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罕见看空,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作者洪榕,资深投资人士
巴菲特说他的成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也许,这份幸运已经来到了古老的东方。
全程看了2024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倍感忧心。
估计这次巴菲特股东会是令朝圣者最失望的一次,原因不只是缺了芒格,更是巴菲特的言论没让大家看到巴菲特对当下股市的信心。
1、巴菲特作为一个不做空自己祖国的投资者,在他眼里当下已经没有投资机会了(明显看空);
2、对美国本土市场及日本市场,巴菲特在守或准备退,年底还会增加现金储备;
3、对中国明确表示不投资。对印度市场更是表达有生之年不会去投资,理由是看不懂;
4、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认为发展需要耐心,还不值得重点投资;
5、对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同样认为发展没那么快,不是投资好时机;
6、对人工智能发展忧多于喜,认为重要但看不懂,不会去投资。
这一次朝圣归来,投资者估计懵了,如果不投资印度、中国,不投资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那只能继续投资类似苹果、传统能源、美国国债、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或是和巴菲特一样继续增加现金储备。
如果中国投资者也如法炮制,于国于民都不利啊。
1、对国家而言,这不利于我国政府倡导的把资源配置到“新质生产力”,若资源配置于旧经济,显然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
2、对投资者而言,可能让投资者再次错过“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红利。(上一次中国投资者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的巨大红利)。
学习巴菲特,不能机械学,更不能直接抄作业,巴菲特是一位成熟的投资者,主要投资于成熟的美国市场,但中国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是快速发展很不成熟的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才能提高胜算。
巴菲特因为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投资是有限制的,有祖国的。如果美国本土没有投资机会,对他而言就是全球没有投资机会。作为普通的中国投资者选择就大了很多,我们可以投资中国企业,如果有机会的话。
站在中美博弈的角度,站在中国资产估值的角度,站在科技进步的角度,我们眼里的投资显然和巴菲特不同。若结合我国管理层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治理和期待,我们很可能面临的是一次十年一遇的投资机遇。
巴菲特说他的成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也许,这份幸运已经来到了古老的东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