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31部队有多丧心病狂?老兵回忆:连自己人都被当作实验品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日本关东军的731部队秘密从事生化研究,导致3000多名无辜者丧生。
这些无辜丧生者不仅有中国军民,还有朝鲜民众、苏联民众,乃至“自己人”。
或许有人会问:731部队虽然穷凶极恶,但他们真的能把屠刀伸向“自己人”的脖子上吗?还真有。
图片
前不久,现年94岁的原731部队前成员清水英男,在日本长野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到他是怎样在731部队服役期间,遭到上司的恶意投毒。
另一名731少年班成员田村良雄,也于2015年有过相关回忆……
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全称是“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本部”,成立于1936年。
当时日军占领我国东北地区,为在军事上对其构成威胁的苏联军队对抗,日军高层着手研发生化武器,731部队应运而生。
731部队驻扎于哈尔滨市郊一处秘密研究所,表面上进行士兵防疫和安全供水系统的相关研究,背地里却在反复秘密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由此研发以实战为目的的生化武器。
图片
731部队人数最多时达到3000人。主要成员包括从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等高等学府召集来的医学精英,还有一些如清水英男、田村良雄这些第一至第四期的少年班队员。
在这两位老人的回忆里,他们在731部队看到了令人惨不忍睹的人体实验!
731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造令敌方士兵患上严重感染传染病的细菌炸弹,“鼠疫菌炸弹”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炸弹可以令敌方士兵或平民感染鼠疫,大部分少年班的队员工作,就是烧制收纳鼠疫菌炸弹的陶瓷容器。
这种材质经过特殊工艺和材质制作成的容器,不但能使炸弹在少量火药的引燃下爆炸,而且能被炸成絮状粉末,使得里面的鼠疫病菌能够尽可能多地散发出来。
图片
除此之外,少年队的队员还会跟着一些组长或者课题负责人进行室外实验,记录一些数据。
在少年班队员的共同回忆下,被他们称之为“马路大”的中国人(马路大在日语里就是剥掉树皮的原木),结实地绑在树桩上。
互相间隔数米,细菌炸弹会在他们的身边爆炸,清水英男、田村良雄等实验人员则记录下他们身体在感染前后所发生的变化。
到1943年前后,因为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当时731部队的研究目标从细菌炸弹转入了活体实验。
什么叫做活体实验?那就是在极寒或者极热的环境下观察“马路大”的承受能力。
图片
这些实验赤裸裸的就是“杀人游戏”,他们将俘虏赶进装甲车十几秒后,被上千度高温烧焦甚至碳化。
在冻伤实验中,把被实验者的衣服全部脱光,放置于零下几十度的野外。没过多久,就会极其痛苦地死去。
在抗日战争进行到尾声阶段时,731部队已经无法获得足够多且健康的实验对象,这支恶魔部队甚至把目标放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在清水英男、田村良雄这些少年班队员的集体回忆里,731部队仅在一次鼠疫试验中就动用9组共45名俘虏。
因为试验对象缺口较大,到1944年之后,一些少年班的队员也被自己人送上了解剖台。
图片
当时731部队第四部第一课的须藤良雄,因为不慎感染上鼠疫,已经瘦成皮包骨头,全身有无数紫色斑点,胸部也被抓伤一大块。
因为消毒水的作用,须藤良雄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半睁。为了将须藤良雄可利用程度发挥出最大,当时的课长铃木下令对其进行解剖。
手术刀刺进须藤良雄的上腹部时,这位年仅15岁的少年大喊一声“畜生”!便痛苦地死去。
清水英男则是这么回忆的,他有一次接过一个小组长送来的面包,没有多想便吃了下去。谁知吃完面包后不久,反复高烧不退,甚至一度体温达到42度,持续一个多星期才慢慢好转。
奇怪的是,当清水英男因为高烧反复不退,意识模糊之际,他发现有其他同事拿着笔和纸在自己身边像是记录着什么。
图片
等到意识清醒后,清水英男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吃的那块面包肯定被掺入其他肯定被掺入病菌。
组长之所以会让自己吃下有问题的面包,无非就是想看看731部队秘密研制的这些病菌,能否在一个训练有素身体健康的士兵体内产生反应。
他如果吃下这块面包后高烧不退,就会被视为无任何利用价值,和须藤良雄一样被推上解剖台。
但清水英男命不该绝,过了一个多星期后居然从鬼门关又回来,这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图片
“令人发指”“罄竹难书”这些词语都无法完全概括出731部队所犯下的罪行。与其说731部队的成员是人,倒不如说他们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令人震惊的是,原731部队高官们在战后的日本依然横行无忌,竟然多次出现涉嫌用病人做人体实验的案件,且造成多人死亡。
尽管这样,当清水英男、田村良雄等原先服役于731部队的老兵说出真相后,还会遭到一些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恶意抨击。
参考文献:
[1]郭丹,李光正. 一名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的忏悔和警示[N]. 新华每日电讯,2023-08-16(008). DOI:10.28870/n.cnki.nxhmr.2023.00499
[2]吴旭淼.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DOI:10.27757/d.cnki.gmdjs.2022.0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