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父亲改姓谈到中国的姓氏问题

我出生于1967年的越南北方,由于我父亲姓何,所以我出生后也姓何。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姓“杨”的。为什么呢?原因是,我在1968年随父母回中国定居后,就改姓杨了。
我的父母都在越南出生、长大。当我的父亲只有三岁时,我的祖父就病逝了,我的祖母后来改嫁给一个姓杨的男子,并随他从越南回中国定居。当时我父亲没有改姓,仍然留在越南,由我父亲的亲戚抚养长大。直到1968年,我们一家才应祖母和继祖父的邀请回中国定居。在上户口时,祖母对我父亲说:“在填你与户主关系这一栏时,填的是父子关系,但派出所管户口的人问:‘既然是父子关系,为什么父亲姓杨,儿子姓何?’如果你和户主不同姓,上户口有麻烦,所以,你最好改姓杨,这样方便上户口。”当时我父亲刚回中国,虽然不大情愿改姓,但为了能上户口,也只好同意了。既然我父亲改姓杨了,所以我也跟着改姓杨了。
直到1984年,由于那时我父亲早已与祖母的户口分开了,而且父亲认为还是应该认祖归宗,所以又改回原来的何姓了。
在现代中国,“姓”和“氏”通常是融合不分的,都是指同一个意思。但在古代,“姓”和“氏”一开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广泛意义上的血缘团体的名称。而“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从功能上看,氏的作用是区分贵贱,姓则用以别婚姻(按照《周礼》,同姓不能结婚)。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例如,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其实姓芈(mǐ),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为什么称他为屈原或屈平而不是芈原或芈平呢?因为在先秦时代,男子称氏不称姓。
那么,姓和氏是何时合二为一的?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考证,是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将姓与氏混在一起使用的。顾炎武《日知录》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中,排名前五的姓氏分别为:王、李、张、刘、陈,这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表1是2020年全国人口最多的100种姓氏)
图片
《民法典》第1015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亲属的姓氏;(2)因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3)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子女随父姓,但在历史上,也有随母姓的先例。例如“入赘”,就是男方落户到女方家,孩子随母姓。
近几十年来,随着男女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子女随母姓的情形有所增加。根据《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的数据,从2020年新生儿姓氏选取情况看,随母姓与随父姓的比例为1:12。
现在有一些专家提倡子女随母姓或女儿随母姓。我认为,由于中国现行法律已经规定子女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只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决定,因此,子女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或者包含父母双方姓氏也可以,纯属每个家庭的内部事务,由当事人双方决定就好了,专家没有必要干涉。
如果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决定让孩子随母姓,那是没有问题的。例如,有一位网友告诉我,她在二孩政策出台前生了二胎,由于不符合当时的计生政策,历经了很多磨难,她的丈夫为了感谢她的付出,同意让二胎随母姓。
但如果外界(相对于家庭内部而言)提倡或奖励子女随母姓,却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十年前(2014年),安徽省长丰县试点了这样一项政策:孩子随母姓的家庭,将获得1000元现金奖励。长丰县的这项政策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支持者认为,这项政策有助于淡化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反对者认为,子女跟谁姓,法律给出的方案是“家庭协商决定”,如果由行政机关插手,这属于越界。还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家庭的孩子随母姓获得奖励后,过了几年,又要求改回父姓,要不要退回奖金?还有人问:“假如父母同姓怎么办?孩子随母姓同时也随父姓,要不要奖励?”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