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写好“三书”筑牢拒腐“防火墙”

作者:李红霄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我约束,守好生活“警戒线”,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
写好“明德之书”。“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从来不缺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优秀典范。5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助人的全国道德模范、老兵刘乾坤,大爱仁心、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式好医生”周飞虎,耄耋之年仍耕耘在三尺讲坛的“最美巾帼奋斗者”黄会林……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凝聚了奋进的力量。党员干部要主动在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中明大德,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坚持在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守公德,才能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始终在严格约束个人操守行为、涵养积极健康生活情趣中守私德,才能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写好“家风之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更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南。让儿子当“中间人”,父子双双腐化堕落的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徐卫东;为达到“家族致富”目的,毫无原则地把亲情和家族利益凌驾于纪法之上的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原副主任杨兴友;开“夫妻店”合力敛财,信奉“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的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为我们敲响了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的警钟。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主动传承兴家之训、和家之规、“红廉”之风,对家人严格要求,做到警惕高一点、管教严一点,牢牢守住亲情关,严防不正家风成为贪腐“导火索”。
写好“四慎之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其言行举止都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我们要坚持以廉洁聚人,以律己服人,在建立“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防线体系中常“照镜”、勤“把脉”,践行慎独;在“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的认识中把住第一次,守牢“廉洁关”,践行慎初;在“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警示中防微杜渐、分毫不退,践行慎微;在“居必择邻,交必择友”的告诫中深思如何择友、交友,做到“远损友”“择益友”,践行慎友。主动为自己装上“防火墙”和“过滤网”,不断检修升级自身的“防御系统”,才能更好防范抵御不良人际交往带来的“病毒”和“杂质”,始终做到交往有原则、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