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站|刷牙也能留下坑?这样刷牙,小心毁牙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郑丽杰 何迪文
近日,42岁的陈女士因为吃酸性食物时遭受牙齿刺激性疼痛,尤其是张口吸气时更加明显,来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腔科就诊。接诊的何迪文医师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为“楔状缺损”。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绝大多数人已经养成了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这种看似无害的刷牙动作,会在不经意间在牙颈部留下一个“坑”。这类问题常常被忽视,直到冷热或酸性食物引发剧烈疼痛时才引起注意。
图片
受访单位供图
楔状缺损,又称为非龋性牙颈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问题,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特征是在牙齿的颈部区域,即牙冠和牙根相交的部位,靠近牙龈线的地方,由于牙齿硬组织的丧失形成类似楔子的缺损。楔状缺损的影响不容小觑,轻者可能只需进行简单的补牙,而重者会涉及到牙神经,需进行根管治疗,甚至面临牙齿断裂的严重风险。
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使用过硬的牙刷或采用过于粗暴的刷牙方式可能会导致牙齿表面磨损;频繁摄取酸性食物或饮料会软化牙釉质,从而增加牙齿的磨损风险;不正常的咬合力,如磨牙或紧咬,会使牙齿颈部承受过度压力;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如牙齿的结构和组成,也可能影响其对楔状缺损的易感性。此外,楔状缺损的发病率也与个体的口腔卫生习惯、社会经济状态和接受牙科护理的频率有关。
楔状缺损的典型症状包括牙齿敏感,尤其是在摄取热、冷、甜或酸的食物和饮料后突然产生异常酸痛感,深及牙髓时可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病,出现自发痛、夜间痛、放射痛、咬合痛。另外,在牙齿的颈部可以明显看到缺损区域,这些区域可能会有颜色改变。随着牙龈退缩,牙齿根部可能暴露,导致牙齿变得更加脆弱和易于断裂,需要及时的专业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诊断楔状缺损通常通过口腔检查完成,牙医会检查牙齿的外观和通过询问症状来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借助牙齿X光片来评估损伤的深度和范围。
治疗楔状缺损的方法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微的损伤无牙本质过敏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只需要改变刷牙习惯和使用敏感性牙膏即可;有过敏症状者,需进行脱敏治疗;缺损较深者,需要进行修复,如使用树脂或玻璃离子等材料来填补缺损;缺损已达到髓腔,应根据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已经或几乎导致牙齿横折的患者,可在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术。
预防楔状缺损主要涉及采用软毛牙刷并使用温和的刷牙技巧,避免频繁摄取酸性食物和饮料,定期进行牙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以及对于有磨牙习惯的人,使用牙套等保护装置以减少牙齿损伤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