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半夏引》研讨会在杭举行,从宁波帮的故事折射近代药业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紫懿
5月7日,长篇小说《半夏引》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宁波市文联、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主办。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叶彤,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波,宁波市江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斌,北京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荣荣、钟求是,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玥,浙江大学教授陈力君,宁波大学教授、宁波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志刚,《半夏引》作者天涯等嘉宾出席,会议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潘玉凤主持。
图片
研讨会现场
长篇小说《半夏引》是一部书写近代药商发展历程的作品,挖掘中医药文化和商帮文化,演绎生逢乱世的药商的拳拳家国情怀。小说以日常习见的中药“半夏”为引子,展现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宁波冯家药号两代掌门人及其身边人的命运沉浮。
会议现场,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波致欢迎词,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致辞,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叶彤祝贺新书出版。
图片
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赵波
赵波在致辞中说:《半夏引》的底色是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和浙江特色商帮文化,可以说,这是以读者更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展现优秀地域文化,唤醒人们对此的认知和自信。这是一本大书,因为它的灵魂是家国情怀;是一本厚书,因为它的底色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本轻书,因为读起来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更是一本好书,需要让它走上更多人的书架和案头、认知和心灵。今天,在我们迈向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的征程中,正需要更多像《半夏引》这样的文学作品来挖掘中华大地不同地域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图片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杨劲
杨劲讲:宁波是充满着故事、充满着文学积淀的一座城市,这些年我们围绕着宁波历史和文化的本土资源进行文学创作和挖掘,做了不少的尝试。这次《半夏引》这部作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天涯很好地挖掘了宁波药商,以及和药商相关联的药行街所连带的一系列的故事,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学创作和加工。同时,这部作品又有它应有的文学高度,它把药商行业和家国情怀做了很好的链接。
图片
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叶彤
叶彤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宁波帮是宁波的优势,也是浙江的优势;宁波帮精神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要指示2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40周年。
值此重要节点,以宁波药帮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半夏引》正式出版,恰逢其时、意义特殊。相信《半夏引》的问世,对弘扬浙江的宁波帮精神、弘扬中华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将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图片
《半夏引》作者 天涯
作家天涯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情况,她说:《半夏引》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消化完所有的资料,确定了这部作品的基调是忠义与成长,是家国情怀。这部作品也是我在艺术上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让人物在真实的时代背景里穿梭,并与之发生关联,使作品更有可读性和历史的纵深感。
研讨现场,与会专家分别从各自的领域解读了该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如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钟求是所称赞的:这段宁波药商冯家跌宕起伏、艰难拼博的故事,是对一段近代历史的有效挖掘,期间伴随着年代风云和岁月变迁,使得小说具有较为阔大的叙事背景。作者对当时的相关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细节等,用心进行了资料储备,尤其对医药知识、行商历史做了很深的功课准备。小说以宁波、上海为叙事地域,跨越数十年时间,同时人物登场众多,情节丰富多样,搭建了能够展示药商历史的结构。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玥教授将《半夏引》概括为四个融通,第一个融通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融通,第二个是从家族到国族与民族的融通,第三个融通是从行业产业到事业与志业的融通,比如投身革命的冯家少爷。第四是善与义的融通,比如冯家药号的经商之道是行善的,这是它的根本原则,也是它能够历经各种波折、各种劫难始终不倒的内在精神支撑。
图片
现场书影
会议尾声,宁波市江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文斌说: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对我们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意见。
一部《半夏引》,半个宁波帮。《半夏引》中涵盖了历史、药业、风俗、地理等人文因素,以文学特有方式,于无声处展示了地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