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这些地方有电单车共享充电桩 扫码可用

如今,两轮电瓶车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家庭必备的车辆,对于很多人来说,骑电瓶车出行更加方便,但骑电瓶车出门,最怕骑着骑着没电。5月9日,热心市民反映,西园南路严家地新村小区外,出现了露天的电瓶车智能共享充电桩,市民可通过扫码支付进行充电。
图片
滇池路方舟大厦前的站点
来到西园南路,长约200米的电瓶车共享充电设施映入眼帘,该站点共设置7组充电桩,每组10个插口,可同时容纳70辆电瓶车充电,微信扫描充电口上方的二维码即可绑定充电。扫码发现,收费标准根据充电平均功率划分,不同的充电平均功率,收费的标准也不一样,比如0—100w为0.3元/小时,100—200w为0.4元/小时,200—300w为0.5元/小时,300—400w为0.6元/小时,400w以上为1.3元/度。进入小程序后,能查询到附近的充电站点,昆明主城区内共显示了16个充电站点。从小程序中可以看到,在距离严家地新村充电站约400米的方舟大厦前也有一个站点,现场清点发现该站点设置了9组充电桩,一共有90个充电口。
图片
滇池路方舟大厦前的站点
图片
西园南路严家地新村站点
在采访中,街头新设的共享充电桩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刚使用完共享充电桩的外卖人员李先生表示:“以前电动车骑着骑着没电了,给电瓶车充电得找维修店,现在工作途中没电了直接在这里一扫就行,确实方便很多。”市民吴女士也表示,这样的设施挺好,逛街或者办事遇到电瓶车突然没电情况下,可以直接查询充电站点,去最近的充电站点充电。
不过,也有市民对充电设施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市民张女士表示:“像这两天可能会随时下雨的情况下,就不敢使用,毕竟是露天充电,还是担心发生安全隐患。”“还是放在小区棚内充电比较有安全感,街头的话只能应应急,不会长时间充。”市民李女士说。
图片
充电桩标识显示,这些共享充电桩由广东神哥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放。拨通热线电话后了解到,目前由云南凌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运营。该公司总经理赵女士介绍,目前昆明市建站21个,共有200个充电桩,可容纳2000辆电瓶车同时充电,根据场地大小和用户需求不同,各站点安装的数量也不同。站点覆盖了董家湾北段社区、董家湾南段社区、东三环景臻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金广路法苑小区、金叶缇香爱尚小区、穿金路733号等地。其中,西园南路严家地站点、滇池路5号方舟大厦站点设置在街头,分别于3月17日、5月3日启用。另外,依据后台总系统持续观察使用数据,每辆车充满电均价在约1.5元至2.5元之间,投放的充电桩使用率达到80%。
图片
在安全性问题上,赵女士介绍:“首先,充电站建设本身的材料及工艺有严格的标准,其次,充电站所有负载接口在没有电动车及扫码开启时是没电的,系统设置充满自停,短路、断路、过热瞬间自停,并且24小时全时段监控电站运营情况并将数据反馈在手机及电脑端。同时,每个充电桩旁都配备一个灭火器,从功率、电路、安全上做了3重保护。”赵女士还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街头共享充电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也将加强对共享充电桩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充电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何梦捷
责编:李冬雨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