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从佛山到淄博,味道好极了

“欢迎陈芷颖来到淄博!”“欢迎盖姨回到家乡!”……
5月3日晚,诸多人在淄博美食风味餐厅聚友斋的餐桌上迎接广东佛山的客人。
“每次来都能感受到山东淄博的热情,让我好感动。”75岁的盖姨,用熟练的粤语表达自己对淄博的深厚感情。她8岁的小孙女陈芷颖则更多时间埋头享受淄博美食,偶尔穿插自己的评价,“奶奶,博山硬炸肉好吃,面条也好吃。”
图片
盖姨和她的小孙女陈芷颖。
从广东到山东,是近2000公里的距离。对本名鲁粤桥的盖姨来说,两个距离遥远的省份,却始终有一座“桥”,让她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
盖姨为什么叫鲁粤桥?她的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按照鲁粤桥本人的说法,她父亲姓盖,老家在淄博市博山区桃花泉村。新中国成立前,当时十几岁的盖老离开博山参军,跟着部队南下;新中国成立后,留在了广东,最后在佛山军分区离休。
遗憾的是,从参军到临终去世,盖老再没能回到老家。在老人家心里,老家一直是他的牵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便取名鲁粤桥。身在粤,心念鲁,近2000公里的距离始终有一座心心念念的“桥”。
“我其他的几位弟弟妹妹都跟着父亲姓盖,只有我自己姓鲁,父亲说就是为了有一个念想。”盖姨说,虽然身份证信息姓鲁,但当地朋友都喊她“盖姨”。
让父亲的骨灰回到老家,完成老人的心愿,成了盖姨的一份牵挂。2009年,经过咨询打听,盖姨拨打了鲁中晨报社的热线电话。
凭着盖姨提供的零星线索,记者先后采访公安、民政等部门,特别是到博山桃花泉村多次求证考证,最终确定了盖老的老家就是桃花泉。
次年清明前夕,盖姨的小弟带着骨灰回到博山,完成了老人家的心愿。随后的十几年,盖姨每年都会在广东和山东之间走动几次,看看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吃吃博山菜。
5月1日,盖姨开启了今年第3次来山东的旅程。她从广州乘高铁抵达青岛,在栈桥观景,品尝当地美食,有了好客山东的初体验。随后前往淄博,带着小孙女陈芷颖在家乡四处游玩,计划5日一早乘飞机回广东。
这次回淄博,盖姨感触特别深。75岁的她依然是社交达人,在她展示的朋友圈里,分享着自己认识的火车站、酒店工作人员和出租车师傅等新朋友,“他们都很热情,我们认识后会一直保持联系。”
3日晚间,喝了点白酒的盖姨,拥抱着小孙女陈芷颖,认真地介绍餐桌上的淄博美食,时而是粤语,时而是普通话,与其说是来宾,倒不如说更像“东道主”。“当年找到老家后,就开始带着8岁的大孙女多次来淄博,如今她都上大二了。现在带着小孙女再来淄博,也是一种念想吧。”盖姨说,只要她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来。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继洋 宫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