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工叶连娜·科索娃:她上演苏联版“潜伏”传奇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俄罗斯连塔网近日刊登题为《苏联传奇女间谍》的文章,作者是安娜·科米萨罗娃。全文摘编如下: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写道,俄罗斯谍报活动的升温令西方情报机构寝食难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告诉该报:“俄罗斯人能够执行高难度任务,从情报部门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些行动非常酷。”此类传奇故事不胜枚举。代表人物之一便是著名女间谍叶连娜·科索娃:她是联合国首位来自苏联的正式女员工,成功执行了数十项秘密任务,窃取到至关重要的情报,并搭救了一名行动失败的同事。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风送暖的春日。纽约近郊的公园里游人如织。在表情松弛、随意闲谈的人群当中,几名男子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在跟踪一个游人,但掩饰身份明显用力过猛。
他们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便衣特工,盯梢对象是一名苏联秘密间谍,计划在后者跟苏联外交官接头时逮捕此人。特工们等了很久,显得有些不耐烦。
但跟踪对象先是在公园的林荫道上独自漫步,而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离开。联邦调查局花了好几个月筹备这次行动,指望借此立下大功,却未曾想到一名女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手,令他们功亏一篑,且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注意到她。
她甘冒暴露的风险,向被跟踪男子发出处境危险的信号,令后者免于被捕。这位女子便是叶连娜·科索娃——冷战时期的苏联传奇女特工。在数十年的漫长情报生涯中,她从未失手。
两年习得一口牛津腔
叶连娜1925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边防军指挥官,参加过塔曼红军的远征,而后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因在卫国战争期间表现英勇,获得苏沃洛夫勋章及将军军衔。
二战期间,叶连娜接受了严格的狙击手训练,奔赴前线。然而,当她做好杀敌准备时,德国投降了。她决定进入国家安全部高级学院,进修为期两年的外语课程。
父亲竭力反对:他认为在隐秘战线保卫国家安全不是女人的天职,但叶连娜说服了他。她轻松通过入学考试,开始死磕英语。她回忆道:“我们通过杰克·伦敦和其他经典作家的作品学习英语。考试的内容包括跟经济相关的文章,在英国只有少数特定人群才会研究。”
课业负担相当重:一个小班5名学生,但配备了6位老师,每天必须收听7-8小时的英语广播,学习流利地书写英语,并不断打磨语音语调。学期结束时,她已是一口纯正得无懈可击的牛津腔。
但她没想到,这会在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我的口语太过正式,很像书面语,所以当我跟丈夫在纽约工作时,最初几乎没人能听懂我在说什么,所幸我的正式身份就是苏联公民,无需用美国人的身份作掩护,否则我的英语肯定会穿帮”。
驻外工作中大显身手
她的丈夫尼古拉·科索夫也是一名特工,但公开身份是塔斯社记者,还当过驻联合国外国记者协会的副会长。两人相识于国家安全部的外语学院,尼古拉是她的学长,曾为国家领导人们担任翻译,例如陪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出访。
尼古拉有时也回母校探望喜欢的老师。一次回校期间,他帮叶连娜翻译了一篇文章,而后便开始跟她约会。1947年,也就是她参加完毕业考试的那天,尼古拉向意中人求婚,两人喜结连理。
叶连娜在回忆录中写道:“战争结束后,国家急需专业的情报人员,尤其是女性。当时,核战争的阴云密布:1949年4月,美国曾打算向苏联投下原子弹。我们的任务是无论如何都要拯救祖国,所以我们从未想过其他。”
在对外情报委员会的美国处工作两年之后,叶连娜陪同丈夫前往美国,开始了人生中的首次海外行动。尼古拉的代号为“扬”,公开身份是塔斯社记者。上级原本打算让叶连娜也作为记者随行,但未能如愿,因为要在联合国分社给她找一席之地,就必须解雇一名养育有两三个孩子的黑人雇员,她决定放弃。
据说天资聪颖的她从太平洋国际学会毕业,成为苏联驻联合国使团中的唯一女性,主管妇女权益保护。与此同时,叶连娜还兼任苏联使团的业务秘书,她的前任因丈夫生病提前回国了。她迅速掌握熟练打字,还翻译了大量的资料与情报。不久后,她收到一份绝佳的工作邀约。
叶连娜被推荐进入联合国总部工作,分管非洲的某块非自治领土。她做报告、撰写分析材料,将自己的这份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没人可以吹毛求疵。
当时,她是联合国总部中唯一来自苏联的女官员。最初,她的办公室没有门,好奇的同事会忍不住过来打量她。作为负责国际事务的官员,她的下属来自奥地利、波兰、中国、英国。
与她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苏联特工,由于担心被窃听,他们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从不讨论跟秘密工作相关的任何话题。下班后,他们会坐上叶连娜的车,前往苏联总领事馆,那里有情报人员的专用办公室,二层就是无线电报务室。
多次化险为夷
据领事馆人员说,叶连娜主要负责经济情报的搜集归档,事实上,她是刺探美国核计划情报的传奇间谍弗拉基米尔·巴尔科夫斯基所统领的科技情报团队的一员。
巴尔科夫斯基给她下达命令,如戴上手套打印一封绝密书信,前往某处放置于指定地点,或者是跟某人接头。
据说,她的工作包括跟为苏联获得美国原子弹及英国导弹研发情报立下大功的美国夫妇洛纳及莫里斯·科恩接头,叶连娜一直保留着与他们的信件。冷战期间的传奇间谍、有着“千面谍王”之称的鲁道夫·阿贝尔(原名威廉·费舍尔)也向她赠送过自己在狱中的素描作品,同样被她悉心珍藏。
作为联合国官员,因为工作关系,她经常会与其他西方使团的人员接触。某国的一名女外交官是苏联情报部门格外重视的线人,但由于担心被人说闲话,她不愿跟苏联男特工打交道,所以叶连娜成为与她联络的最佳人选。为避免被美国反间谍机构发现,她们经常在见面时演戏:大商场内,她们会一人搭扶梯上楼,一人佯装下楼,扮作偶遇,脸上流露出极为夸张的惊喜,迅速握手。这几秒钟足够对方将对苏联弥足珍贵的加密情报递到她掌心,如北约国家在多数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她则把写有上级指令和苏联所希望了解问题的纸条迅速交予对方。这些情报被迅速发往莫斯科。她们的“邂逅”地点还包括自助餐厅、商店、购物中心不同楼层的女卫生间、理发店,每次都非常顺利。
她按同样的套路跟另一位线人即美国政府重要部门的女雇员接头,后者每周见她两次,“投喂”重要情报。每次见面都需要慎之又慎,做好随时销毁专门胶囊内微缩胶片的准备。
为此只需按下汽车烟灰缸上的一个特殊按钮即可。有两回她差点这样做了。一次是在隧道里被警察拦下,她的手已经不由自主地伸向烟灰缸。
命运之神眷顾了她:警察只是热心地提醒她前方道路有拥堵,请她稍候。还有一次是尼古拉让她带秘密文件去另一个州,她在行驶途中违反了交规,被警察拦下。她心有余悸:“我知道,按规定,只要遭遇险情,就应当销毁材料,但我不太甘心。”
叶连娜带着甜美的微笑,跟警察撒谎说赶着出席自己的婚礼,警察相信了,放她离开,叮嘱她以后开车要守规矩。
不过她也真的冒过风险。一次她突觉心脏不适,医生诊断是甲状腺疾病,要求马上住院。她断然拒绝了,因为担心美国情报机构会在治疗期间秘密给她注射所谓的“真话血清”,即通过药物作用,让她在迷糊状态下说真话。苏联情报人员是不允许在没有本国医生陪伴下就医的,所幸她奇迹般地痊愈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在苏联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当中,叶连娜几乎是唯一没被美国反间谍机构列为怀疑对象的。
从不与丈夫聊工作
当上级得知一名潜伏美国多年的间谍可能遭遇不测时,马上想到了她。根据苏联方面获得的情报,此人会在跟苏联外交官于另外一个州接头时被捕,这便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
通常来说,这样的情况得准备三天,观察他去了哪个餐厅,是否有人盯梢,但当时已经没时间了。她没法提前拦下此人,只能尾随前往公园,在林荫道上找到对方,赶紧向此人发出有危险的提示信号,而后自己匆匆赶到停在无人街道上的车辆,火速返回纽约。
那个被她提醒的同行,装模作样在公园里散了半天步,而后大摇大摆离开,留下美国特工一脸错愕。回家后,丈夫正在一边下棋一边等她归来,她向尼古拉点点头,意即一切顺利。
他俩从未聊过工作,如果她想告诉尼古拉行动顺利,就会朝对方点头示意,两人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一切。
这对特工伉俪在美国工作了7年,1956年,怀孕的叶连娜返回莫斯科。儿子出生后,因为没人带孩子,她便休了3年产假,专心育儿。儿子在8岁之前都以为妈妈是厨师,后来很偶然的机会获知了父母的真实身份,也一直守口如瓶。
成为一名雕塑家
尽管她没有重返情报岗位,但却多次帮助丈夫完成秘密使命。尼古拉从塔斯社记者变成派驻荷兰的外交官,担任使馆参赞,令当地反间谍机构如临大敌,他们夫妇受到严密监视。但因为有叶连娜的协助,尼古拉总是能够探听到非常重要的情报。因为叶连娜擅长交际,在各种招待会上,她总能按丈夫的要求,找机会结识潜在发展对象的妻子,并在交往过程中评估对方是否值得招募。
也正是在荷兰期间,叶连娜迷上了艺术,决定成为一名雕塑家。尼古拉后来又被派往布达佩斯,担任克格勃驻匈牙利的负责人。当时叶连娜已经50岁了,在随任的12年里,她拜师学艺,很快声名鹊起。正如匈牙利著名艺术评论家布列特尚斯卡娅所说:“叶连娜创作的人物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虚幻现实感,直抵人心。她雕琢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令人拍案叫绝。”
就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都被她的作品所折服。在一次私人会见中,她将自己为“铁娘子”创作的半身雕像赠予对方。
叶连娜于1984年加入苏联美术家协会,举办过12场个人雕塑展,有60多件作品被俄罗斯、匈牙利、法国和德国的博物馆收藏。
她也为自己的同行塑像,像为苏联搞到美国原子弹情报的弗拉基米尔·巴尔科夫斯基、被最后一任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称为“超级特工”的卓娅·沃斯克列先斯卡娅,并在2010年被授予俄对外情报局艺文奖。
2005年7月,尼古拉与世长辞,享年83岁。叶连娜回忆说:“他是我最珍爱的人。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吵架。我们密不可分,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雌雄同体者。”
2014年2月21日,89岁高龄的叶连娜去世,被安葬于莫斯科著名的特罗耶库罗夫公墓,苏俄的很多传奇特工都长眠于此。(编译/童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