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门“宝藏课程”接地气聚人气

“吴老师,您看看这个字我写得怎么样?”近日,在安徽农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中文系教授吴红松教导学生古文字书法的技巧。
除此之外,剪纸艺术、黄梅戏曲、文学经典……安徽农大师生常常相聚于此,用传统文化赋能青年成长。新时代,如何助力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这所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
    “接地气”的“宝藏课程”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教室里,安徽农大艺术部主任卞小艺穿着戏服、舞着水袖,带领学生演唱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的唱段。
黄梅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卞小艺将黄梅戏带进大学课堂,开设选修课“黄梅戏艺术”已有12年,选修学生超6000人,是学生们争相报名的“宝藏课程”。
在课堂上,卞小艺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领略黄梅戏声腔和表演特色。在她看来,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用‘有趣’‘鲜活’的方式,让青年人与传统文化‘对上眼’”。
“以前总觉得黄梅戏是爷爷奶奶那一辈才看得懂的,离自己很遥远。近距离接触黄梅戏,我才发现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王立豪说。在安徽农大,黄梅戏已经收获了众多“00后”票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成为“顶流”绝非个例。近年来,安徽农大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面向全校开设了古建筑欣赏、插花剪纸等传统文化相关公共选修课35门,成为备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宝藏课程”。
    “聚人气”的“第二课堂”
“水车可以利用刮水板和水斗向农田提水灌溉……”在安徽农大“农耕文化节”活动现场,农学院的学生在给现场师生展示传统农耕器具模型和使用方法。
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农耕文化节,是该校最具传统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欣赏茶艺表演、参与农业“芯片”绘画等20多个互动体验项目,让师生们沉浸式领略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安徽农大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坚持以“滋养”“浸润”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激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安徽农大先后成立拼布、茧艺等美育工作室8个,邀请校内外专家来校开展“美育大讲堂”,成立黄梅戏俱乐部、“神农”茶协会等传统文化学生社团15个,组建青禾文创、匠心锦绣、江淮花韵等传统文化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创客空间。
如今的安徽农大,“非遗进校园”“青禾讲坛”等活动,场场爆满;每到传统佳节,热闹的民俗活动将节日氛围“拉满”;书法比赛、汉服文化节、民族音乐会等各种活动,常常刷爆师生朋友圈……传统文化正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融入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灵气”的“文化传承”
“太美了,像是一幅水墨画!”第一次来到学校拼布工作室的学生,都会被眼前的作品所吸引。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气韵饱满的历史古迹、寓意丰富的革命故事……这些工艺精美、立体生动的作品,都是由安徽农大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袁金龙带领学生,使用废旧牛仔衣物通过拼接、缝缀等工艺创作完成的。
袁金龙表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以传统文化、红色故事为主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每次创作前,袁金龙都会带领学生仔细查阅历史资料,充分了解背后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在小课堂,更要在社会大课堂。安徽农大服装工程系师生主动参与绩溪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对因年代久远而破损、掉色的徽剧古戏服进行缝补、复原,并与当地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我们正在带领学生设计制作一批‘新式’的徽剧戏服,既保留古戏服的造型规范和美学特征,也融合当代人的喜好。”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邾莹表示,他们准备通过时装秀的形式,让更多的人领略这一非遗文化之美。
每年暑期,学校都会组织20余支“传统文化+”主题实践团队奔赴各地,助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安徽农大将持续拓展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让校园成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热土。”安徽农大党委书记张庆亮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06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方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