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40年·再出发|高碧云:难舍政协情 为政协事业发展鼓与呼

编者按: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1984年,岳阳市政协成立。40年来,历届市政协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与市委同频共振,在岳阳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5月8日起,岳阳市政协联合红网岳阳站共同推出《共话40年·再出发》系列报道,凸显岳阳市政协为助推岳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彰显“政协力量”,展现“政协担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叶芬 通讯员 陈练 岳阳报道
图片
1983年,中央批准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并与岳阳地区分开设立,1984年岳阳市政协正式成立。40年来,岳阳市政协一步一个脚印,在高举团结、民主大旗,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做成了很多要事实事好事,在岳阳市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1996年4月,高碧云被选为岳阳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后又连任第四届主席。7年时间里,高碧云带领政协一班人,紧贴时代主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建言献策,发出政协声音;紧贴基层实际,深入各县市区明察暗访,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紧贴民生关切,深入研讨治理江湖水患的对策,同声呼吁党委政府加大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力度,确保湖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岳阳市政协坚持把建言立论作为履职的“主体工程”来抓,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岳阳特色的政协事业发展新路径。
2001年12月,岳阳市政协被湖南省政协推荐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作了《积极建言立论,提高参政水平》的发言,全国政协还将岳阳市政协的经验材料汇编成书,向全国推介。
“要有‘高站位’。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大胸襟’。要广开言路,博采众谋,让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能够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得到充分表达;要有‘前意识’。要思想上先人一拍,行动上快人一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具有超前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实功夫’。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群众的诉求呼声当作谋事的核心关切,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要有‘真情怀’。要正确认识政协的独特优势,永远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从情感上心倾政协。”这是高碧云做好政协工作的经验之谈。
近几年来,岳阳市政协聚焦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和市委“1376”总体思路,全面推进“五型政协”建设,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地位。“我为岳阳市政协获得的成绩、荣誉感到高兴和欣慰。”高碧云说道。
如今,岳阳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纳入了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这些老同志虽然退休了,但我们仍然关心岳阳的发展,今后有什么工作需要我们老同志出力的,我们都在所不辞,心甘情愿为岳阳发展、为政协事业进步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高碧云深情道出自己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