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常庄街道:激活作风建设“一池春水” 涤荡产业发展“满园春风”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常庄街道赓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抓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实践中深思、细查、实做,争做唯实、唯先、唯勤、唯成、唯正“五唯”先锋,切实打好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主动仗和攻坚战。
图片
图片
落实“三项机制”,干事有方向,效能凝神聚力。
建立项目包保机制,出台《常庄街道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分为工业经济、都市经济、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基层党建等5条工作线,明确重点事项65项,逐项细化、量化目标。完善比评选用机制,持续深化重点攻坚“揭榜挂帅”活动,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聚焦国家级人才工程、盘活闲置楼宇、改革创新经验等项目重点攻坚,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高线”。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将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培育、服务项目落地等纳入村(社区)考核,开展专题调研督导10余次。
图片
图片
搭建“三大平台”,干事有劲头,动能愈发强劲。
搭建服务平台,搭建科级干部“一对一”帮包联系企业制度,“项目管家”全程负责项目建设的协调、督导和服务,及时跟进项目推进具体事项,力促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搭建政务平台,打造“小切口、大服务”服务机制,高标准建设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将面向企业、群众的服务事项归纳为一窗受理、一口办理,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终端,对商事登记、食品经营等业务实现“只跑一次”。搭建连心平台,以结亲连心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民众中锤炼党性觉悟,助力“满意薛城”创建,先后组织开展走访活动4轮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60余条,开展民生福祉服务赶大集活动3次,联系13个职能部门全部“摆摊”,超1万人次参与活动。
图片
图片
立足“三项优化”,干事有举措,服务绵绵用力。
优化人才“引育留用”闭环,围绕全市“榴枣归乡”工作部署,实施“政策+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谋划实施了10余项重点任务,确保方法先行、目标先行、人才先行。优化提升乡村振兴,坚持项目为王、争先进位,先后推动7个村居招引落地项目9个,截至目前,辖区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58个,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发展。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以“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工作部署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主动走进问题为企业纾困境,先后举办“金融集市”系列活动,积极构建金企对接的长效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王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