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来自南越国的“舞蹈手办”,你心动吗?

图片
2000多年前的一天
位于今广州的南越王宫里
正举办着一场盛大的宴会
伴随着钟磬合鸣的金玉之声
一位衣袂飘飘的女子款款走来
图片
01
下面有请南越国小姐姐
为大家表演长袖舞~
这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南越国女子
她朱唇轻启
似吟咏着悦耳的歌谣
只见她一手甩抛云袖扬至发后
一手柔和地向身后甩袖
体态婀娜、曼妙多姿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她头上梳的是向右横出的螺髻(jì)
这种发型来自岭南越族的“椎髻”习俗
“椎髻”是将头发从下往上盘
盘成下粗上尖的椎状
是岭南越族的显著特征
图片
她身着交领右衽长袖汉服
衣裙上细致地刻画着卷云纹图案
是当时最流行的纹样
她所作之舞
正是发源于楚地
在汉代最为流行的长袖舞
图片
这位2000多年前的女子
集汉、越、楚三地文化于一身
工匠将她最灵动的舞姿定格
在这件圆雕玉舞人上
使我们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
南越王宫内的觥筹交错、载歌载舞的场景
02
长袖善舞,翘袖折腰……
风靡一时的长袖舞是个什么舞?
古语有言:“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玉舞人所作的长袖舞
起源于楚舞
这种舞蹈有三大看点
舞袖
舞者手无所持,以手袖为威仪
用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
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图片
直到今天,中国古典舞剧目
依然能够看到水袖的元素
服饰
舞服一般会选用质地轻软的布料
这样,袖子才能够甩得好看
得益于南越国时期岭南纺织业的发展
玉舞人身着的舞衣
面料精细,薄如云纱
很可能是丝绸所制
舞腰
玉舞人腰的造型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楚腰
为什么说是楚腰呢?
史书中有记载,战国时期的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楚国的士大夫为此纷纷节食减肥。这便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由来。
图片
△刻纹铜匜残片 战国 河南新乡辉县出土
楚地的乐舞艺术对汉文化影响深远
汉代文学作品中
有不少描写长袖舞的名篇佳句
图片
长袖细腰的楚舞
盛行于南越国之内
从侧面反映了楚越文化的融合
03
2D→3D
来自2000多年前的“真人手办”
在各地出土的汉代玉舞人中
南越王墓的这一件
造型和舞姿都与众不同
一般玉舞人是平板线刻的
通俗来讲就是“2D版”
图片
△汉 白玉双舞人 天津博物馆藏
但这件是“3D版”
是出土汉代玉舞人中首见的圆雕作品
虽然尺寸十分“迷你”
高度和宽度都只有3.5厘米
厚度仅1厘米
在展厅里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图片
工匠却采用了立体雕刻的技法
将南越国妹子翩翩起舞的绝美瞬间
展现得淋漓尽致
翘臀、扭腰、甩袖、一回眸……
堪称是360度无死角的绝代佳人!
图片
除了这件外
汉宣帝杜陵陵区出土的
和田白玉连体玉舞人也是“3D版”
图片
△玉舞人 西汉 汉宣帝杜陵陵区出土
两位舞者并排而立
眉清目秀,风姿绰约,传神至极
这不就是2000多年前的“真人手办”嘛
所谓伊人,载歌载舞
2000多年前没有照片
南越国的工匠却用高超的技艺
把越族女子穿汉服、跳楚舞的形象
定格在了一块小小的青白玉上
不仅重现了当时的乐舞风采
更诉说着楚、汉、越
三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图片
图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
特别鸣谢丨 南越王博物院 总台广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