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威海|大众日报关注东城路夜市在烟火气中的精致转变

5月10日,大众日报“行走威海 品读精致”栏目以《东城路夜市:烟火气中的精致转变》为题,重点关注有着30年历史的威海市环翠区东城路夜市,经过改造提升,回归“翻红”的故事。
图片
5月4日,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市民游客涌入不久前刚完成改造升级的威海市环翠区东城路夜市。火爆大鱿鱼、捞汁小海鲜、海肠捞饭……各美食摊位前,摊主们忙得热火朝天,令人垂涎的美食香味扑鼻而来,整个夜市烟火气十足。
“期待了这么久,熟悉的东城路夜市终于回归了,迫不及待地带着家人一起过来感受一下。”市民万女士边逛边拍照,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图片
夜市所在的东城路位于威海市中心城区核心地段,长416米,原址为清代威海卫城的东城墙,见证了城市百年发展与变迁。20世纪90年代,夜市在此开办,承载着很多食客们的美好记忆,成为威海中心城区最具烟火气的打卡地。2022年,包括东城路在内的威海卫城片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夜间经济的要求不断提升。东城路夜市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污水横溢、噪音、油烟等问题凸显。“不仅夜间很吵,改造前我都不敢往东城路走,生怕鞋子被地上的油污弄脏。”住在夜市附近的东南村社区居民范卫东回忆道。
怎样让“烟火气”与精致城市建设和谐共融?2021年10月,威海启动包括东城路夜市改造升级在内的片区提质工程,开始在精细处下功夫,既要留住老味道,也要升级新品味。
今年4月26日,升级改造后的东城路夜市正式“回归”,原来形式各异、杂乱无序的小推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80多辆房车式餐车、90多辆花样餐车,规格统一、排列整齐,为道路留出清爽空间。27个树凳围着梧桐树搭建,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时休憩。自来水、污水管道及电网进行全面改造,每个摊位周边地面铺有隔油垫,每辆房车餐车都加装了油烟净化设备,有效破解原先的污水、噪音、油烟等问题。“我在这条街摆摊12年了,原来的环境问题我们也很不满意,但想改变却有心无力,现在夜市焕然一新,消费者吃着放心、玩得开心,对我们生意也大有益处,我们会自觉维护好‘新夜市’。”摊主陈女士说。
图片
除了硬件得到提升,夜市的餐品也进行了升级,海肠捞饭、捞汁小海鲜、烤牡蛎等老特色仍在,淄博烧烤、甘肃麻辣烫等“网红”新口味加入,140多种美食琳琅满目。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东城路夜市每日客流量少则3万人、多则5万人,成功实现回归即火爆。
在威海市环翠区委书记张刚看来,保留老特色、提升新配套、考虑群众感受,是老夜市火爆的关键。“推动这一‘老字号’夜市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是首要原则。为此,我们专门到西安、济南考察,借鉴夜间经济的先进经验,并多次征求周边市民及摊贩的意见建议。”张刚表示。
以前经常在夜里被吵醒的范卫东等居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佳志告诉记者,夜市周边有47栋住宅楼,住户以老年人居多,改造前,每到后半夜,收摊的商户会推着小推车到储物间,车轮声影响居民正常休息。“现在,我们在附近的地下停车场,给170余辆餐车和花车开辟了专门的停车区,夜市结束后统一收纳车辆,既不影响市容市貌,又能有效避免扰民。”他说。
夜市这种火爆局面要成为常态,管理需要长期跟上。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和夜市运营公司每天召开复盘会议,发现不足、及时规范。从夜市北门进入,第一个“摊位”即是消费维权服务站,每户摊位上都张贴专属的二维码,便于消费者监督、夜市运营公司管理。“我们商户的收款码由同一家银行统一管理。通过银行流水数据分析,可以评估商家营业效果。哪家流水低了,就要对其进行提醒和引导。”摊主胡雪峰指着自家店铺的收款码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杜晓莹 田常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