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静初到林更新 考研的风还是吹到了演艺圈 | 文化观察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5月9日,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网发布了“上海戏剧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考生复试注意事项及名单”,有网友注意到,演员林更新的名字出现在了戏剧影视表演创作专业的复试名单中。5月10日一早,#林更新要考博士#的词条迅速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评论:“原来他已经是研究生了”“支持演员在演技和学历上都卷起来”。截至发稿前,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2亿。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近年来,“考研热”一直备受关注,有人说:“人到35,总有一个坎儿。不是下海创业,就是上岸求稳。”现阶段来看,不少普通人为了稳定都奔着考研考公去了。而不知从何时起,“考研”这股风最终还是吹到了演艺圈,这到底是明星的新“皮肤”?还是流量逐渐失灵下的新出路?
演艺圈考研成为新人设
以前提起“林更新”,除了当年因《步步惊心》而走红的“十四爷”这个角色,其它上热搜的事件却大多与其专业无关。因此,当#林更新要考博士#的词条赫然出现在新闻热搜中时,也确实引得不少网友的诧然。
图片
据其他媒体报道,针对此次明星考博事件,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确认“就是(明星)本人”。此外,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每一位考生都是一样,不会存在特殊对待,复试都是会按照正常流程去录取。”据了解,林更新报考的“戏剧影视表演创作”,学制为4年,在校学习年限为3至6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值得一提的是,林更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知道以往关于自己的新闻大多都并非是因作品而出现,但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凭自己的戏和演技上热搜,这是他一直以来追寻的梦想。终于,在5月10日的这天早上,林更新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他的刻板印象,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青年男演员在专业上默默耕耘的一面。
无独有偶,近日,在演艺圈沉寂已久的演员张静初因为开直播分享学习生活,吸引了超70万人在线观看,#张静初考研#的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而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张静初工作室曾公开消息称,张静初已被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并且从备考到正式上课,张静初一直在社交平台分享她的学习日常。看她直播写作业的样子,不少网友直呼:“感觉被她卷到了”“真是一股清流”“看得我也想去学习了”。
图片
张静初直播写作业
无论是70万人围观张静初写作业,还是林更新闷声考研,精进专业的模样都和屡受诟病的“九漏鱼”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在浮躁的网络世界里发出连连赞叹。倒有点像你还在视频网站吼叫式带货,章小蕙已经在讲羊毛披肩的文化与历史,于不经意间就赢得很漂亮。
看脸的时代已过 流量不是万能药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今年的电影市场,想必应是“残酷”了。早在今年的春节档期间,八部影片撤档四部,其中就包含了由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和由人气演员彭昱畅、李庚希主演的《我们一起摇太阳》。显然,即使前期有大量宣传的投入和流量明星的加盟,随着观众的观影理性逐渐回归,依赖流量演员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以往。
在本月“五一”假日的最后一天,杨幂继新剧《哈尔滨一九九四》遇冷后,由其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也正式宣布撤档,先前五天内仅收获票房五千多万。抛开剧情问题和影片的角色设定争议,杨幂所饰演的角色更是被指缺乏真实感,让人难以产生共鸣。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的预售票房自然也不尽人意。
在演艺行业逐渐饱和的当下,究竟是什么样的演员才能不会被市场竞争的洪流所裹挟?也许“沈马组合”已经给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答案。今年三月,据灯塔专业版和猫眼专业版数据,沈腾和马丽携手问鼎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男女主演。他们的成功除了有好作品的助推,更离不开各自从千场话剧到大银幕的硬实力,即使是出演喜剧电影,他们对于人物情感的精准体验和体现,无不展现了话剧演员出身的专业功底。
陷入年龄恐慌 寻找职业的价值积淀?
在娱乐界,功成名就也许要靠天赋、靠人脉、靠情商,但是一个演员有没有内涵和文化修养,也几乎是一目了然的。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节目叫《荒岛唱片》,主持人曾问嘉宾,如果他们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会怎么选?诺兰选博尔赫斯小说集,基里安·墨菲选贝克特的戏剧,克鲁尼选《战争与和平》,妮可·基德曼选狄金森诗集。恰巧,他们都是长年在各自领域上闪耀的人。
已经成就斐然的张静初,在40+的年纪却选择重新出发,26天备战托福,最终考上了“美国最难考的电影学院”AFI。去年,张静初曾做过一场演讲,关于在职业规划中不断挑战自己的原因,她坦言:“比起未来那个更老的自己,此刻永远是我最黄金的时间吧……我想要活得绽放,要活得无拘无束,即便明天我会凋谢,今天我也要开出最美的花来。”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在看过斑斓后仍选择继续考研的艺人,也有像演员江疏影这样,毕业后没有马上投身于演艺圈,而是选择先背上行囊出国深造。在前几年的访谈节目中,谈及当年“停歇”的那段经历,江疏影表示并不后悔,在她看来,正是那段经历造就了她的价值,让她能和别人有些许不一样。
图片
江疏影谈早年读研经历
2018年,英国首相梅姨访华,在交流展上,江疏影充当英国首相的讲解员和翻译。这让很多人表示惊讶,全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为什么会是江疏影负责陪同?实际上,在此之前,她就被评为了英国大使馆的“灵动大使”。而这,跟她当初出国读研的经历自是分不开的。
诚然,也不是所有为提升自我而努力过的艺人最终都得到了满意的回响。2022年,“黑魔仙”严莉莉的扮演者刘美含上了热搜,原因是她考北大研究生失败,但她在30岁的年纪考研的经历和勇气,却得到了很多共鸣和赞扬。面对失败,她说:“学习至少是一件救生衣。在潮水退去前,虽然我还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往哪里,不知道当下所做的事究竟能对人生起到多大的帮助,但它能保证我拥有凫水、漂流,乃至与浪头搏击的能力。总有一天,潮水会把我带去应有的方向。”
(本文图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