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原标题: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主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③(副题)
高水平大开放和高质量大开发是新时代西部地区增强发展动力和内在活力的根本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为正确处理好大开放与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形成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动力、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取得新成效,提供了方向引领、路径遵循和方法指引。
强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深度把握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时代特征。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必须正确认识西部地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时代特征。大开放就是要摒弃传统的封闭观念,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对内协作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互利共赢,通过主动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赢得发展主动权,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开发就是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推动政策、项目、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深度融合,通过补足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短板弱项,为推进高水平开放奠定坚实基础。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新成效的战略安排,既要体现国家战略布局,也要注重西部地区内在需求,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东中西部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更加均衡的区域经济布局,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沿线地区扩大开发开放的推动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多式联运物流效率,畅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为沿线地区创造便捷高效贸易环境。加快构建通道、物流、贸易和产业间开放互动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沿线地区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多元化产业发展。坚持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际公共服务产品的价值定位,加强国内发展规划与国际合作方案有机衔接,聚焦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扩大经贸合作主题,积极谋划国际多双边合作项目,引导“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入共建机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共建国家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深化产业融合和互利共赢。
强化开放功能区域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带动作用,深度推进西部地区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以释放重点开放功能区域引领带动功能为目标,健全推动开放开发的政策集成体系,吸引更多外资、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链集聚能力。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连接国内外市场桥梁纽带的定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立足西部地区特色,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有效落地为目标,推进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创新,成为联结国内大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强化制度型开放对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导向作用,深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服务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优质产品及高质量服务、形成高端要素精准供给,在外商投资、投资促进、对外投资等重要领域探索构建与国际高标准接轨的双向投资制度体系。聚焦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效,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以口岸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流转顺畅、贸易方式创新为主线,探索逐步消除产品服务及资源要素跨境流动障碍。聚焦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制度创新,注重依托口岸开放和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提升新型贸易方式的国际影响力。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强化要素配套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范和灵活高效的开放管理体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稳定、透明的制度环境,增强西部地区对世界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整合力和配置力。
强化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对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支撑作用,深度创新跨区域平台合作机制。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物流、通信、网络便利度,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效率,在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持续增强产业承接转移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对内开放的动力与活力,推动西部地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好产业转移承接战略规划,加强各类开放要素的系统集成设计,加快出台新一轮支持东西协作产业转移政策措施,引导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相关产业领域过剩产能向西部战略腹地实施有序转移,形成配套完善、优势互补、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创新开展“国内地缘转移”战略行动,加强东中西部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有机衔接,积极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东北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要素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通过完善土地保障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积极构建东中西部协作利益共同体,形成内外通畅、机制灵活、便捷高效、落地平稳的区域协作产业转移新格局。
(王济光,作者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