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工作要被AI替代了,那现在该怎么搞教育?

图片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伊各义
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掀起新一轮科技变革与行业变革的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可以根据议题设定来写作业、写论文、制作视频……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正在加速职业替代。那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教育将要发生哪些改变?被人工智能重塑的教育魔盒,一旦打开了盖子,又会如何影响未来?
01| 。“通用人工智能”将倒逼教育改革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在许多领域形成了颠覆式的影响:10秒做出一个网站,60秒做出一个弹球游戏……OpenAI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通过快速文本提示,可以创建“逼真”和“富有想象力”的视频,AI正逐渐理解和模拟运动中的物理世界。
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成就绝不会局限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领域,这是人类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显示机器已经完全有了在认知方式上与人类极其类似、在效率上却远超人类的认知能力,甚至有专家表示,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门槛上,只需要一两年,我们就能拥有“通用人工智能”。
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简单说就是一种可以匹敌人类智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通用智能,它能自主完成几乎所有人类能够完成的复杂任务。换句话说,如果搭配上有相当灵活性的机械装置,“通用人工智能”就能胜任几乎所有人类的工作。因此,“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将不再只是为人类发展增添一种新技术,而是对人类各项能力的全面替代。
AI大模型的本质改变在于真正模拟了人类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大数据、大训练形成的大模型更加接近人类的智慧。按照业内的预测,GTP-4从7岁幼童的心智,很快就能发展到18岁优等生的能力。
即使按照一些不很激进的专家预测,“通用人工智能”会在十年左右出现,也就是说,今天在校的小学生到大学毕业时,绝大多数职业都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即使按照最保守的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在二十多年后出现,这几年出生的一代人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那么,我们的孩子学哪个专业才不会失业,才不会被替代?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职业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升学、谋生而接受教育的观念早晚会面临挑战。那又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对教育进行改革升级呢?
02| 。反转课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该如何引入教育领域?不妨让ChatGPT自己来说说。
对于“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这个问题,ChatGPT的回答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提供在线学习资源:ChatGPT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种交互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指导。支持学生自主学习:ChatGPT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改善教学方式:ChatGPT可以为教师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方式。例如,ChatGPT可以提供自动评分、语音识别等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口语表达能力。”
图片
当ChatGPT已经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的各类知识性问题,教学思路就要率先改变,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个工具,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这种变化在国内已初露端倪,在四川省平武县旧堡羌族乡中心小学,老师使用教育城域网络和智慧白板,可以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小学数学课程《平移和旋转》教学与大模型结合起来。
过去的课堂是教师主导,教师问,学生答。但现在的课堂反了过来,由学生提问,大模型回答——“教学楼里有什么东西是平移的?家里有什么东西是旋转的?公园里有什么设施是旋转的?”学生们的提问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而大模型的回答则能精准对应,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都在强调的教育理念,ChatGPT强大的数据基础和自主性的使用方式,能将教育多样化进行到底,让学生获得私人定制式的教育产品。学生将更有条件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进而建立自己的私人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在这些场景中,数据信息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表现和进度自动调整内容和难度,从而达到学习过程的自适应。
比如,ChatGPT可以根据学生喜好挖掘并推荐阅读资料,建立私人数字图书馆;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发展规划师,提供个性化的人生规划、创建时间表、生成任务清单,为制定学习计划提供策略和建议;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潜在职业选择和相关工作资源信息,及时更新岗位名额变动信息。
03 | 。还有什么是人工智能没法教的
使用多了或许会发现,ChatGPT并非无所不知。比如,ChatGPT会非常自然地回答诸如“诸葛亮是如何打败秦始皇的”这样的问题,并给出错误且荒谬的答案,可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目前的ChatGPT仍然难以充分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样的事实性错误也会误导学生。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这也是单靠人工智能所教不会的。
人工智能对教育提出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人机共生环境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组织信息、形成自我认知能力。以读写能力培养为例,过去,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百科全书里查找信息,并相信这些信息是准确和真实的。现在,互联网会给出上百万个答案,没有人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或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技术允许人们搜索和获取的知识越多,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处理模棱两可信息的能力就越重要。
面向未来的教育,一方面,语言能力、情感能力等机器尚不可替代,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仍没有改变,人文、科技、数学知识依然重要,因为其中蕴含了大量价值判断、思维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一方面,学习将更多样化、更充满想象力。就如同汽车、飞机等,能帮助身体残疾的人实现全球旅行一样,有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一个普通人也能通过人工智能新工具,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创造力。为了创新而学,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指向。而创新需要多样的大脑、理解的环境和突破的能力,教育也会更多聚焦于人的创造力的培养。
04 | 。培养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2023年已经有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开始感到了威胁,如室内设计师、动画师,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都能做得比人类更好,更有效率,而且可以不厌其烦地修改,不知疲倦,不要报酬,因此这些行业裁员都很严重;而今年开年仅两个月,就传出了不少IT大厂大量裁减程序员的消息,前两年还比较热门的程序员工作,到今年初已经迅速降温,因为写代码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只有方向性的创新人才还能在IT行业继续发展。
传统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基础技能,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纯技能型的工作会被自动化和机器所代替。过去依靠大量知识的记忆和重复性的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标准化人才,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急剧转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个性化、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合作与沟通、适应变化、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等人类所独有的智能特质,这些是人工智能难以学会的。所以,教育需要培养会用、善用、妙用人工智能的人。
这类人才至少具备三种能力:一是高阶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变得愈发重要。二是更强的信息甄别能力,有较强的信息筛选、评估和整合能力,能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高效使用智能工具的能力。能与智能技术共同解决问题、进行决策,以形成和谐、高效、可持续的人机协作关系。
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培养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基本技能,这无疑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长远之计。同时,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参与人才培养,也能够快速弥补当前的人才缺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