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能顶“半边天”,广州首支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成立已“满月”

女性是社会的“半边天”;在社会治理与参与中从未缺席。3月22日“世界水日”,广州市首支巾帼志愿护河队——海珠区“水珠珠”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水珠珠”服务队)在广州市河长办、海珠区河长办的指导下正式成立。截至4月底,该服务队成立已“满月”。如今,“水珠珠”服务队正活跃在广州市海珠区多个护水爱水志愿服务场合。
图片
在“水珠珠”服务队“满月”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进这支广州首支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看看她们如何运作。
“四面环水”的海珠,有一支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
海珠区具有“四面环水”的地形地貌,是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岛区,面积不大但水网水系发达,主要由海珠涌、黄埔涌、石榴岗河等水网系统组成。近年来,海珠区河长办以河长制为抓手,以区水务部门为主力,全面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水工作格局。全区170名官方河湖长与各类民间河长心手相连、同向发力,推动全区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图片
作为女性,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总体现出相对细致的效果特质。经海珠区河长办的牵线搭桥,区水务局与区妇联紧密沟通,积极挖掘女性在治水护水工作中的潜质,在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成立了“水珠珠”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
第一次巡河,队员见证“专业”
“在成立当天,我们已经开展了首次志愿活动。”“水珠珠”服务队执行人张静文女士表示,3月22日成立仪式所在地广州水博苑,是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生课外研学实践基地之一,恰好琶洲北涌经过此地。成立仪式结束后,30多位“水珠珠”服务队队员在海珠区河长办、区水务局的培训导师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志愿巡河。为了尽快提升“水珠珠”服务队水环境保护业务水平,4月25日,海珠区河长办组织服务队开展了巡河护河业务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组合拳,为服务队开展护河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
居住在海珠区的巾帼志愿者杜璇,是巾帼艺术志愿服务队队长,热衷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参与了区河长办组织的志愿巡河和业务培训后,她感到巡河工作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之前的巡河,主要是靠走路看看河涌有没有污染,看到有垃圾就捡起来;这次巡河不仅只是走,我们还参与了水质检测工作。”杜璇表示,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志愿巡河活动,相比其他社会组织的巡河活动更专业,让她感受到河涌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图片
通过“水珠珠”,嫁接更多行业关注护水
“通过参与‘水珠珠’服务队,我也在思考着如何运用我自己的特长,为海珠区乃至整个广州的治水工作出一f份力。”杜璇介绍,她有快板技艺,同时也经常参与街道组织的“广场舞”活动;需要社会宣传工作时,常请杜璇改编快板说词、编排“广场舞”在相关场合演出,以带动更多街道社区居民参与。参与“水珠珠”服务队后,杜璇也在考虑改编一些和治水有关的快板说词、编排相关舞蹈,以便日后呼吁更多人关注护水工作。
图片
“我希望用我的专业背景,让更多人参与护水爱水工作。”“水珠珠”服务队副队长林丽霞女士,是广州水投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女职工、水科普讲师。她在广州水博苑通过对“供水、净水、排水、水务、水文化、水环保”等几大专题展馆讲解,向公众传达更多水科普知识。林丽霞认为唯有文化自知,方能文化自信。她将水文化与生活融会贯通,引导受众追寻水的足迹,感受水的品质,学习水的精神。
“我们希望队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在行业领域,呼吁更多人参与护水爱水工作。目前,我们的队员覆盖了文艺、餐饮,甚至教育行业领域。”张静文表示,一段快板说词或者一段舞蹈,往往便能呼吁台下观众对一项工作进行参与配合;餐饮业行业容易在经营过程中排放厨余垃圾和废弃油脂,如不妥善管控达标排放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通过队员在餐饮行业中的宣传,带动行业内更多人关注护水爱水;从事教育行业的队员,在日常工作中,将护水爱水知识灌输给少年儿童,让广州的下一代更早了解到护水爱水的重要性。
暑假期间将开展更多科普活动,欢迎加入“朋友圈”
“成立一个月以来,我们已组织了多场志愿活动。”张静文介绍,过去一个月,“水珠珠”服务队已组织多次志愿巡河活动,并根据受众的不同开展多次宣教科普培训活动。在志愿活动之外,“水珠珠”服务队鼓励队员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向家人和同事宣讲护水爱水知识。从一个月的摸索看,并没有特别增加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负担。从实施效果看,女性在护水爱水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初步呈现。
图片
“暑假快到了,我们计划开展更多和护水爱水关联的科普活动。”张静文介绍,在广州市海珠区水务局的指导下,“水珠珠”服务队将发挥自身特色,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特色护水爱水活动。利用队员们自身职业领域优势,根据不同行业特色开展不同行业主题的爱水护水科普活动将是“水珠珠”服务队的工作计划。也因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半边天”作用,“水珠珠”服务队希望相关活动能够提升家中长辈和儿童辈对护水爱水的关注度。”水珠珠”服务队同时也欢迎不同领域的人员加入护水爱水的“朋友圈”,共同为建设绿美广东加油。
文|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穗水轩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