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达达阿姨逛中国丨意长意短

图片
达达阿姨在桂林。作者供图
意大利人没老没小,达达芳龄七十多岁,我老是听见她七岁的孙女在楼下直呼其名,大喊大叫:“达达,下来玩儿啊。”我们中国人却忍不住要在名字后面加个阿姨、奶奶什么的。我二十多年前认识达达阿姨时,她老是感叹:年老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我现在和她当时年纪相仿,也感觉到了岁月的沉重,经常会说一句口头禅:我拖着古老的腰身向前挣扎……用意大利语说是彼得拉克的调调。达达房子很大,无边无际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十字绣,有两条红色的鱼舒展地在画面上游动,上面写着“年年有鱼”,然而她并不认得自己绣的汉字。我又跟她解释了意思,她撇撇嘴说:“我不吃鱼。”
达达的一生是挑食的一生,不吃肉和海鲜,但也不是全素,偶尔也会吃生牛肉、生火腿。我看她绣中国文化主题的十字绣,就顺手给她买了梅兰竹菊主题,一共四幅,还跟她耐心翻译了说明书,她兴高采烈地绣了起来。我上次去意大利,顺道去看望她,当时正赶上F1比赛。我们坐在她在摩纳哥的游艇上,我无比兴奋地看着那些车手以两百多公里的时速嗡嗡开过,解说员声嘶力竭在讲解,对面看台上也全是人。达达背对着赛道在那里绣竹子,上面的汉字是:风月摇竹影。意境如何,她一定也不明就里。
最近几年,达达总是说,死前一定要去看看桂林。她是热那亚人,貌似那里的人特别不忌讳死亡,她热衷于上坟,每周去墓地里探望已故的父母。有一次还严肃地说要留一笔钱给孙女,让她在几十年后家里的墓地到期时去续费。她向死而生,总是想着死前不要留什么遗憾,有什么念想尽快就实现。桂林的确迷人,她看了很多风光片,里面有鱼鹰捕鱼,起伏的山水上笼罩的烟雾,和意大利的晴天皓日、蔚蓝浩瀚的大海相比,没有什么地方比那里更具东方韵致。她已经去过了越南,但依然会担心在这个世界上会错过什么。她跟我说了很多次,我也自觉有义务带着她逛中国,就让她在我假期时来,恰好近期出台了对意大利的免签政策,她很快就决定来了。
我在重庆机场接到她和她丈夫朱里奥时,她一脸轻松。我问:“你长途旅行不累吗?”她说:“头等舱可以睡呀,跟家里睡得差不多。”不累就好,我高兴地拥抱了他们。意大利50后是在经济腾飞时期成长起来的,工作很努力,时代也没有辜负他们。老头老太太都想得开,尽量在活着时把攒的钱都花了,省的留给孩子,还要交遗产税。不过,其他事儿他们也想得开,与时俱进,并没有太怀旧。有一次,达达阿姨参加了同事女儿的同性婚礼,回来感叹说:“现在也只有同志想结婚了。”
我请达达阿姨住在我的书房,又给她准备了她喜欢的迪士尼米老鼠图案的拖鞋,她自然很高兴。但问题出来了,我们在外面吃饭时,我发现他们已经全然不会用筷子了,他们上次来中国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儿了。我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们用手攥着筷子,怎么也捣鼓不到嘴里。我说,你都会绣花,手一定很巧,赶快学一下吧。后来的几日,四处也都没有刀叉,他们终于在勺子的帮助下自如进餐了。
我们终于到了桂林,住在阳朔,我问她有没有做攻略,知不知道壮族的婚俗,她一问三不知。我不禁想:这分明是叶公好龙嘛。又耐着性子跟她讲了《刘三姐》的故事,讲了壮族的婚俗和绣球。她说和《约婚夫妇》有些像呢。我们坐缆车上了如意峰,天公不作美,漫天大雾,前后左右什么都看不到,缆车上行,像进入了一个科幻片或恐怖片的片场。神奇的是,山上的小店铺里还有姜汤卖。我正好有些受寒,就要了一杯来喝,并解释说这叫“起死回生汤”。达达阿姨兴致勃勃站在吊桥上问:能不能看到雾啊? 照片拍出来,四处林立的孤峰一座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她和雾。
在旅游商品店里看到桂花酒卖,是本地的特产,我买了一瓶说晚上佐餐。达达是一口酒都不沾的,我给朱里奥品尝,我因为吃抗生素也没有喝。达达说:“是好酒吗?我老头子还想留着呢,别给毒死了。”我说:“你老头子还给我吃过期的阿司匹林呢。”朱里奥是个医生,总是备着各种药品。达达阿姨很爱她丈夫,也时时表达出来。讲到彝族的婚俗时,她说要把朱里奥抢回家,讲到壮族的婚俗时就说不好,绣球丢错了怎么办,不够保险。他们十六岁就开始交往,互相看着长大,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大约也是这个样子,也算是旧时代的爱情了,不受新时代干扰。
达达阿姨是位数学老师,很擅长算账,每天晚上都要找我算账。他们没有支付宝,也没有微信,我就先付了各种费用。晚上我感冒加重,恨不得马上躺到被窝里,达达总是来让我把支付宝上的开销说一遍,我用沙哑的声音一条条念给她:糖葫芦15元、起死回生汤10元……资产阶级的消费观是我一直没搞明白的事儿。我先前在她家里,看着她戴着老花镜在补袜子,家里还有小时工在熨衣服、补衣服,就感觉很神奇。后来我和学生在念意大利二十世纪女作家娜塔莉娅·金兹伯格的小说,里面有个资产阶级女性,住别墅,有管家、厨娘的那种,也热衷于补袜子。我们学生也很不解。我说意大利纺织业挺发达的,不应该是袜子质量不好,那大概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而且他们为省钱感到荣耀。
旅游结束时,达达阿姨说,最难忘的还是桂林的山水,很神秘,总感觉在那些山中间有神仙,最好吃的还是你在家里烙的葱花饼。达达阿姨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她的胃却只属于热那亚,热那亚最普及的食品就是洋葱烤饼(focaccia),是在托盘里抹上油,把发好的柔软面团铺上去,上面放上切成丝的洋葱、大颗的粗盐和橄榄油。我想起我母亲也差不多,日子定然也离不开手擀面和锅盔。一个人经历千山万水,其实不一定能进入到那些差异中去,大多还是会把故乡带在身上,待在一个舒适区。我是谁,只有在离开时才会凸显出来。我想起了前些日子读的段义孚,还有他钻研的“空间”与“地方”,空间是开放的、会带来风险,而地方是熟悉、安全的,可能会很无聊,还好我们有地理的,也有心灵的空间可以探索。
陈英
责编 邢人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