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以“深度本土化+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未来智能出行

4月25日,暌违四年的北京国际车展如约而至,全球各大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齐聚北京,展示面向未来智能出行的解决方案。
今年的北京车展格外引人瞩目,各大厂商面临的形势也格外复杂。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深度转型,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深入人心。但汽车市场竞争惨烈,价格战一轮接着一轮;中国品牌崛起、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越来越低;纯电动汽车增速放缓,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型越来越受欢迎;汽车营销进入流量型企业主导的时代,华为小米如鱼得水,传统厂商的流量焦虑则日甚一日。
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要面对主机厂客户的降价要求、车企全栈自研、华为等“增量部件供应商”抢生意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它将如何应对?
深度本土化
结合博世集团在本届北京车展展出的技术和产品,以及该公司高管受访时传递的信息,笔者认为,深度本土化仍是博世集团应对中国汽车市场各种挑战、满足客户和终端用户多样化需求最核心的要点。
图片
此次车展,博世集团展出了其面向可持续智能出行未来的全面解决方案,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覆盖ICE、HEV、PHEV、BEV、FCEV等多种技术路线;涉及动力系统、热管理、车辆运动控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舱驾融合等多个业务板块;包括硬件、软件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高功率密度多合一电驱系统、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用于电动车电网的12V锂离子电池等多款本土创新产品都是首次展示。
为何本土化对博世集团在华发展如此重要?因为来自中国车企的收入占比越来越高。
2023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实现8.2%的增长,达到1121亿元人民币。其中,博世与中国整车制造商的业务销售额占比达到约60%。也就是说,去年,博世在华汽车业务60%的营收都来自于中国品牌车企,外资品牌只占40%。
而且,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趋势还在继续深化中。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外资品牌乘用车销量在2017年达到1498万辆之后不断下滑,2023年降至1124万辆。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从881万辆提高至1117万辆。到2023年底,双方的市场份额接近持平,分别是50.2%和49.8%。而2011年是71.4%和28.6%。
图片
图片
进入2024年,此消彼长的趋势仍在延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上升至59.6%。而德系、日系和美系合资车企市占率全线下滑。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判断,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接近70%也不是不可能。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表示:“博世将持续深耕本土化,聚焦客户和用户需求,积极把握可持续智能出行的增长机遇。”
体现在技术研发方面,深度本土化就是要强化在中国本地的研发,推出更符合中国客户和终端用户需求的技术和产品。以博世全新的跨域解决方案——车辆运动智控系统为例,该系统完整覆盖了车辆六自由度(前后、左右、上下)运动管理的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在中国本土开发的智能脱困功能。该功能基于自身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结合悬架系统并优化算法,及时识别越野路面复杂工况,使越野驾驶更加安全稳定。
图片
又比如,在电驱动领域,博世此次车展也展出了在中国本地研发的高功率密度“7合1”电驱动系统,以响应中国客户对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强、成本更有竞争力的电驱系统的需求。该系统采用高集成度设计,集成了电机、减速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电源分配单元和整车控制器。功率范围100-300kW,扭矩范围2000-5000Nm,功能安全达到ASIL C/D级别。
助车企降本成为当务之急
深度本土化的好处很多,其中一项就是能够帮助车企降低成本。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价格战一轮接着一轮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对于主机厂的吸引力非常大,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以高阶智能驾驶为例,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说,虽然目前高阶自动驾驶很贵,但是我们很有信心把成本降下来,这是博世的强项。与此同时,博世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大幅度降低算力和功能安全。虽然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同,购买的也是不同价位的车型,但这不能影响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驾驶安全,而自动驾驶直接和安全有关。博世的目标是做最安全、最可靠、最高阶的自动驾驶产品,这也契合我们的理念 “Invented for life”(科技成就生活之美)。
图片
博世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搭载于奇瑞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今年2月高速领航功能向用户发布,基于博世在制动、转向和加速领域的深厚技术经验,可实现舒适自如操控。其城市领航功能将陆续在今年推向全国20个城市,目标在2025年中实现轻量化地图方案。王伟良表示,博世的强项是打造高阶自动驾驶平台,集成高度安全的硬件和基础软件,客户在相同的基础能力上可以做自己的个性化功能。
为了降低成本,对于智驾芯片供应商的选择,博世采取开放的态度。目前博世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的产品,但王伟良表示,博世也有可能采购中国本土芯片厂商比如地平线的芯片,关键在于成本和安全可靠性。
马库斯·海恩说,博世的解决方案有市场通用产品,也有高阶定制产品。对于ADAS系统来说,主要是走主流通用路线,保障性价比和成本效率。此外博世也在探索另外一种类型,Chiplet,所谓的“小芯片”产品,它可以比现有产品更具有性价比。
此外,为了降低高阶智驾的成本、提高易用性,博世也在加快推进城市NOA的无图化。王伟良表示,2025年9月份之前(争取7月份之前),博世的城市NOA就会实现无图化。
图片
博世舱驾融合解决方案
舱驾融合也是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的选项。本届北京车展上,博世展示了业内首次将L2+级别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融合到单一芯片域控上的解决方案。该舱驾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降低高达30%的成本,减少跨域间通讯延时,从而提升座舱内交互体验。
不过,在降成本方面,博世也有自己的原则。马库斯·海恩说,我们能够接受在投入期暂时没有利润,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要有一个时间点,否则企业就不可能长期、健康地发展。虽然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但是大家都应该秉承合作的关系,或者说是“竞争型合作”,这样大家能够为终端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我们欢迎良性的竞争。
助力中国车企全球化
与深度本土化相对应的,是博世集团助力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努力。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让越来越多的本土车企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但出海并不简单,尤其是要进入法规和标准都更加严格的欧美市场。对此,博世集团过去几年间不断强调它能助力中国车企的全球化。
马库斯·海恩博士在2024北京车展期间受访时再次表示:“博世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从技术产品、市场洞察,到全球布局和产业经验,能够为客户把握全球市场机遇提供全方位助力。”
从产品层面,博世的电桥、控制单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等丰富产品均可支持出口的车型,满足海外市场严苛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标准。在服务层面,博世熟悉全球市场不同的法规认证和准入要求,可分享经验,提供服务和支持。针对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需求,博世能够提供配件、诊断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遍布全球的维修站服务网络。
​凭借全球业务布局和经验,博世能够为客户提供多领域的支持——包含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以及ESG合规。从产品、供应链到制造流程,博世可以分享自身的经验和实践。
总结:中国汽车销量去年首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按照很多专家学家喜欢引用的千人保有量数据,中国国内汽车市场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本土车企纷纷走向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这两种趋势叠加,将为博世集团的业务增长提供更多机会。
但增长不是唾手可得,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原来的供应链正在深度重构,博世必须因势利导,既要放眼行业长远趋势,又要兼顾客户眼前需要。只有紧跟趋势,快速响应客户和终端用户的需求,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调整优化商业模式,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