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香飘飘“讽日事件”是摆拍?胡锡进:严重有违商业道德|热财经

以“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N圈”广告语出圈的香飘飘近日又引发热议。
因为“讽日”标语事件,香飘飘近日销量大涨,股价也一度飙升。不过,香飘飘“讽日”标语后续被指出是摆拍,也引来了质疑。对此,网络大V胡锡进评论道:“消费、愚弄公众的爱国情怀,非常值得商榷。”
“讽日”事件为香飘飘带来泼天富贵
“五一”假期期间,有网友晒出在日本某商店销售的香飘飘旗下MECO果汁茶产品上印有嘲讽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的标语,内容包括“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请日本政客把核污水喝了”“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
事件曝光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立刻买,支持”“让香飘飘再绕地球几圈”,也有人质疑“是营销手段”,还有网友对此回复称“知道是营销,但就吃这一套。”
对于引发的热议,5月4日,香飘飘官方微博仅用9个字回应了讽日事件:“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据报道,5月5日凌晨,又有网友拍到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拉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的横幅现身机场,为赴日回国员工举牌接机。
上述事件是否引发了日本政客的反思尚未可知,但对香飘飘而言,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和销量。
5月5日,香飘飘直播间上架“讽日”事件同款产品。销售信息显示,MECO果汁茶已售2.7万单,月销量上涨超4倍,回头客21万。店铺直播日销售额由原来的2500元暴涨至100万元,涨幅高达400倍。香飘飘总裁杨冬云在直播间还表示对好样员工奖励10万元,并捐出直播当晚8时至24时的所有直播收入给环保基金会。
5月6日,香飘飘股价开盘后大幅高开,收盘封死涨停,报19.21元,市值78.9亿元。5月7日,香飘飘股价接着上涨,截至当日收盘,香飘飘股价为19.43元,涨幅为1.15%,市值达到79.81亿元。
不过,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有多名网友指出,香飘飘“讽日”事件实为摆拍。有IP在日本的网友表示是假的,“商家说从来没卖过(这款杯套奶茶)”,并附上与“讽日”事件视频中货架商品高度重合的图片,且大久保只有一家京和商店。
另一名IP同为日本的留学生网友称自己6日专门前往商店,发现货架上并没有杯套,老板说“业务员来摆拍一下然后就下架收走了”,还表示“物产店只有中国人开,日本不开物产店”。
此外,还有网友提出,该商场货架标签均为中文,可见是面向华人而非日本人,带杯套的奶茶也只有几个,怀疑是自导自演的摆拍。在香飘飘的直播间,弹幕也有网友提出了“自导自演”的质疑,香飘飘直播间主播表示“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清者自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香飘飘投资者热线相关人员表示:“这不是公司主动去做的一个行为,是员工个人行为,公司已关注到此情况,目前想做好消费者的一个沟通和服务工作。”
针对该事件,网络大V胡锡进于5月6日晚间发表了评论:该品牌涉嫌用“员工个人行为”的摆拍制造噱头,消费、愚弄公众的爱国情怀,非常值得商榷……拿一个杯套摆拍,冒充在日本店里销售,假装“硬杠”,这涉嫌出于商业利益欺骗国内消费者,严重有违商业道德。说实话,这种摆拍与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没多大区别。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此次关于MECO果汁茶事件,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挑战,需要谨慎处理品牌传播和市场沟通策略。
热搜风波下,香飘飘经营难题仍未解
2024年一季度,香飘飘依旧延续了增长态势。根据其4月17日晚间发布的一季报财报,其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万元,同比增长331.26%;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入增加所致。
而在2023年,香飘飘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年的业绩下滑,重回正向增长轨道。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36.25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31.04%。
看上去,香飘飘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对比以往财报会发现,其业绩表现还不及疫情前的2019年。2023年,香飘飘的核心冲泡业务营收26.86亿元,低于2019年的29.36亿元;即饮业务营收尽管比2022年同期大幅增长41.16%,达到9.01亿元,但仍不及2019年的10.05亿元营收水平。市值方面,香飘飘目前79.81亿元的市值,也较其近140亿元的巅峰相去甚远。
香飘飘最深层的焦虑在于,如何调整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场景与习惯。就像外卖的崛起冲击了方便面,香飘飘冲泡奶茶的“失宠”,很大程度上让位于疯狂膨胀的现制茶饮行业。
根据浙商证券的统计,国内目前现制茶饮门店已经超过38万家,已经遍布一二线及下沉市场,再加上外卖业务的普及,香飘飘冲泡和即饮产品曾经引以为傲的“便捷”属性,早已名存实亡。
此外,香飘飘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也一直为人诟病。财报显示,香飘飘在推广上一向很舍得投入。2019年-2023年,香飘飘的销售费用分别约为9.67亿元、7.14亿元、7.4亿元、5.61亿元和8.6亿元,是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79倍、1.99倍、3.32倍、2.62倍、3.07倍;而研发费用方面,公司2019年-2023年的研发分别投入了3102.54万元、2342.29万元、2804.76万元、2830.6万元和3260.08万元,仅占同期销售费用约3.2%、3.2%、3.8%、5%、3.8%。今年一季度,香飘飘的销售费用为1.74亿元,同比下降4.43%,约为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9倍、研发费用的23.17倍。
在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看来,香飘飘在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塑造等方面面临强劲对手,香飘飘如今缺少的是一个能够引爆市场的大单品。
主持人|李志文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北京商报、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商报、胡锡进微博、香飘飘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