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首位“空中造楼机”机长:一线工作30年 10余万字工作笔记成为业内“武功秘籍”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5月4日,“五一”小长假第四天。早上七点钟,街道上并没有太多的行人,而西南地区首位“空中造楼机”机长、中建三局集团西南有限公司航空智造产业园项目机电工长罗登华却准时来到了成都市双流区一处正在施工中的项目现场。大型设备检查、人员统筹管理、施工安全检查......只要身处项目,这些就是如今罗登华每日必做的“功课”。
不久前,他刚获得了“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已是他从业第30个年头了。“人不是要挣多少钱,而是值多少钱”,这既是罗登华在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前辈告诉他的话,也是如今他的座右铭。在普通岗位上、平凡岁月中,罗登华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普通建筑人的坚韧与情怀。
图片
罗登华
一线工作30年
带领团队完成造楼机的195次顶升
1995年,职校毕业后的罗登华放下锄头、拿起榔头,通过招工进入了中建三局。这一干,便是30年。从学徒、操作工开始,罗登华一路成长为机长、班组长、协管员,再到设备工程师、西南地区首位“空中造楼机”机长。
2018年,中建三局研发的全球首款“空中造楼机”惊艳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 ,登上央视《大国重器》专题片。它的诞生,离不开一线技术人员们特有的“工匠精神”和扎实技能,而罗登华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空中造楼机”全称为“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能首次将大型塔机和安全防护、临时消防、临时堆场等施工设备、设施直接集成于施工平台上,共用支点,同步顶升,犹如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可覆盖4层半高度,承载力达数千吨,能抵抗14级飓风。它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图片
工作中的罗登华
记者了解到,如果将强大的技术团队视为“造楼机”的操盘手,那机长就是“造楼机”的操作手。第一次项目完成后,凭借几十年的机械操作功底,罗登华成为了“造楼机”机长,挑起了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顶升等关键性操作任务。
“造楼机”自重达1700余吨,犹如悬挂在空中的巨型方舟,依靠自身装备的顶升动力系统,环抱着主楼向高空爬升,为材料、工作面及数百名人员提供封闭的作业仓。
“每次顶升,都不能发生细微水平偏差。否则会引起油缸压力值巨大变化,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所以,设备能平稳、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事。”罗登华回忆道:“但是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上万个零部件的原理分别是什么也不清楚,只有自己摸索。厂家不允许私自拆卸维修,我就把更换下来的配件拆开研究,按照顺序拍照、记录,查阅资料和诚恳地请教液压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那会整个人都痴迷进去了,每天都研究这些,不晓得白天还是晚上。”
图片
罗登华(中间)和同事们
最终,“艺高人胆大”的罗登华,顺利通过了各项考验、带领团队完成了195次顶升。
从农民工到大国工匠
10余万字工作笔记成为业内“武功秘籍”
“以前别个都喊我‘小罗’,现在都喊我‘老罗’或者‘罗师傅’了。”罗登华笑着说道:“一开始我只觉得既然干了这行,就要干好。在实操过程中,我却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以此为豪。”
在项目一线实操中,他先后干过各类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也干过塔吊的司机、指挥。同事们评价他:“心态沉稳、心理素质强大、操作技艺精湛。”从地面,到400余米的高空,在担任机长的8年里,老罗奉献了自己最为年富力强的时光。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的工作地点大多在建筑最顶端的“造楼机”顶端,因此,也成为了同事口中单位“水平高度最高的人”。
图片
罗登华的笔记本
在罗登华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5本厚厚的工作笔记,共10余万字,上面记满了多年来“造楼机”的维护与顶升经验。这些内容,被业内视为“武功秘籍”,因此,中建三局将其编制成了通俗易懂的口袋书,以便使用者翻阅。
尊重知识,对需要的人倾囊相授是罗登华一贯的作风。多年来,他先后带出了30余名熟练掌握多种大型建筑设备操作的专业技术工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700余人次。
怀初心、有匠心,农民工出身的罗登华仍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除了牵头解决造楼机现场技术难题,也在机电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了岗位贡献。10余年来,他积极参加“智能施工电梯”研发工作,获得中国建筑学会2019-2020科技进步三等奖《智能操控施工电梯研究与应用》。此外,罗登华还先后获评“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工匠”、重庆市江北区“十佳务工青年”等荣誉。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