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荐读 | 海运工程师马达《郑和:兼论明初大航海》

马达先生是一名工程师,从事海运工作,他的工作跟社科研究完全不沾边。但是,因为大海,因为船,因为海上的旅程,马达与郑和结缘了。
缘分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达以专业的敏感发现,郑和下西洋时运用的海外基本港设置、干线与支线设计、中转仓库建设等许多航运规则,至今还在沿用,很有现代意义。于是,他开始对郑和航海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行走海上,遍索史料,沿着时光的海潮逆流而上,马达回到了郑和的时代,回到了明初大航海的时代。
郑和是一个符号,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符号和明初开阔的气象紧密联系在一起,马达尝试准确定位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其置于更宏大的世界和时间背景之下予以探讨。于是,就有了这本名为《郑和——兼论明初大航海》的书。
图片
从航海人的视角,马达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
在成为人们熟悉的航海家之前,郑和有着颇为传奇的家世,其家族数十代祖先在欧亚大陆征战、迁徙,探索与开拓的基因融入在家族的血统里。郑和的祖先离开阿拉伯来到中国,其线路可描述为:阿拉伯半岛——埃及——西班牙——布哈拉——陕西——昆明——昆阳。至元朝,来自遥远地区的郑和的祖先,已融入中国。郑和的曾祖伯颜,即是大蒙古国至元初的名臣。
元明易代之际,明军攻占云南,自小生长在富贵之家的郑和被明军掳走,命运就此改变。后来,他被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王府内,再后来,因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受到永乐帝封赏并赐姓郑。自永乐至宣德时期,郑和受命七次出使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因为伟大的航海事业,郑和的英名和事迹永垂青史,这自然也是马达在《郑和——兼论明初大航海》中重点书写的内容。和郑和一样有着海上生活经验的马达,不仅仔细梳理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线路、事迹、战略意义等大问题,还关注到了郑和时代航海的诸多细节。
譬如船员的饮水问题,“通常每人每天需要食物1.5公斤,淡水2.5公斤,郑和船队备有水船,每条船上再备有水柜以解决吃水问题”。再如船上的采光问题,马达通过当代考古获得的材料,进行详细的介绍:“在南京宝船厂考古现场,专家们发掘到8枚蚌壳,每片都被切割成整齐的长方形,经过精心打磨,光滑而平整,蚌片的厚度仅为0.1毫米,非常透明。这些加工过的蚌壳被工匠们装在宝船的木格窗上,既挡海浪风雨,又保证室中透亮……不过明代南京的明瓦除了使用蚌壳之外,还可以用羊角代替。”
马达还勾画了郑和并不为世人所熟悉的另外一个身份——伟大的建筑师。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叫停了下西洋的活动,船队被解散,回到南京的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这是他事业的低谷期,却是他一生中难得的安定时期。正是在此期间,他担负起了修缮南京宫殿的任务。修缮宫殿之外,郑和在担任南京守备期间,还完成了一项重大工程——修建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为明成祖朱棣纪念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所建,明代旧物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在明清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它曾经是南京城的标志物,也是西方传教士描述之中的“中华帝国”的标志物。大报恩寺于永乐十年(1412)动工,由郑和与另外一位太监汪福主持修建,修建期间适逢郑和连年出使西洋,难以兼顾工程,致使工程进展缓慢。在担任南京守备长居南京后,郑和时常亲临现场指挥大报恩寺工程,工程进度加快,至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大报恩寺历时十六年终于建成。
航海家、外交家、建筑家,一个矗立在伟大事业背后的朦胧身影,一个真实、真正的人,马达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将他勾勒清晰了。
书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明初大航海的评价。马达在罗列总结学者们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另外,难能可贵的是,马达将中西方的大航海运动做了比较研究,对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对外国进行殖民统治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马达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相关表述,是在写到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期间成功安抚安南之后的一段夹议——“而当下西洋的事业停止后,中国力量从西洋消失了,地区大国悄然坐大,而我们的藩篱从此消失,为今后西方诸强的入侵敞开大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