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中小学教师减负,为何减?如何减?

南都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5月9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全流程监管闭环。
这已是广东连续五年出台相关政策、实行相关举措,持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将从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等方面着手。此外,有专家还建议,要将教师减负和学生减负的实践结合起来,为教师们提供更专业和更针对性的帮扶。
“指尖负担”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事实上,关于中小学教师减负的讨论早已有之。
2022年“双减”一周年之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教授钟景迅在南方都市报发文指出,他们在全省发放的大规模义务教育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37.5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双减”后自己的工作时间延长了,当前有95.56%的中小学教师表示自己工作日的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其中超过十个小时的教师占比58.69%,有96.84%的教师表示自己会在周六和周日加班,其中有47.98%的教师周末加班时长在两个小时以上。
40.1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双减”后,其工作量增加了,还有36.60%的教师认为“双减”使得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时间变少。超过八成的教师认为,自己当前面临的压力比“双减”实施前要大。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作家蒋胜男就带来一份《有效利用大数据平台统筹安排,为基层减负增能的提案》。
“一个特别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位基层教师,他每周需要填写超过20种不同的报表,包括学生出勤、课程进度、教学反馈等,这些任务占据了他大量的课余时间,严重影响了他准备课程和改善教学的能力。这个案例反映了‘指尖负担’如何从根本上影响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蒋胜男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说道。
正所谓“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中小学教师减负,刻不容缓。
广东持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无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基本体现。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今年4月底,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通知》中明确,要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而广东方面,也早对此有所布局。
2020年底,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方案》,要求通过严格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通知,完善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和保留项目清单,大幅压缩全省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2022年印发中小学教师减负落实情况自查整改工作方案,组织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减负落实成效自查自纠;2023年把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问题作为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持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今年,广东印发专项整治工作通知,将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全流程监管闭环。
“让教育回归教育,老师回归引导学生成长的主责,学生回归学习主业,恰逢其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广州华商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黄跃雄研究员对此说道。
非教学活动主要有行政性任务、社会性任务等
毫无疑问,避免减负沦为空喊口号,那就必须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坚持分类治理、标本兼治、共同治理。
教师不必要的负担主要有哪些呢?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就提到,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黄跃雄分析指出,中小学老师的非教学活动主要有行政性任务、社会性任务、文档准备和提交、各种演出和活动等。其中,行政性任务方面,包括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甚至非教育部门的各类会议、督导检查、评比验收、达标考核等;社会性任务方面,包括各种投票任务、网络学习培训和考试等。
“老师还需要承担如填写各种表格、整理档案、迎接各种检查等非教学任务。这些任务往往繁琐且耗时,虽然重要但不应该是老师的主业,可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黄跃雄说道。
钟景迅也提到,调查显示将近七成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日常精力都在应付各类与教学和专业无关的行政事务上。
因此,中小学基层教师们急需“减负增效”。
教师减负和学生减负要有机结合起来
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势在必行。那么,要如何减呢?
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专项整治工作通知,就提到了此次整治的主要任务。一是系统梳理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有关情况和政策依据,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白名单制度并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三是明确规范进校园社会事务过程管理,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四是开展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全省将分级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和邮箱,形成省、市、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明确监测、举报、核查等机制。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曝光,打造全流程监管闭环,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让教师潜心、静心、舒心从教。
除此之外,黄跃雄还建议,中小学校要有自主权,以教学为中心、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标,围绕教书育人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学校也要大胆拒绝非教学活动,让师生免受其扰。
钟景迅也希望,将教师减负和学生减负的实践结合起来。在构建帮扶教师工作实现减负增效的过程中,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全面指导教师将自身减负和为学生们松绑减负进行有机结合,最好能一起开展。
同时,为教师们提供更专业和更针对性的帮扶。针对“双减”实施的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和提供各类托管服务等工作的指导。针对部分教师存在的负担过重的状况,行政部门和学校也需要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基层教师们早日熟悉和适应“双减”后的新工作情境。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陈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