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伴竹马,乌梅消暑长

图片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暮春时节,我从绿叶里探出脑袋,极娇俏,羞涩地蒙着一层细细软软的绒毛,沁着雨露,鲜嫩欲滴,让人看着就想咬上一口——可不能真咬哦!因为我可以让你们一入口就酸掉腮帮子。
知道我是谁了吗?
我就是张震笔下“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去。”、晏殊词中“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赶走春天的——青梅!
图片
古往今来我带给大家舌尖上的享受,获得大家的钟爱!《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最为华丽铺陈,却内里刀光剑影的一段文字大概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怎么想到青梅煮酒的呢?因为他想到了望梅止渴的往事。在望梅止渴的故事里,青梅甘酸可以解渴。曹操青梅煮酒时,“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搭配青梅,酸甜适中,想起来就好喝吧?
三国里还有孙权儿子孙亮的蜜渍梅,大概在三国时,大家就挺欣赏我的酸甜可口吧?《水浒传》里茶坊的王婆还跟西门庆念叨,要不要做个梅汤。可见在宋朝我也很受欢迎。
能得到大家的钟爱宠爱,我靠的不仅是味美,还身怀十八般武艺,让我炫一下药用价值吧!
图片
青梅味酸,具有生津止渴和开胃解郁的功效,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能够改善便秘等。《伤寒杂病论》认为,梅有止咳、止泻、止痛、止血、止渴的“五止”作用。
按药性五味,青梅属于酸味药,“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我还可以做成乌梅
这也是一味中药
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 。乌梅就是把我——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在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梅实”。又称梅实、熏梅、桔梅肉、酸梅、春梅等。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看看乌梅是如何
大显身手:
图片
敲黑板:把我当药用,请在中医师或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用!
我除了武艺高强,还是个双面俏娇娃——药食同源。
图片
图片
春天未熟,初夏时节就“梅子黄时雨”。我可是带季节性的!因此人们想出各种奇巧的方法让我在舌尖心底留下绵长的记忆,也造就了我的药食同源。如青梅酒、话梅、梅子茶、酸梅汤……流口水了吧!我来推荐几个食疗方!
青梅酒(《食物中药与便方》)
【材料】未熟青梅若干,高粱酒。
【制法】取未熟青梅若干,放置瓶中,用高粱烧酒浸泡,以浸没青梅,高出约3-6cm为度,密封1个月后即可使用,此酒越陈越好。每次使用适量或吃酒浸青梅1个。
【功效】可治疗夏季痧气,腹痛呕吐,泻痢(包括肠炎、食物中毒性胃肠病)。
图片
乌陈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5克。
【制法】陈皮、乌梅洗净,将陈皮剪碎、乌梅剪开,与普洱茶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之人。
图片
酸梅汤
【材料】 取乌梅250克,山楂150克,冰糖适量,桂花少许。
【制法】将乌梅、山楂洗净后入砂锅/搪瓷锅(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制品)加清水5000毫升,先大火煮沸,转文火煎煮约1小时,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适量,微沸后搅匀,可加桂花少许,以增色添香。
【功效】乌梅是酸的,冰糖是甜的,酸甘化阴,可用于喉咙干燥;乌梅与山楂配伍,又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
图片
是不是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千万不要被我迷倒而失去理智哦!吃太多导致牙齿酸软。还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有下面的情况:
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有消化性溃疡史或胃酸过多者,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者,菌痢、肠炎的初期,脾胃虚寒者,切记我并不适合你,请远离我。
审稿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副主任药师 彭海莹
作者:南部战区总医院主管药师 黄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