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马踏湖“船妹子”唱响幸福歌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希翔
5月4日上午,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游人如织,碧绿的水面上,古色古香的画舫船、桨声影动的摇橹船,还有当地非遗传承项目——小溜子,载着游客往来穿梭,欢笑声此起彼伏,让湖区的美景更加引人入胜。
图片
“芦苇的根可以入药,茎可以织箔、编炕席、篮子及其它手工艺品。大片的苇叶不仅能够当粽叶、在蒸馒头时当笼布,还可卷成哨子来吹……”在一条摇橹船上,“船妹子” 田晓正忙着为游客讲解湖区特色。
“现在的马踏湖,成了野生鸟儿的乐园。据统计,湖区鸟类总计有84种。”田晓指着远处一片芦苇荡说,马踏湖是鸟类的绝佳栖息地,许多鸟儿会在芦苇间筑巢、下蛋、孵化。春天有凤头麦鸡,夏天有白鹭、苍鹭,深秋时节有白骨顶、黑水鸡、夜鹭,到了冬天,连号称“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也来这里越冬。
图片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马踏湖了,每次来,都会带着孩子坐游船,湖区的景色非常漂亮,当地的特色美食也让人流连忘返。”外地游客颜先生说。
田晓是桓台县起凤镇人,今年33岁,作为一名在马踏湖景区工作的摇橹船“船妹子”,她既是一名“驾驶员”,也是一名讲解员,每天都驾船在湖上游览,为全国各地的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
从小在湖区长大,对于湖上的变迁体会很深。田晓介绍,以前,湖区环境曾经污染严重,在经过十几年的生态修复后重现了“北国江南”景色。“如今碧波荡漾,有256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植被覆盖率90%以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马踏湖,欣赏美丽风光,体验民俗文化。同时,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依靠湖区的美景和资源,附近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图片
田晓介绍,她以前是一名导游,一年到头到处跑,有时候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来到马踏湖景区工作以后,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就下班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最重要的是收入还比之前提高了三分之一。”
除了生活的变化,在景区工作让田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每天都可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介绍家乡独有的美食、美景、民俗等特色,感到非常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在工作之余,不断补充历史、文化知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向游客介绍家乡。
图片
在马踏湖畔,像田晓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人有很多。今年春节期间,马踏湖景区开展了首届新春民俗文化节,游客们逛庙会、赏非遗、品美食,观赏各种精彩的民俗文化节目,其中大部分服务人员、演职人员等都是附近村庄的居民。5月4日下午,马踏湖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景区预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