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早上海志愿者
图片
我的母亲是一名有着近40年教龄的老教师。再过几个月,她就满99周岁了。这么一个高龄老人,她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反应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敏捷。
从小我们几个子女都有点怕母亲,虽说她从不打骂我们,但她那一脸的严肃使我们不敢造次。父亲也是教师,他们晚上下班回家,除了谈学校里的事还是谈学校。我们姐弟几个的功课他们从不过问,说也奇怪,我们几个从小成绩优秀,在学校都是出类拔萃的好学生。父母喜欢藏书,大概三、四年级时,我就看过很多书了,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家巷》、《苦菜花》等等。
1970年春天,我被“发配”到江西插队,拿着粉红色的通知书,我不知所措。晚上,母亲把我叫到房间里,给我一些钱,她告诉我该要买的东西在那里可以买到,还让我自己打两件毛衣,做几双布鞋......就这样,当时还未满十七周岁的我,很认真地为自己做起了出远门的准备。母亲只是偶尔来看看我自己的准备。最记得火车离开上海的一霎那,车厢里、站台上的哭声,大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一直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我,终于放声大哭,然而,当我在泪眼婆娑中往下看时,却早已没有了父母的影子,只有我的几位同窗好友,一边跟着越开越快的火车狂奔,一边还在哭喊着。为父母在我出远门前的做法我一直耿耿于怀,我认为他们不爱我,但很快在后来的日子里,证明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应了母亲平时的放手,我一个人来到穷乡僻壤后,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应付自如,沉稳面对。
七十年代末,我终于从江西回到了上海。回沪后,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后来我结婚了,有了女儿,也没有放弃继续读书。晚上要上课,母亲自告奋勇帮我带孩子(她对我们读书特支持)。女儿看到外婆,又喜欢,又害怕,我读好书接她回家,一路上,她小嘴不停,告诉我,外婆今天教她什么,说了什么,我说,“喜欢外婆吗?”她说“喜欢,外婆给我吃好多好吃的东西。”转而又说“不喜欢,外婆今天又说我了。”我笑了,女儿的感觉怎么和我小时候一样呢?唉,老娘做规矩做到第三代身上了。直到今天,女儿对当初外婆的教诲还记忆犹新。不过,看到女儿的今天,我对老娘还是心存感激,确实,她的教育方法有过人之处。
我们家姐妹兄弟几个都是共产党员,每个人在单位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现在都退休了,又在为社会公益事业出力;三个孙辈两个已经入党,我们两辈人对老人都十分孝敬,全家和睦。人家都说我父母好福气。而我们都这个年纪了,父母健在,身体健康,人家也说我们福气好。只是对母亲,我们还是很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