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来,美国经济信心指数首次下降!这是否表明衰退要来了?

美国经济信心指数由今年3月份的29,降至4月份的20,并且是最近12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提到:24%的美国受访者依然认为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很好的、良好的。
图片
大约32%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经济环境属于中间位置,既不算很好,也不算特别差。认为美国经济环境很差的受访者比例扩大至44%。如果不是三个选项,而是只有两个,即“好转、恶化”。
67%的受访者选择了“美国经济正在恶化”,与前一月的63%相比,认为美国经济愈加不堪的人口比例扩大了4个百分点。而认为美国经济持续好转的受访者比例由3月份的33%,降低至29%。
小知识:67%的受访者认为在恶化,29%的受访者给出好转的评价,两者合计后为什么不等于100%呢?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受访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是拒绝对这个敏感话题给出答案。
美国,现在很矛盾
一方面是失业率依然处在低位,失业人口数量低于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另一方面则是美国企业裁员现象愈加频繁。以4月份的新增就业岗位为例,增量主要来自“专业和商业服务、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
请注意,上述产业都是服务业!在美国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口收入较高,物资价格不算很高,但加上“人类双手赋予的服务”后,物价就变得奇高无比。这些高利润行业,吸引了大量人口。
图片
服务类商品,通常被归为“不可贸易品”,可以内卷。只是这个“卷”,不是将物价拉低,而是抬高。而实物类商品,例如粮食、石油、手机、汽车、服装等属于“可贸易品”,即能进出口。
可贸易物品是能广泛参与国际贸易的,在不考虑贸易保护主义,关税、保险费、供需差异、企业利润等因素背景下,各国境内的实物商品价格趋近一致,不会像不可贸易品的价格差距悬殊。
换言之,可贸易品的生产、扩大和可持续发展高度依赖自身的竞争力。在高成本的影响下,美国很多制造业企业、高科技企业被迫裁员,使得4月份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想发展制造业,产业回归被定为美国国家战略,大量空缺岗位等待着美国失业人员的关注。但服务业给出的薪酬更高,美国人希望进入到这些高利润行业,无视制造业对工人的需求。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葩现象:美国空缺的就业岗位数量超过900万,而失业人口数量却只有600多万。这些人都想继续工作,但大多数人看不上制造业岗位。我国正好相反,不足的是就业岗位数量。
这是否表明,美国经济即将衰退呢?
图片
南生给出的看法是“否”,即美国GDP将在未来数年时间内持续创新高——两三年内,即在2026年左右,美国GDP将实现30万亿美元的突破。理由之一是:GDP犹如一个小姑娘,是可以任人打扮的。
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的经济分析人士几乎都说过这句话,大家都知道:GDP是计算出来的,是按市场价格衡量的,是按特定规则统计出来的。规则是可以不断修改的,物价是可以持续提升的……
美国在实体经济领域早已被中国赶超,他们的优势是服务业。中国人口众多,对服务高收费的理念还未建立,大多数老百姓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医院、高铁、公交、地铁、水利、电力等公共服务。
都应该由国家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不能轻易涨价,而私营企业从事的“理发、餐饮、开锁、文化或体育”等不具有高科技属性,也不能高收费。这就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远低于美国,那GDP又如何超越呢?
看过这样的新闻:某开锁师傅1分钟内就打开房门了,房主很生气,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要收费100元,于是拒绝支付费用。在很多人的脑子里,这种服务类技术就应该低收费,甚至是不收费。
还比如阅读南生文章的网友,绝大多数都没有打赏、付费阅读的习惯。在他们的认知里,坐在电脑前打几个字,形成一篇文章,这很费力气吗,这有什么技术含量呢?
给出美国经济在未来数年不可能衰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经济刚刚进入到“新的发展周期”。周期性的增长、衰退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1990年之前的数年时间是一个周期。
1991年深度衰退,1992年至1999年又是一个周期,2000年衰退;2001年至2007年是一个周期,2008年和2009年衰退;2010年至2019年又是一个周期,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深度衰退。
图片
现在,美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上行周期内,预计未来数年的“年度平均增长率在2左右,峰值可接近、达到或超过3%”。例如2023年,美国经济就实现了2.9%的实质性增长。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