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陪诊师变成了“黄牛”?别让温情服务沦为号源生意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图片
漫画来自法治日报。
近日,北京市民王鑫因女儿生病面临挂号难,情急之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求助帖,很快就有“陪诊师”私信她,“可以帮忙挂号”“挂号服务费500元”。媒体调查发现:有陪诊师换上马甲变身“黄牛”,倒卖医师就诊号源,一些陪诊服务正在悄悄变味。
陪诊师的出现,初衷是为了满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异地就医者等群体的陪伴需求。他们协助患者挂号、取药、解读检查结果,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这一职业在填补医疗服务空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媒体调查来看,陪诊服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浮出水面。
事实上,挂号难问题由来已久,尤其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名医、名专家可谓一号难求。如新闻中这位“陪诊师”的出现,似乎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隐患值得正视。正如报道中王鑫女士的一连串发问:为什么我们挂不上号?是不是和这些所谓的陪诊师抢占号源有关?陪诊师提供挂号服务,和“黄牛”性质有何区别?
陪诊师一旦沦为“黄牛”,涉嫌倒卖医师就诊号源,实际上就使整个陪诊服务变了质。这不仅是对患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医疗秩序的破坏。医师的就诊号源,本是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进行合理分配。若陪诊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号源,就会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有可能导致真正需要就医的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从而进一步加剧医患矛盾。
陪诊服务变质,其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监管缺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当前,陪诊师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监管机制,导致一些人钻空子,以陪诊为名行“黄牛”之实。二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就诊号源成为紧俏商品。热门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更是供不应求,催生了号源交易的地下市场。三是某些患者心理焦虑,有可能“病急乱投医”,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披上什么样的马甲,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倒卖就诊号源都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加强对陪诊服务行业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是当务之急。无论如何,不能让温情的陪诊服务沦为号源生意,而要让陪诊师这一职业回归其本质,早日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专业轨道,真真正正为患者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