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华文明的宝藏地 年轻人应当了解历史

  连惠心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出席《台湾通史》(译注本)新书发布会。受访者供图
  “一春旧梦散如烟,三月桃花扑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一个多世纪前,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到浙江杭州暂游,在家书中附上这首七言绝句。“青山青史”道尽连横一生志向——要记述下完整的台湾历史,让同胞们知道,台湾原本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今年,台湾教育家、历史学家,连战长女连惠心延续曾祖父的梦想,与十余位大陆学者一起,将以文言文写作的《台湾通史》一书,转译为白话文,于两岸发布。近日,连惠心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提到著书目的时说,“不少台湾人的上一辈是从大陆移民而来,年轻人应当了解这段历史”。
 “台湾人永远是堂堂中国人”
  “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连惠心曾祖父连横,在其《台湾通史》“风俗志”一节中写道。
  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概括了连横写作的志向,就像他的外孙女林文月在《青山青史——连雅堂传》中所说,“通过著史的工作,他要昭告他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也是连惠心致力于完成《台湾通史》(译注版)的初衷。
  连惠心告诉南都记者,台湾实行教育改革已经30年,“许多历史只有40岁以上的人知道了。我同大陆学者编写《台湾通史》白话本,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读懂,都能看到其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台湾年轻人应当了解这段历史,知道自己的祖辈到底是谁。”连惠心说。
  《台湾通史》效仿《史记》体例,起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止于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台媒介绍时,赞其“以确凿史实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青山青史——连雅堂传》记载,该书的写作缘由萌芽于连横少年时。连横的父亲每每以中国古代忠孝节义的故事勉励儿子,后又重金购得《台湾府志》授予连横,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连横阅览《台湾府志》,却因其中疏略深感遗憾,自此许下志向,要修撰一部比较完备的台湾历史。
  待他认真下决心动笔时,已31岁了。清史馆成立后,寓居北京的连横被聘为名誉协修,接触了大量档案史料,他得以阅览和抄录台湾建省档案,作为撰写《台湾通史》的权威史料。
  十年写作,“惨淡经营”,个中甘苦,笔墨难书。连横在战火中辗转,北京、杭州、厦门、西安……处处留下他的脚印和诗文,“家国事多难稳卧,英雄气壮岂长愁”,忧国爱国情意万千。
  连惠心向南都记者介绍道,《台湾通史》主要描写了明清两代从大陆到台湾开垦的老百姓,他们如何同台湾少数民族融合相处,以及当时的社会风俗等,“有了这些文化资产,才有今天的台湾”。
  “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我不晓得台湾的下一代人要如何自处?我们明明就是中国人。如果否认过去,年轻人要如何自我定位?这会带来巨大的教育问题,甚至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端。”连惠心强调。  
 “教改就是‘自宫’行为”
  连横在《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台湾与我闽疆一苇可通,其通中国也自隋,至今日千余年,即至明季郑氏之逐荷兰人亦已千有余年也。此千余年间我闽、广人民与斯地土著逐渐融合之陈迹,虽史缺有间……固不难想象以得。大陆移民在台湾者经历久远,至郑氏时与土人盖已融为一体。”尽述两岸人民之血脉历史。
  《台湾通史〈序〉》自1985年起进入台湾语文课本,32年间,台湾学生背诵着这篇殷切文字长大,直至2017年台湾有关部门决定从所谓“108课纲”中将其删去。
  “这无疑是要让所有台湾小孩都变成文化白痴!”连惠心指出,“台湾本就是中华文明的宝藏地,曾有许多大陆学者来台湾参访,寻找遗失的史料。但现在民进党当局却反其道而行之,这非常愚蠢,完全是一种‘自宫’行为!”
  连惠心向南都记者分享了她的育儿经历。她曾教小孩读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作,在她上学时,这还是台湾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内容,但等到孩子上初中,这篇古诗却已挪至初二课本里。“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教改让现在台湾教材内容愈发简单化了,这只会损害台湾年轻人的文学素养。”
  “就连现在的民进党‘阁员’中,能够引经据典的人也没有几个了。蔡英文也讲,她的中文不好,但与此同时,她说自己英文也不行。作为旁观者来看,这简直啼笑皆非,又会觉得匪夷所思。”连惠心说道。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此次《台湾通史》(译注版)出版,将其译为白话可谓众望所归。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受邀为此书作序,其表示,白话本是“为了让更多读者、尤其是海峡两岸的青年读者,接近和接受连横描述和论述的台湾史实和台湾史观,为了更好地把握台湾史的话语权、更加有力地打脸民进党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
  连惠心告诉南都记者,除转译白话外,她还致力于将书中历史故事做成视频,于海外视频平台同步播送,“大家的关注度很高,许多观众在我们的网站留言,说应该把这拍成连续剧”。  
 “到大陆才觉得姓连的人多”
  今年4月初,马英九时隔一年后再访大陆,在广东、陕西、北京寻根、参访、交流。此后,洪秀柱、傅崐萁等接连率团参访大陆,引发两岸高度关注。连惠心告诉南都记者,她对这些人物的往来交流,“一点都不surprise(惊讶)”。
  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作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长女,连惠心曾多次到访大陆。她第一次来大陆旅行,已是24年前了。
  “2000年时,我就来过了。那会儿是同家里的长辈一起来走走看看”,连惠心向南都记者回忆道,“那会儿入境还需要台胞证。工作人员在台胞证上敲上一章,我第一次来,还挺紧张的。长辈在旁边观望,看我这个样子哈哈大笑,说‘过关了’!”
  但踏上祖国土地,连惠心的紧张感就消失了。她第一站来到上海,便感到亲切,“这里的路名和台湾很像,南京东路、南京西路……这些台湾也有,上海更塞车一些!”连惠心笑说。
  此后,2005年,连惠心再随父亲参访大陆。此访在两岸备受瞩目,被称为“破冰之旅”“和平之旅”。
  但那次旅程也有遗憾,连战一家没来得及去祖籍地。2006年,连惠心再随父亲到大陆,才第一次返回连家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祭祖。
  “我第一次感觉,周围姓连的人这么多!在台湾,我们身边姓连的人都数不出来几个,大家都很讶异。”连惠心告诉南都记者。更让她倍感亲切的是,福建人的闽南话“完全能听懂”。
  “福建朋友的闽南话好像更文雅一些,和我祖父、爷爷一辈的人讲的闽南话一模一样。过去,我的祖父在大陆工作,在许多单位里和福建同胞交流,都用闽南话。我听得很顺,觉得很自然、很亲切。”连惠心说。  
  “心手相连向复兴”系列访谈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何嘉慧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