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枫丨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一千个维吉尔

图片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坊间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属于不知不觉就学会重复,却又不知从何处学得的那类“无主”格言。这句话既然提到哈姆雷特,就有可能来自英文世界。但将此句倒译成英文,掷入国际搜索引擎,却发现很多网站将其判为“一句著名的亚洲谚语”,甚至会直接定性为“一句中文格言”。鉴于中文网络上密布带着洋味儿的假名言、伪警句(“柏拉图说:不要暧昧,我必生死相依”),所以有学者认为“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国人炮制出的“山寨版英谚”。
在2022年出版的《名言侦探》一书中,作者杨健先生对这句流行语的来源做了一番追踪,并检出了一条重要线索。1957年8月出版的《哲学研究》第4期,刊登了朱光潜(1897-1986)的名作《论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这是朱光潜对此前若干位学者对他有组织的学术围攻做出的回应。该文第三部分题为《我现在美学观点的说明》,谈到美有没有客观标准、审美差异性等问题。朱光潜提到,审美趣味的差异受到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族和阶级,以及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此之后,便说:
就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并且同一阶级的人们对于同一文艺作品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孟列德”,这句话不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不但如此,就是同一个人对于同一文艺作品在不同的时候所体会到的广度和深度也不能完全一致,如果这个人在学问和思想上是在发展的话。这就是文艺趣味上的差异性。(《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第31页)
这篇论文在1957年初次发表时,朱光潜写的人名是“哈孟列德”,这是他长期习惯使用的译名。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第一版)等书中,他就用“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这个说法,并注出英文(Hamlet)。《论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这篇论文很快被收入一些论文集,比如朱光潜自己选编的《美学批判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8)、由《文艺报》编辑部编辑的《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1959),都保持了“哈孟列德”这个译名。朱光潜的著作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印行,新版往往将“哈孟列德”直接改成“哈姆雷特”。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朱光潜全集》第五卷中,编者就将这篇论文中的“一千个哈孟列德”径改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改动,方便了译名的统一,但也模糊了这句格言最初问世时的本来面貌。
图片
刊有朱光潜论文的《哲学研究》杂志截图。
在朱光潜1957年的论文中,最先出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证明这句话必定创作于互联网诞生之前。朱光潜在老一代学者中,尤精于西方文学、文艺学和美学,他的引用方式已显示这是一句固定的成语,并非我们想象的乃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杨健先生在《名言侦探》一书中继续追索,认为朱光潜引文的来源可能是苏联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第151-153页)。但杨健先生引用的别林斯基的具体文句,意思虽相似,但具体表述中完全看不到“一千个哈姆雷特”等关键的语言要素。所以,朱光潜所依据的,必有其他来源。
我在西方文献中能检索到、与这句中式格言意思最接近,而且作者身份确定无疑的英文语句,出自美国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在他1841年出版的《随笔第一集》(Essays: First Series)中,有一文题为《精神法则》(“Spiritual Laws”),谈到阅读和解释,有如下几句:
我们能看到或获得的,难道不就是我们自己吗?你已观察到技艺高超的读者阅读维吉尔。好,那位作者对一千个人来说就是一千本书(Well, that author is a thousand books to a thousand persons)。双手拿着书,竭尽全力去读;我发现的东西,你不会发现。
爱默生这里提到,维吉尔对一千个人来说就是一千本书。如果我对这句话稍作格言化处理,就会变成“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维吉尔”。“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中式格言,极有可能是朱光潜依照爱默生这一句而制作,因为两句话的主要思想、基本句式和语言细节(两次重复数字“一千”)都完全对应。
朱光潜与爱默生有何关联?王蔚女士熟谙朱光潜著作,她告诉我朱光潜刚好在1957年也翻译了爱默生《论艺术》一文,刊登在《译文》1957年2月号。爱默生在《论艺术》中表达了一个观点,对于当时正被围攻的朱光潜来说,不啻为一个强有力的援助。爱默生说,我们必须自身携带美,否则就不能在世界里找到美。朱光潜在译文后面,撰写了约1500字的“译后记”,特地引用了这个观点,认为爱默生“肯定了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对于美仅在心的主观唯心论和美仅在物的机械唯物论,都是很有力的纠正”(安徽教育出版社《朱光潜全集》第20卷,112页)。爱默生的观点与朱光潜同年出版的《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的核心意思完全一致,也许朱光潜翻译这篇文章的原因正在此。巧合的是,这篇《论艺术》与《精神法则》都收在爱默生《随笔第一集》中。《论艺术》的译文与朱光潜美学论战的回应文章(也就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的诞生地)都是1957年发表,都围绕艺术和美学的话题,而且都与爱默生有关。有理由相信朱光潜在1956或1957年集中阅读(或重读)了爱默生这本书。
图片
爱默生在《精神法则》一文中提到,维吉尔对一千个人来说就是一千本书。
爱默生在《随笔第一集》中多次拿哈姆雷特举例,而且经常用到“一千”的说法。简单检索一下,单单《精神法则》一篇,除了上面引用的“一千个人”“一千本书”之外,还有三处分别提到“一千件其他东西”“一千个人”和“在一千个地方”。爱默生的名文《依自不依他》(“Self-Reliance”)也收录在这本书中,文中同样三次出现“一千”这个字。朱光潜在1957年读这本文集时,密集遭遇“一千个”的表述,想必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至此,“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桩案子也许可以告破了。大致推理过程如下。1957年2月,朱光潜翻译的爱默生《论艺术》一文刊登。在翻译过程中,他也同时在撰写《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这篇论文。朱光潜可能顺便阅读了,或重读了爱默生此集中的其他文章。在读到《精神法则》时,爱默生谈到维吉尔对一千个读者就意味着一千本书,这句话表明不同读者对同一著作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可能给朱光潜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同时期撰写的美学文章中,当开始讨论审美差异问题时,朱光潜不觉想到刚刚读过的爱默生的表述。或许因为记忆偏差,或许因为维吉尔不及莎士比亚那样家喻户晓,所以朱光潜用他更熟悉的莎剧《哈孟列德》替代了维吉尔。因为原句出自爱默生,所以朱光潜使用了引号,表示此句自有出处。从此,中文世界里就诞生了这句名言。
1980年代之后,朱光潜的著作出了新版。当时的编辑对原文的旧译名进行了不甚专业的更新,于是“一千个哈孟列德”就变成更加醒目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之后,这句由美学大家误译的名言,开始风靡简体中文世界。王蔚提出,1981年出版的《艺术概论》一书引用了此句。因此书是当时的高校教材,读者众多,可能是这句名言广为传播的重要节点。此外,高尔泰在1982年出版的《论美》一书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两本书或能代表文艺学和美学界开始传播这句名言的重要窗口。以上就是目前我能推导出的从“一千个维吉尔”,到“一千个哈孟列德”,最终变成“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大致过程。
朱光潜在1957年以误译的方式发明了这句格言,本意是要强调不同人在审美趣味方面的显著差异,也就是下面这句西谚所说的意思:个人的品位和偏好实在不必争论(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但在当下的中文世界中,这句格言的引用已泛滥成灾,并且溢出了朱光潜所论的美学范围,扩张到了更广阔的文本解读和文学批评领域。我发现,最爱不假思索地念诵“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人,大概率是抛售那些荒唐、任意、不靠谱解读的读者。这句话已变成不负责任的读者和拙劣的批评家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已变成理屈词穷的信号。对“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滥用,实际上是宣称一切解读都没有差别,一切解读都天然正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的解读再离谱,你也没有权利来评判我,而你的解读再合理,我也有权利去唾弃你。最后,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势必会导致一种解读的虚假民主,一种有悖常理、病态的平等主义。这绝对是朱光潜先生当年未曾预料的景象。
(王蔚女士提供了有关朱光潜著作的多种资料,谨致谢忱。)
高峰枫
责编 刘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