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京津冀第三城

京津冀最没存在感的可能就是“冀人”。
北京是首都,天津是直辖市,河北——连一所境内211也没有。
论经济,2023年,北京GDP超4.37万亿,天津超1.67万亿,河北全省GDP近4.4万亿,比北京略高,但11个地级市一分,GDP最高的唐山,9133.3亿,是天津的55%,北京的21%。
唐山+石家庄双城,正好约等于天津。但两座城市分别位于京津的一北、一南,形不成合力。
提到北京,人们能想到:政治中心,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互联网大厂聚集地,大企业总部,高校,故宫、长城、胡同……
提到天津,人们能想到的是:码头,古建,名人故居,相声,小吃,北方第二大城市……
提到河北,人们能想到的是:…… ……
相对于“多头并进”的散装江苏,河北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散装”省份,结果就是石家庄、唐山互不依靠,保定、沧州、张家口向北京和天津靠拢,实打实的“散”。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第三大城市群,但在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在河北省内还缺乏足够量级,同时自带效能,具备较强的产业承接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与京津发展形成产业链互补的第三极支点,像长三角、珠三角一样形成“中心-周边”多点开花、一体化发展,既合作又竞争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河北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唐山、石家庄、保定、沧州都在激烈争夺京津冀第三极城市,特别是石家庄,正计划把自己打造的更有“魅力”。
石家庄,为什么摇滚
论GDP,石家庄这些年是要输给唐山的。
2023年,唐山市的GDP是9133.3亿元,离万亿只差两年的距离。而石家庄市的GDP只有7112.2亿元,即使再算上托管的辛集市,也只有7534.2亿元,比唐山还是少了约1600亿。
作为河北省会,石家庄不是不努力。作为全国最默默无闻梯队的省会城市,石家庄深深的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
图片
石家庄经济数据
2021年,河北省就专门发布了《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增强省会综合经济实力和吸引辐射带动功能,到2025年石家庄市经济总量力争超万亿元。
两年之后,石家庄又引发《石家庄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7年)》,把2027年的GDP目标定到了12000亿元,首位度力争达到20%。
衡量一个省会城市的强与弱,较为直观的数据指标就是经济首位度,也就是省会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2023年石家庄的首位度是16.18%,距离强省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为了增加产业吸引力,石家庄先后多次出台文件,设立总规模20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提出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构筑九大支撑平台、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但被唐山压了很多年,石家庄要“弯道超车”,必须借助于新产业、新赛道。
石家庄给自己的最新定位是“京津冀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两大龙头,2023年这两大产业分别完成营业收入1078.6亿元、1174亿元,合计占到石家庄全市GDP的31.7%,并且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吸引力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医药企业,和海康威视、远东通信、中瓷电子、京华电子、陆源科技、上海华铭、鼎瓷电子、军特电子等一批科技企业入驻。
在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产业的石家庄鹿泉经济开发区,又8个产业园是政府自建自持的,建筑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为的是“筑巢引凤”,让企业能“拎包入住”。
实际上,这几年,石家庄的GDP全国排名一直在上升,2021年为第40,2022年排到第38,去年已经到了第36。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985和211大学的省会城市,石家庄也清楚地直到吸引人才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就业、文化。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就多,自然会有更多高收入岗位吸引人才到来;而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仅能带来最直接的旅游产业收入,还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认同感。
但石家庄太年轻了,它是建国后在交通枢纽上发展起来的,比历史底蕴,在省内比不过保定、承德、邯郸,也没有土生土长的“国潮”可用,所以,石家庄只能成为《杀不死的石家庄》,在摇滚生态位竞争。
从石家庄“玩”摇滚,也可以从侧面观察到石家庄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到了“饥渴”程度。2021年3月,石家庄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2023年5月,石家庄又印发了一版《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
里面提到,“在求贤若渴不断重拳推出引才、育才、留才的政策引力下,石家庄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没有本地一流高校稳定输送人才,石家庄的发展之路可谓是难上加难,不过这也可能会让石家庄更具备“Rock Home Town”精神。
石家庄还有另一个痛:它在2010年常驻人口就超过了1000万人,但一直不是特大城市。
图片
石家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安树伟在近期的一次发言中表示,京津冀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活跃,很多问题的产生都和不太合理的城镇体系,或者说规模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京津冀在两个超大城市之外,缺乏特大城市,石家庄刚刚进入Ⅰ型大城市,从地里位置上来说,无论北京还是天津,都很难辐射到石家庄以南地区,带动冀东南地区发展只能靠石家庄,所以要把石家庄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极,打造石家庄都市圈,提升京津外围地区的接纳能力。
据说,石家庄评不上特大城市,是因为城镇化率相对较低。2023年末,石家庄全市常住总人口1123.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28%。
而北京的城镇化率为87.6%,天津为85.49%。过去十年,石家庄城镇化率只提高了16.56个百分点。
石家庄要变成真正的“国际庄”,还需要再努一把力。
唐山,寂寞的第一名
在唐山人心目中,唐山才是绝对的“河北第一城”。
从经济数据看,唐山多年来一直稳压石家庄,在全省遥遥领先。
2023年,唐山实现GDP 9133.3亿元,同比增长增长5.9%,比石家庄多了约1600亿元,是第三名的两倍多。
按照全国城市排名,唐山排第27位,它前面26个城市都是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不出意外,到2025年,唐山将会成为第27个“万亿”城市,再次创造一个的第一:一举填补东三省和河北没有万亿城市的空白。
所以,唯经济论的话,唐山才是名副其实的“京津冀第三城”。而且,唐山的常住人口比石家庄少了351万,产值总量大、人口少,就造成唐山的人均GDP比石家庄高了76.6%,碾压。
在河北人眼里,整个唐山都是“河北富人区”,甚至有人称唐山为“河北小迪拜”。
因为,在经济方面,唐山有其它河北城市不能比拟的两个优势:
一是,它家里有矿,唐山已发现的煤炭储量高达62.5亿吨;
二是,它有世界级港口,2023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4217万吨,总量稳居世界港口第二位。
不过,唐山人有自己心里难以言说的痛:石家庄是二线城市,而唐山被划为三线城市。
图片
唐山经济数据
环渤海的山东、河北、吉林三个省份,全部都是经济“双核”格局,省会城市在省内排名第二,但唯独河北的唐山被划进了三线城市。
为什么?
首先,是因为唐山的经济结构问题,唐山9133.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有51%都属于第二产业。
按照国际衡量标准,一个城市越发达,第三产业占比就越高。目前,全国维度上,第三产业占比在55%左右,唐山不如全国平均。
在京津冀城市群内对比,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0%,天津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石家庄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1.7%,唐山更没有优势。
过去10年中,整个京津冀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唐山的第三产业占比,反而比2014年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
所以,按照经济结构衡量,唐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评分不高。
其次,唐山全市的常住人口771.9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14.93万人,占比为66.7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在大城市中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唐山市辖7个市辖区、4个县、3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如果单独看唐山市区,常驻人口还不到300万,比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差了不止一档。
近年来,唐山也在寻找工业之外的增长极。2023年6月,唐山颁发了《唐山市加快建设旅游强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聚力完善周末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服务体系、环境体系、政策体系、营销体系等,扩大旅游消费、繁荣周末经济,打造河北周末休闲旅游示范城市”。
唐山盘点了自己手里的文化旅游资源,用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乡野打出“旅游名片”,一方面提升文旅产业收入,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为了发展旅游,唐山“揽”了很多大会,如第七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大会等,终于在2023年将旅游总收入提高至990.2亿元,逼近千亿。
图片
唐山旅游宣传
唐山人由衷认为,“唐山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都诞生在唐山。
它是曾经的北方瓷都,现在的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城。但唐山正努力把自己变成“新唐山”,把工业实景搬上秀场,在南湖做千灯会,让这个工业之城也“文艺”起来。
“京津研发、唐山产业化”,在协同京津方面,唐山既有地里位置优势,也有产业基础,但唐山要成为真正的京津冀第三城,还需要再补补工业之外的其它“各门功课”。
保定,名义上的省内第三
有石家庄、唐山在前,保定多少有点尴尬。
石家庄、唐山争京津冀副中心的时候,保定还称自己为首都“南大门”,听上去就很不够自主。
唐山是河北省内GDP第一,石家庄是省会城市,保定自己也有一个“第一”:常住人口第一,1143.72万人。
但是,在“千万人口城市”榜单上,保定经常被“除名”,因为保定辖区内包含了定州市、容城县、安新县、雄县、高阳县龙化乡这几个特殊的县市,很多机构不将这几个地区统计在内,即使以此计算,保定的常驻人口也有920余万。
人们提到保定,除了它辉煌的历史之外,觉得它似乎没什么特色,但它的历史还是给它带来了很多加分项。
比如,提到“河北三雄”,很多人会说是:石家庄、唐山、保定。
实际上,如果按照GDP排名,保定只能排第五(不含定州),在唐山、石家庄、沧州、邯郸后面。
图片
保定经济数据
在经济方面,保定主打“两张牌”:承接,特色。
“承接”,是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对接雄安新区产业布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保定全市共有42家央企在保设立公司255家,与京津合作项目499个,总投资3836.7亿元。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建筑、医疗康养、数字科技等领域。
“特色”,是指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保定提出了发展“7+18+N”现代产业体系,其中,“N”是指每个县有1-2个县域特色产业。这是因为保定在特色产业方面有底子。
抖音发布的《2023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这一年》数据报告,在全国产业带城市商品销量排名中,保定市位居全国第八位,是该项榜单中唯一上榜的北方产业带城市。
保定下面有一个白沟新城,“特色”是生产箱包,年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对外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一个高阳县,支柱产业是纺织,去年产值达55亿元,毛巾、毛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拥有2000余家电商店铺、600余家跨境电商。
还有一个满城区,是北方纸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心”,北方市场上50%的生活用纸、全国市场的1/4都来自满城。
在中国全球出口贸易中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22县中,保定独占2个,可谓是“河北小义乌”。
有这些特色产业带动,保定的“线上经济”不断壮大。除了白沟、高阳、满城区,保定蠡县有中国淘宝村11个、淘宝镇4个、电商产业基地4家,全县活跃网店1.4万余家。其中,蠡县南庄镇的方向盘把套市场占有率在全球也是TOP级别,一年的产量有1500万条。
从快递量就能看出保定的电商产业底子:2023年。保定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70亿件,快递业务量位居全省城市第一位、全国城市第19位,带动约900亿元保定产品外销。
保定的传统强项实际上是“电力”,被誉为中国电谷,电力装备领域的产业链比较完善,以电力为基础,保定又开始向新能源、储能方面发展,目前保定的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已经达到千亿级产值,集群内有约6000家企业。
保定距离北京140公里,距离天津145公里,距离石家庄125公里,这个地里位置,往好了说,处于京津-石走廊的关键位置上;往不好了说,是一个“三不靠”区域。
所以,保定在产业方面的定位是“强化自主品牌、坚持错位发展”,电力、汽车、电商是保定最核心的三个产业。
但如果要争夺京津冀第三城,目前的保定还缺乏高端产业的支撑,在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明显瓶颈。
保定有69所职业技术学校,29万职业在校生,可以提供优秀的产业工人,但对高端人才,不得不大量“引进”。
一方面,保定依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业自带的人才和技术补充,另一方面保定制定《保定市特聘专家服务管理办法》“银龄计划”“百名干部到保挂职行动”“科学家活动月”“1530”工程等方式来引进人才。
保定在很努力的提高自身承接能力来融入京津冀协同,近十年来,保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由1.72%增长至3.48%,位居河北省第一位,虽然与石家庄、唐山的差距还有点大,但也有可期的未来。
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珠三角、长三角率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大小城市融合、城市群协同的局面,京津冀则出现了“虹吸”现象。
有观点认为,河北的发展滞后就是因为“虹吸”的存在。但也有观点认为恰恰相反,河北在石家庄、唐山一带没有早早形成都市圈,自己的底子不足,承接能力不强,才加剧了资源、产业、人才流向京津,目前最理想的格局应该是:石家庄和唐山分别形成自己的小都市圈,然后不断与京津都市圈耦合,最终形成京津冀大城市群。
北京-保定-石家庄产业带、天津-唐山-秦皇岛沿海经济带正在加速发展,并出现越来越多的协同融合,未来京津冀可能会走向一个新格局,不再是塔形结构。
在历史上,河北富饶,“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人才辈出,燕赵风华、文攻武略。
现在,河北又一次处于历史的窗口期,面临自己的大变局,哪一座城市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