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三十载,让向上向善好风尚浸润申城

一帧帧暖人心的画面、一个个充满大爱的名字,流淌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30年。
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新一届上海市“慈善之星”获得者之一、爱心人士俞庆榕聆听着慈善代表的故事,也正延续自己的大爱故事。虹口区某处十字路口正打造高品质文化会客厅,俞庆榕无偿支出近30万元,承担美育课组织费用和文化会客厅运营,为居民提供“社区里的大师美育课”。
公益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神品格的充分彰显。三十年来,上海慈善事业不断开拓创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从解困济贫向助引人生之路、净化心灵相结合。不变的是,坚守公益初心,弘扬慈善文化,持续擦亮上海慈善品牌。
“做慈善,就像一场接力跑。传递接力棒的同时,慈善观念、慈善资源也在不断汇聚。让向上向善的好风尚无处不在。”慈善代表们这样分享。
拓新:供需互动,精准匹配
时代发展,慈善需求更加多元。上海立足区域实际,拓展慈善渠道、创新慈善方式。
闵行区的孤独症援助关爱工作,缘起于一次调研。彼时,孤独症人群的帮扶政策相对匮乏,帮扶内容零散,覆盖面远不够。
六年探索,慈善力量和政府帮扶政策加强衔接,相互补充。闵行区已形成一批援助帮扶政策,建设起一套实体服务平台,并设立慈善专项基金,由专家团队赋能,构建起一系列服务标准和指引,打造出一系列公益品牌活动,基本形成孤独症援助关爱体系。“我们帮助了孤独症儿童家庭走出困境,更带动全社会了解关爱‘星星的孩子’,彰显城市温度。”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会长祝学军介绍。
模式创新,保障慈善人人可为,处处可为。上海柘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陆仁军带领企业担起社会责任,参加孝亲敬老、百企联百村等活动。
奉贤农村,纯老家庭、空巢以及独居老人不在少数,且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奉贤区政府探索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这一新型养老模式。2018年起,陆仁军的公司就积极响应,为“四堂间”项目点捐赠购置空调及建设活动中心、老人用餐点等。
去年,柘中集团参与市慈善基金会孝亲敬老项目,计划在柘林镇每个村落捐建一座村级老年护理点,以提供更贴近乡村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目前,首批3家村级老年护理点陆续完成建设装修,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田园环境中享受幸福晚年。
基层社区最贴近市民群众,是家门口的“慈善阵地”。近年来,上海以慈善超市、社区基金会为平台,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慈善服务。全市现有232家慈善超市、89家社区基金会、3200多个分布在街镇居村委的捐助站点。由此助力实现:动态掌握困难群众在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方面的需求,引导公益慈善资源向社区流动,促进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接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99岁老人蒋孔悌,家中有个“百宝箱”。里头除了捐赠票据、证书,还有相册和厚厚一叠信函。现场,老人的女儿蒋新跃分享:父母二老邀请受助学生来家里吃饭,缓解孩子思乡之情;还瞒着子女,搭乘地铁,到临港上海海洋大学看望结对的学生,并购买37件羊毛衫送到孩子们手中。“他对孩子们的唯一要求是把毕业证复印件寄给我们留个纪念。”
老人如数家珍:2013年毕业的邓燕,回到家乡在四川凉山州财政局工作,家庭条件得到改善,她入了党,还给我们寄来家乡的苹果;今年马上毕业的学生魏仁杰,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研到南京理工大学深造。
“就像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取得优异成绩,别提多高兴。”老人说,也许大家觉得他在付出,但事实上他也被温暖着,每个孩子能自信成长,这让他晚年感到无比满足。
胡晓敏曾是一个慈善受助人,如今她成了一个资助者。工作后,她决定把这份沉甸甸的恩情传承下去。“这些年,我和家人先后资助了三名学生。”助学期间,除了每年定期捐款,她和受助孩子保持联系,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现在,每年去基金会的时候会带上我的孩子,也希望她们能跟着我们把爱心传承之路走下去。”     
  作者:王宛艺
文:本报记者 王宛艺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