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绝美“莲花”!送你一朵宋代“爆款”温酒器~

图片
宋人爱酒
也爱温酒、煮酒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宋代“爆款”温酒器
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图片
绝美“莲花”温酒器
用它小酌微醺~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
“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的经典情节
千古流传,家喻户晓
古人饮酒,多半温热了再喝
早在商代,就有温酒器“斝( jiǎ)”
到了晚唐,出现了温酒器“注子注碗”
“注子为古代酒器。用金、银或瓷制成,另有注碗,注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唐,盛行于五代至宋元时代。”——《辞海》
这件北宋时期的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注碗、注子和盖三部分组成
通体青白釉,白中闪青、晶莹润泽
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图片
注子为六瓣瓜棱形
前置上扬的细流,后置带式的曲柄
盖顶蹲了一只凝视前方的狮子
图片
注碗是一朵仰开的莲花
七瓣莲瓣自下向上合成深腹大碗
碗下的高圈足装饰了尖叶形花蒂
图片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先用注子盛酒
再将注子放在注碗中
最后往注碗内加热水
用来温注子里盛的酒
图片
宋代“爆款”温酒器
饭桌上时常可见!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苏轼
“煮酒开时日正长,山家随分答年光。”——陆游
从许多流传至今的宋代诗词中可以看出
宋人爱喝酒,爱温酒、煮酒
他们饮的酒大多为黄酒一类的低度发酵酒
酒里一般有些沉淀杂质
煮酒可以
增加温度、降低度数、去除杂质
让酒的口感更加绵柔醇香
除此以外
宋人还认为饮热酒比冷酒有益健康
于是
各式各样的注子注碗
成了宋代“爆款”温酒器
瓷质的注子注碗最为常见👇️
图片
△北宋时期的注子注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
还有“金注碗”“银注碗”等👇️
图片
△文博日历丨宋代保温杯,人人想“要链接”🔗
在当时的宴席中、饭桌上
时常可见
图片
△北宋 赵佶(传)《文会图》(局部)
尽管注子注碗是宋代“爆款”
但这件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因色泽、器形饱满等
可以从众多“爆款”中脱颖而出
是难得的佳品
而且,这件景德镇窑注子注碗出土于
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
北宋元祐二年(1087)吴正臣夫妇墓
是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出土文物
难得的断代标准器
可用于推定
其他没有明确纪年的注子注碗所处的时代
“周游列国、上杂志封面”
阅历满满的注子注碗
如今的这件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静静地陈列于安徽博物院
但它也曾
“周游过列国、上过杂志封面”
1973年
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文物出国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在法国巴黎开幕
这件景德镇窑注子注碗作为展品之一
首次“出差”巴黎
在之后五年里,又多次出差到
伦敦、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多伦多、华盛顿等
多个国家的城市
图片
1991年
曾发行以“景德镇瓷器”为主题的
特种邮票一套六枚
第一枚正是这件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妥妥地上过“杂志封面”
图片
温酒话诗书
来一壶小酒
与三两好友小聚
聊聊近来生活琐事
慢下来
品一品宋人的生活趣味
图片
图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王丹妮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汤沛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资料支持丨刘东
特别鸣谢丨安徽博物院 总台安徽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