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掩盖的是美国的产业“无能”!

图片
上个月,中国连续来了两个美国客人,一个财长耶伦,一个国务卿布林肯。
好巧不巧,这二位不但同为政府高官,都是民主党三朝元老,而且还都出生在美国犹太家庭,前后脚访问中国的调子,更是一模一样。
布林肯、耶伦基本上是把过去几年,美国对咱们的各种闲言碎语,又搬出来复读了一遍。
不过这回呢,老菜单多了一个新花样,这就是“产能过剩”。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这是中国今天出口的新三样,现在却通通被美国人划成了“产能过剩”,甚至还被扣上威胁世界经济的大帽子。
但正如新华社所言,真正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而是美国的焦虑,在布林肯反复炒作产能过剩的背后,是美国巨大的不安。
那么,美国为何而焦虑?关注冷叔,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美国新能源产业的纠结与困局。
这些年来,从光伏发电到最后成车,美国新能源产业普遍落后于中国,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尤其是在规模最大,就业最多,价值最高的新能源造车上,美国除了特斯拉,已经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第二家企业。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乃至于美国整个汽车工业的衰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前,三大美国车企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就是年年亏损,问题重重。
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金融导致的产业空心化。
但除此之外,美国汽车业还有点像地主家的傻儿子,仗着自家资源丰富,在节能减排上一直不积极。
结果这国际上油价一上升,耗油多的美国车立马就被日本欧洲的对手给干趴下。
当然了,零几年国际油价上涨,那也是因为美国连着打了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你挑的嘛,偶像。
到最近10年,美国则几乎把当年的错误,又完美地复制了一遍。缺乏创新力和变革的动力,再次成为汽车行业的死穴。
首先是民主共和两党,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就非常分裂。
共和党向来与传统石油巨头关系密切,而这些老牌财团,对任何可能影响传统能源结构的市场变动都极为抗拒。比如著名的科赫兄弟,就长期资助反环保团队,质疑全球变暖,对新能源汽车更是没有什么好话。
图片
他们赞助的曼哈顿研究所,在2018年就拿出过一份神奇的“报告”,其中就包括:发电厂比内燃机空气污染更严重,补贴新能源会让加州损失1000亿美金,电车会加剧贫富差距等各种离奇结论。
而除了石油巨头,政治人物对新能源的抵抗更是激烈,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特朗普。
3月份,特朗普在一场造势活动上,又对着新能源汽车一顿输出,看看他用的那些词语,真就是一个放飞自我。
什么“扼杀”(kill)汽车产业,“刺杀”(assassination)工作岗位,还恐吓说外国车进口将会“血洗”(blood bath)美国。
特朗普说得惊悚,但观众却听得很过瘾。
拜石油巨头的长期灌输宣传所赐,共和党的支持者对新能源普遍存在偏见。
有民调显示,55%的共和党支持者表示,在未来10年里,都绝对不会考虑新能源汽车,而在民主党支持者和中立选民里,这个数字仅为14%和28%
当然,跟共和党相比,拜登政府的态度虽然更开放,但真论起绩效来,表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图片
从上台开始,拜登就在推广新能源,他老人家21年刚上台的时候,美国新能源渗透率为3.2%,到2023年渗透率涨到了9.3%。
看起来翻了三倍,好像还不错是吧?但要知道,同期咱们中国的渗透率,可是从14%来到了三成多,甚至在上个月(24年4月),乘用车渗透率还首次超过一半。
中国新能源卖得飞快,当然也是国产品牌足够卷。
驾驶辅助、通风加热、智慧座舱,在这几年都几乎都做成了标配,像吉利银河L7,在平价区间,甚至给副驾都安排上了按摩和显示屏。
反观拜登推新能源推不起来,一方面是共和党掣肘,另一方面也是产业政策出问题,很多配套措施都一直缺位。
最典型就是充电桩,美国人一直有长途自驾的传统,而中西部地广人稀,论充电焦虑,里程焦虑,美国司机天然就比咱们更严重。
但到目前为止,全美居然只有6.57万个充电站,18.1万个充电桩,跟中国一个月建几十万根,总量逼近千万的规模,根本就没法比。
充电桩就这么点,那美国的消费者心里也得犯嘀咕:我就是买了新能源,没地方充电不是冤大头吗?
而充电桩企业一样非常依赖规模效应,只有来充电的车辆足够多,它才有动力去扩大规模。
这等于是两边都在观望,那按理来说,这就是该政府出手的时候了。
刚上台的时候,拜登也曾拿出75亿美金,计划到2030年一共修50万个公共充电桩。
而到最近,美国的计划才完成了9.1%,您要是刨去特斯拉,就只剩下3.1%。华盛顿邮报甚至报道,两年多来实际只有4个州的7个公共充电站38个充电桩投入运营。
这美国人搞基建的效率,真是令人发指的低。
更搞笑的是,有咨询公司说,就这还得加钱,起码得500亿美元,才能完成目标。
500亿50万根充电桩,那平均单价都要10万刀,这都够买买辆顶配新能源了,冷叔都不知道这充的是电,还是黄金。
图片
相互扯皮的两党斗争,低效昂贵的公共建设,都大大拖累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更核心的汽车企业,那也能够嗅到,一股子混吃等死的味道。
美国汽车几乎就是王八躺平——憋(鳖)过一天是一天。
要知道,2008年危机的时候,小布什和奥巴马两届政府为了挽救汽车行业,可是前前后后拿出了差不多803亿美元的各种贷款和投资。
而官方提供援助,就俩条件,一是不要搞大裁员,危害就业,二是必须加紧产业升级。
因为金融海啸或许是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美国汽车技术相对落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而为了拿钱救命,那会儿美国车企可是个个拿出了新能源计划,都在国会听证会上拍着胸脯作保证,说一定能做出最有效率的新型汽车。
通用甚至还在汽车杂志上刊登了大幅广告,表示因为“产品质量低于行业标准,令人失望”,而向消费者诚挚道歉,颇有一副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样子。
结果呢,美国纳税人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是巨头的虚情假意。
美国车企除了早期为了交差,应付式推出了几款半试验车型之外,随着油价下跌,汽车市场回暖,他们的兴趣又回到了老本行身上。
在2016年,福特的CEO还语带讥讽地评价新能源,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并不想要”。
在美国老牌车企的眼中,隔壁的特斯拉只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异类,至于中国市场的日新月异,更是好像发生在遥远的外太空一样。
而就算是在油车上面,他们也同样不思进取。
在特朗普上台后,巨头们花大价钱游说国会,放松能耗标准。他们仿佛完全忘记了,当年危机的根源就是技术落后,更忘记了当时是怎么赌咒发誓,保证说要技术革命的。
再到最近几年,即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美国车企依旧在电气化上三心二意。
去年,福特将年产60万电动汽车目标和120亿美元的电池厂投资推迟,通用则是干脆放弃40万的生产目标和跟本田的低价电动车合作。
今年4月,福特又推迟了新型电动SUV、电动皮卡和新工厂的投资计划。
政策混乱、缺乏竞争、保守心态、机会主义,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结果,便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
带给一般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那就是价格迟迟降不下来。
到今年2月,美国新电动车均价要比全行业均价贵上5000美金,在5.2万美元以上,相当于人民币37万多。
以至于《华盛顿邮报》都在哀叹:电动车正在让汽车重新成为一种奢侈品。
而同样是在2月份,中国新能源却是来到了10万块的血战阶段。
比亚迪、五菱、长安、哪吒等品牌掀起的降价潮,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然,也有美国人说中国车,价格能做到这么低,不过是牺牲安全性和舒适度换来的成本缩减。比如为了卷低价,把支撑性钢结构做一半,只做主驾部分能过测试就行。华尔街日报前不久还报道过,某国产品牌的出海汽车,存在着各种质量问题。
美国人难以想象的是,中国一样有车企,能够做到降价但不降配。
图片
比如最近吉利宣布银河L6来到“998”,L7干到11万,最高降价两万五。
但即便是在10万到11万这个区间,吉利银河混动系列,照样是标配了L2辅助驾驶,高通8155芯片和多连杆,其他安全标准、三电系统、内饰配置也一点没有缩水。
可见美国对中国车低廉劣质的印象,其实大部分都还是源于偏见。
实际上,就连拥有真·航天级成本控制能力的马斯克,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中国车企早就能干掉所有外国车。
中国新能源的不断崛起,带给了美国巨大的压力。而玩不过就掀桌,也算是美国老传统,所以现在台面上的口水战,不过是为台面下的新动作做舆论准备,这才是他们屡屡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的真正动机。
不过经过最近这五六年,中国已经习惯了美国的各种高压姿态,美国再采取什么行动,都不足以让咱们感到意外和恐惧。
更关键的是,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面对产业革命,闭关锁国和逃避竞争只是自取灭亡,不要说对抗世界潮流,就是想要延缓趋势,都只是妄想。
对这一点,中国人有着刻苦铭心的苦涩记忆,甚至包括美国自己,十几年前也同样体验过底特律破产的巨大危机。  
开放市场,直面挑战,美国汽车工业还有翻盘希望,继续鸵鸟心态,或用贸易壁垒和政治力量想在盘外取胜,那也只能是在未来,不断重演着危机、救市、再危机、再救市的宿命循环。
直到救无可救,最终被时代的洪流彻底抛弃。
你对美国新能源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