强调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与乡村独特的社会性质、问题属性、工作任务相结合,因地制宜,保持简约、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