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城市漫步”火爆,我看见了他们的故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空间与时间的定格。透过各异的形态风格,在建筑的凝筑与沉默之下,我们得以窥见历史兴废的轨迹,触及那些关于人与城的故事。
即日起,江汉之声推出 『建』证江汉 专题,回顾江汉建筑发展史,从近代史的起点,行至日新月异的当下,以建筑之美“建”证时间,“建”证发展,献礼祖国75周年华诞。
15世纪,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汉水北岸土地淤积,始成汉口。
20世纪初,张公堤修建,堤内涸出土地十多万亩,汉口城区土地面积大大扩张。
在长江汉水携来的水土之上,由沿江地带的零星聚落肇始、扩张、发展。
人口集聚,码头繁忙,道路延展,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终于成为你今日所见的江汉。
图片
▲1594年《天下舆地图》中首次出现“汉口镇”
图片
▲今天的江汉城区(摄影:陶进)
图片
想象你站在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的交会路口,将时间拨回一个世纪前的1909年,眼前所见的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高楼大厦尚不存在,车水马龙的中山大道此时仍是一条荒凉的水道。唯一能让你将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眼前这座高大的建筑。
图片
▲1909年建成后的汉口水塔
图片
▲汉口水塔(摄影:马子阳)
1906年,张之洞批准创办湖北第一家民用水厂——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1908年,汉口水塔作为既济公司配套设施动工兴建,于1909年建成。
图片
▲建设中的汉口水塔
汉口水塔由英籍工程师设计监造,主体建筑呈八角形,红砖墙,麻石底,主体六层,第一至第五层为房室,塔顶设有水柜和钟楼,圆柱状水柜由双层12毫米钢板铆接而成,可容水135吨,是宗关水厂配水设施,主要起调节水压的作用,供水范围可覆盖全部租界区和老汉口中心区。
高达41.32米的汉口水塔,在彼时的平房矮屋间如鹤立鸡群,登上塔顶,汉口城区尽收眼底。因此水塔承担着供水和消防瞭望双重任务,每有火灾发生,塔顶的望丁就会立即敲钟报警,洪亮的钟声响彻整个汉口。
图片
▲20世纪30年代的汉口水塔
直到1924年,汉口水塔作为“汉口第一高楼”的纪录,才被另一座新落成的建筑打破。
1861年,依照《天津条约》所定,汉口开埠通商。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洋行,各国商人联翩而至。为便利汉口的“华洋互市”,1862年,江汉关正式建立。
1921 年,江汉关大楼动工兴建。新建的江汉关大楼总高45.85米,由四层主楼和五层钟楼组成,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样式,于1924年告竣。
江汉关新楼甫一落成,就因滨江临街、楼高势奇,成为汉口的新地标。
图片
图片
▲建设中和建成后的江汉关大楼
每当时间来到整时、整刻,江汉关钟楼内那架由美国托马斯制钟公司制造的大钟,便会敲钟报时,奏响英国传统曲调《威斯敏斯特》曲——似乎提醒着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炎黄子孙并不是这座宏伟建筑的主人。
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划定第一块租界区域,至20世纪初,南起今江汉路,北至今黄浦路,西到今中山大道的广大汉口沿江区域,相继被英、俄、德、法、日等国占为租界。
在欧风美雨裹挟而来的城市建设热潮中,建筑是一面照映时代的镜子。
图片
▲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旧址
众多洋行、银行和工厂、货栈的开设,以及教堂、学校、医院、商场的建立,西方建筑技术传入汉口,带来了空前的营造高峰。
房地产商效法上海里弄住宅,改变了传统街坊前店后寝的布局,诞生了具有武汉特色的“里份”。
图片
▲永康里
图片
▲联保里
民众乐园、南洋大楼、璇宫饭店、私立汉口圣若瑟女子中学(今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宁波会馆等建筑相继落成,多呈现出西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图片
图片
▲私立汉口圣若瑟女子中学
图片
▲宁波会馆
图片
▲南洋大楼
图片
▲汉口总商会旧址
据20世纪50年代统计,武汉地区的近代建筑有300多项,其中租界区占了大半数。
今天从汉口沿江一带望去,欧式建筑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外滩。
图片
《汉口竹枝词》以“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形容汉口的繁华。
然而,江汉关设立后,中国人并未掌握海关的主权,洋行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政治经济特权,主导着汉口的对外贸易。汉口水塔等供水设施的建成,让武汉成为国内率先实施民用供水的城市之一,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自来水才进入广大普通市民家庭。
一块块砖石垒起高楼,过去的一切共同构成了历史。
图片
图片
一如武汉人骨子里豪爽泼辣、敢说敢做的秉性,历史上的武汉总是不乏“第一次”:
首义第一枪在武汉打响;
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风起云涌背后,建筑担任时空的舞台。
图片
▲1921年的民众乐园与南洋大楼
1917年,汉口知名人士发起筹建大型民众娱乐场。1919年5月,汉口新市场(后几经更名,1945年定名民众乐园)开张营业。
彼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似乎是某种征兆和预示,从一开始,民众乐园的命运就注定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图片
民众乐园主体建筑仿欧洲文艺复兴式样,具有罗马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包括7层圆形塔楼和两翼对称的3层裙楼,楼顶建有回廊、圆顶、拱门、钟楼造型和阳台,可观中山大道一条长街的繁华胜景。
建成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民众乐园是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娱乐中心。
传统的戏剧、热闹的杂耍、新潮的电影,五花八门,轮番登台。
3个专门舞台剧场、数十个系列演剧厅、2个书场、1个电影厅,还有中西餐厅数间以及弹子房、牌室、杂技厅等……民众乐园规模之大、建构之复杂,即使是经常来此的游玩者,也不一定能将这座建筑了解清楚。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众乐园旧貌
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汉三镇,将毗邻民众乐园的南洋大楼征用作为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这座建于1921年的五层建筑,曾是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办公楼。
图片
毛泽东、董必武、宋庆龄等著名人物曾经在这座大楼里,作出了两百多项重大决议,其中最影响深远的是领导中国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将武昌、汉口、汉阳并为京兆区,定名“武汉”,并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图片
▲南洋大楼内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复原场景
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接收汉口新市场,后因中央军校“血花”剧社迁来此处而改名“血花世界”。
革命必经流血而成功。由这个颇有些血淋淋的名字,民众乐园从歌舞升平的娱乐场,逐渐成为宣传革命文化的阵地:
血花剧社排演了大量反帝反封建题材的新剧,配合收回英租界的斗争编演了 《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记》,还举行过欢迎中央政府委员和苏联顾问的盛大演出。
继武汉洋务总工会在这里成立之后,1927年5月“太平洋劳动会议”也在此召开,欧美多国代表以国际工人代表团名义齐聚武汉,号召全世界的工农群众集中力量,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在华暴行。
1934年,这里举办了鄂湘粤赣四省特产展览会,1935年又举办了汉口市第一次美术展览会和武汉第一次防空展览会。
图片
▲1935年湖北防空展览会
全面抗战期间,民众乐园舞台上的抗日宣传如火如荼:冼星海在大厅里、纪念堂指挥过音乐会;著名演员金山、王莹曾在大舞台合演《放下你的鞭子》;从上海来的“救亡剧队”也在大门前演出街头话剧。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义演,所有收入全部捐献作抗战之用。
某种程度上说,汉口是一座年轻的市镇。从江河中孕育,始终像不息的江流一样奔涌激荡、光景日新。
风云际会,武汉从未缺席。
图片
2020年9月,《汉口历史风貌区实施性规划》出炉,启动区内旧城改造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北达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谊南路,东至黄浦大街,总面积约6.02平方公里的汉口老城核心区域,是武汉现存历史建筑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64处,优秀历史建筑128处,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18处,占全市的90%。
图片
▲汉口历史风貌区规划图
伴随城市更新,老建筑从历史的幕后走向台前。
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进行复原修缮,1989年元旦广州国民政府正式迁汉62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
图片
图片
2012年,江汉关大楼结束了海关办公大楼的使命,2015年起作为博物馆向市民游客开放,每日钟声悠扬,从不间断。
图片
图片
▲江汉关博物馆内部(摄影:马子阳)
汉口水塔前的美食街永远烟火缭绕、饕客不绝,与之相邻的江汉路消防站,似乎呼应着汉口水塔曾作为消防瞭望塔的历史。
图片
图片
璇宫饭店和中心百货经过业态调整和升级改造,依然迎送着江汉路上的往来游客。
图片
图片
刚刚过去的樱花季,百年民众乐园也开出了一朵象征春天的“樱花”。
经过3年升级改造,民众乐园即将以全新面貌亮相,再度迎来这座老建筑的“春天”……
图片
图片
▲民众乐园 · MODERNSKY FEST 效果图
今天,所有武汉citywalk攻略都会告诉你:没有漫步过老汉口的街巷,打卡过江汉关和巴公房子,不算完整领略过这座城市的魅力。
老建筑成了旅游路线上的一个个节点,成了一张汉口想让全世界看见的名片。
由钢筋与砖石搭建起的过去,武汉人正在其上构筑城市的未来。
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江汉路步行街街区人流量突破190万人次
江汉路步行街不仅是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潮流街区
也被称作“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
据统计
1600米的步行街两侧
分布着江汉关大楼、璇宫饭店、中心百货、日清银行、四明银行等13栋优秀历史建筑
风格迥异 各具风情的老建筑
赋予这条商业老街无可取代的历史底蕴
(来源:江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