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4岁少女掐死5岁堂弟,法官:她还能变好,不建议重判

图片
“明天上午八点半给我打十万块,别耍花样!”
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让找寻许久都找不到孩子的一家人陷入了崩溃,他们家里年仅6岁的男孩被人绑架了。
思考再三,大家还是决定报警求助。当警方找到发这条短信的人后,所有人都表示不相信,因为一切都指向这家人14岁的侄女阿霞身上。
阿霞显然没有绑架堂弟的意图,因为她早已亲手掐死了他。所有人都要求对阿霞处以极刑,但一位女法官却站了出来:阿霞并非罪恶,她只是有罪责,不能判极刑。
这位女法官是谁,她为什么要保护阿霞,后来的阿霞咋样了?
图片
图片
年幼的凶手
阿霞出生在广州从化,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讨生活,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到深圳打工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阿霞成了“留守儿童”。
爷爷奶奶承担起了照顾阿霞和妹妹的重任,但随着爷爷奶奶年龄的增长,照顾孩子力不从心,于是阿霞的二叔又主动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就这样,阿霞和妹妹搬到了二叔家,和二叔二婶以及他们的儿子生活在一起。阿霞不是块读书的料,学习成绩一向不好,还经常在学校里调皮捣蛋。
到了初二的时候,阿霞因为在学校里打架斗殴,被老师和同学孤立,于是她索性辍学了。
不用上学的阿霞,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家里人做做饭,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一家人相处得还比较融洽。
图片
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安宁。
2012年的一天,阿霞的二婶像往常一样在厂里上班,她6岁的儿子则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和阿霞照顾。
上午十点多,二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家里的座机打来的,这让她很诧异,有什么事不能晚上回家再说。
二婶疑惑地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却传来了爷爷焦急的声音:孩子不见了。
爷爷说早上二婶去上班以后,孩子就不知道去哪里了,原本他以为孩子是出去玩了,但直到饭点都没回来,找也找不到,这让他焦急万分,担心孩子出事。
图片
接到电话,二婶也没心思上班了,赶紧回到家里,发动家里所有人出去找孩子。
遗憾的是,孩子就好像凭空消失了,方圆好几里都找过去了,也没有找到孩子的踪影。
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能跑到哪里去呢?难不成真的出什么事了,被人贩子拐走了不成?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二婶的手机上却收到了一条短信:明天早上八点半,带十万块到广州百货大楼找我,别耍花招!
这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语气看起来十分强硬而狠辣,不像是开玩笑的,孩子一定是被他绑架了!
图片
一家人思考之后,还是决定报警求助。警察很快通过手机定位,找到了发送短信的人,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
在审讯过程中,这名学生表示自己对此毫不知情,她只是在不久前把手机借给了自己的同学用了一下,短信不是她发的。
当警察顺藤摸瓜才发现,借她手机的不是别人,正是失踪男孩的堂姐,阿霞。这让警察和家人们都懵了,阿霞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很快,警察抓到了阿霞,他们难以想象,眼前这个瘦小的14岁女生,竟然会绑架自己的堂弟。
随着审讯的开始,阿霞说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阿霞告诉警方,堂弟不在她手上,因为他已经被她掐死了。
平淡的语调,面无表情的脸,让审讯的警察都觉得汗毛直立。
图片
图片
恶魔也可以挽救
此时的阿霞心灵已经扭曲,她之所以会杀害堂弟,完全是因为内心的嫉妒和恨。
虽然二叔二婶一家在照顾阿霞,但敏感的她一直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偏心。
她想要玩堂弟的玩具,就会被二叔告知玩具没电了;她想要到二叔家看电视,就会被二叔赶出门去;而家里好吃的东西和好看的衣服,都会优先给堂弟,她和妹妹只能吃穿剩下的东西。
于是,仇恨的种子在阿霞的心中逐渐萌芽,她感觉自己就像是没人疼爱的野草,而堂弟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14岁的少女,内心却充满了阴暗的想法,最终,阿霞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过。
图片
这天,家里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堂弟却拿着一瓶墨水,毫不顾忌地泼洒在其他孩子身上,这一下子点燃了阿霞心中的怒火。
阿霞把自己认为受到的不公,全部发泄在了年幼的堂弟身上。
她哄骗堂弟,说自己有好吃的,然后把他带到一处无人的废弃房子里,刚进门,她直接把堂弟扑倒在地上,用双手死死地卡住堂弟的脖子。
堂弟拼命挣扎,用手打,用脚踢,却无法挣脱下了杀心的阿霞,最终在她手下断了气。
看到地上的堂弟没了呼吸,阿霞竟觉得十分放松,她内心的仇恨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她觉得自己终于报了仇。
而阿霞之所以给二婶发那条短信,纯粹是觉得好玩,想捉弄一下他们,却没想到,这条短信暴露了她。
图片
阿霞无故杀害了自己年幼的堂弟,无论她出于什么目的,都已经触犯了刑法。她作案时已经年满14周岁,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是会受到极刑惩处的。
但这件事一经媒体曝光,在社会上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觉得,阿霞的手段残忍,情感淡漠,是“反社会的恶魔”,不值得任何人同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然而,当很多人都在喊“杀”的时候,一位“逆行者”却站了出来,在她看来,阿霞罪不至死。
图片
站出来反对的人名叫陈海仪,是阿霞案的主审法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庭的庭长。
在陈海仪看来,阿霞是有罪,但她犯下的是“罪责”,并不是“罪恶”,她的本心并不是坏的,只是走了错路。一个14岁的孩子,还有漫长的人生,不应该就这样停止。
她分析,阿霞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和她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她是留守儿童,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大家族中也处于劣势地位,环境让她的内心变得阴暗。
因此,阿霞只要有人关心有人疼爱,就能够重新恢复善良,通过爱的感化,让她悔过自新,人生就还可以重新开始。
在陈海仪的坚持下,人人唾弃的“恶魔”阿霞,最终没有被处以极刑,只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
图片
图片
“慈母法官”陈海仪
在阿霞案判决之前,陈海仪就深入开展了阿霞的家庭工作,她苦口婆心地劝说阿霞的家人对她多些宽容,最终获得二叔二婶的谅解,原本破碎的家庭关系因此得到了修复。
陈海仪还多次找到阿霞,亲自给她做心理疏导,帮助她认清了自己的错误,让她能够直面错误,勇于改过自新。
阿霞入狱后,陈海仪依然对她保持关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看她,给她带衣服、食物和书籍,鼓励她要多学习知识,出去后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陈海仪的关心下,阿霞在狱中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业,还学了一门手艺,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减刑了两年,在2019年的时候刑满释放。
图片
出狱后,阿霞自感难以融入社会,也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这时陈海仪又站了出来,帮她在一家餐厅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
可以说,没有陈海仪,阿霞将永远背负着杀人的骂名,再也无法走出深渊。但陈海仪,让阿霞重获新生,对她有如再造之恩。
2020年,最高法在工作报告中公开点名表扬了陈海仪,她如母亲一般关怀失足少年,让他们重获新生。
因此,陈海仪获得了一个称号:法官妈妈,而网友们更喜欢称她为“慈母法官”
图片
陈海仪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少年犯审判工作,她审理过的四千多个案子,没有一个冤假错案,也没有一个引起当事人不服的。
她改变了原来的审判形式,把法庭改造成了“圆桌”。法官、公诉人、被告人坐在一张圆桌边上,平起平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对少年犯审判,变成了家庭般的批评教育。
她亲自把许多犯了错的少年送入监狱,又让他们有了知错、认错、改错的意识,将一个个站在深渊边的少年重新拉回人间。
她帮助过的少年,没有一个重蹈覆辙再犯罪的。相反,这些少年中,有三百多人通过学习拿到了高中或高职文凭,还有三十多人考上了大学,重新被社会认可,改写命运。
图片
陈海仪说,虽然她很喜欢“法官妈妈”这个称呼,但法官是公正的代名词,妈妈是慈爱的代名词,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法官妈妈”这个代名词有一定道理,因为一些未成年人需要一位慈母来关爱,法律对未成年的关心也需要法官来传达,她愿意做“法官妈妈”。
陈海仪的一生,除了致力于帮助那些少年犯重获新生外,还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她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出台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倡导尽最大可能挽救涉罪的未成年人,她的一些提案被写进了这两部法律。
“如果孩子们需要,我就一直在。”几十年来,陈海仪的手机号一直没有换过,为了孩子们,她时刻准备着。
图片
毋庸置疑,这位“法官妈妈”是有大爱的,但也有人质疑,这些孩子涅槃重生,但那些被害的孩子却永远回不来了,这公平吗?
对于这个观点,你是怎么想的呢?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文章有了结局,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