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与竹: 无肉可无竹俗 心怀天下济苍生

千百年以来,成都城与花、草、竹、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城在花中,花妆城韵”的独特景象,让无数文人墨客惊喜赞叹,他们用诗词、散文记录下了花间、林间、竹间的成都,而这些闪耀着光彩的文字,也在千百年里,照耀着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当时光流转了千年,今年春天,万众瞩目的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场盛会,汇聚了60多种当地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花卉植物,不仅将成都的春天装点得分外娇艳,也让无数人透过世园会,看到了在成都多姿多彩的植物与园林间缓缓流淌的文化之河。
今日起,我们特别推出“名人与花木”系列,将历史文化名人与成都植物间的互动与联系,全方位地进行梳理与展现。我们将首先聚焦“苏东坡与竹”的故事,第三期,为读者们带来“无肉可无竹俗 心怀天下济苍生”。
图片
了解苏东坡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更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他创造的东坡肉、东坡肘子、烤生蚝等佳肴,即使在今天依然让人垂涎欲滴。这些美食的共同特点,便是其丰富的肉质,可见苏东坡对肉的喜爱。
然而,对于苏东坡来说,竹子却比肉更加重要。在他担任杭州通判时,他曾与好友刁璹和新朋友慧觉禅师一同赏竹,兴之所至,便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对于苏东坡而言,肉虽能满足口腹之欲,但竹子却是他精神的食粮。在苏东坡心中,竹子象征着气节与品格,代表着操守与情怀。
正因为这种对竹子的深厚情感,苏东坡在成都的武侯祠、大慈寺、浣花溪、塔子山、望江楼、郫通镇等地都留下了诗篇,并为成都留下了一座传承了近千年的苏坡桥。此外,他在杭州整治西湖,留下了苏堤春晓的美景;在徐州治水,也留下了不朽的功绩。这些事迹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他心怀天下的情怀与操守。
这种超越文学成就的人格魅力,正是苏东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王茹懿 吴亦铮 海报 苏莹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钟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