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话剧《鳄鱼》主演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三个戏骨一台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
央华戏剧·莫言作品《鳄鱼》杭州场,5月10日到11日在杭州剧院上演。5月10日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全程掌声不断,爆发笑声50多次,呈现了莫言笔下的黑色幽默。
图片
《鳄鱼》是作家莫言获诺奖之后从小说家向戏剧家的转型之作。该作品上个月获得2023年度春风悦读榜“白金图书奖”,莫言接受了潮新闻·钱江晚报的专访。(春风专访|白金奖莫言:剧作家,另一种讲故事的人生)
话剧《鳄鱼》由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执导,莫言编剧,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么红、白凯南、李宗雷、李龙吟、王菁华、付兴、林子濠、白文显等主演。5月3日开启首演,继苏州之后,杭州是第二站。
杭州场演出前后,潮新闻采访了主演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
图片
《鳄鱼》讲述了单无惮在美国十年的生活,围绕生日宴上收到的宠物贺礼鳄鱼,以“莫言式魔幻主义”展开了一群人的命运。赵文瑄饰演单无惮,张凯丽饰演巧玲,邓萃雯饰演瘦马。
三位演员都是从业30年以上、拿奖无数的表演艺术家,塑造过荧幕上一个个经典形象。但话剧方面,赵文瑄是首次出演;邓萃雯是时隔18年再次出演,带着“新人”的心态参演。张凯丽虽然资深,有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众多作品,但她也“七年没演话剧了”。这样三位戏骨,在《鳄鱼》杭州场舞台上碰撞出了亮眼火花。
赵文瑄(饰演单无惮):
时间倒退32年,赵文瑄以李安《喜宴》出道,两年后出演了关锦鹏执导的《红玫瑰白玫瑰》,刚好也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纠葛,与陈冲、叶玉卿合作。与张爱玲的缠绵悱恻不同,莫言这个故事少了爱情色彩,单无惮也不是佟振保那样的浪子,而是冷酷而复杂的政客。
图片
赵文瑄饰演佟振保。电影《红玫瑰白玫瑰》(1994)剧照。
赵文瑄在《大明宫词》中饰演的薛绍温文尔雅、剑眉星目,让无数观众难忘,“一见薛绍误终身”。他也演过“坏人”,比如《千金归来》等,但大多还是谦谦君子。这次饰演的单无惮反差十足,赵文瑄表示很过瘾。“其实我以前也演过坏人,但都是很脸谱化的,非常简单,而单无惮有很多层次,人物非常丰满。”
一开始拿到剧本,赵文瑄觉得单无惮只是个犯过错、有弱点的人,这些弱点很多人身上都有。进入排练阶段,与导演、演员磨合中,一点一滴去靠近人物,赵文瑄发现单无惮真的是反面人物,非常冷酷,手段很多。那些表面上温情、缓慢的台词,赵文瑄需要用冷酷的心态去讲。
图片
剧中赵文瑄有大量台词,其中有一段长达13多分钟的自白。赵文瑄说,这样一长段台词要讲得顺,一定要死死地背下来,不能靠小聪明或逻辑去发挥。发布会现场,有观众提问:“大段台词如何背诵?我自己辅导儿子背课文,几百字都背不下来,赵老师有何经验分享?”
赵文瑄说,一方面,导演设计了其他演员配合演出,既赋予舞台意义,又帮助他记台词。另一方面,他也从张凯丽身上找到一种记台词的方法,张凯丽念每一个字,轻重有别,各有其意义和创造。张凯丽此时插话,赵老师你要告诉人家你的秘密,你不是手抄剧本吗?
图片
《鳄鱼》化妆间里,赵文瑄在墙上整齐贴着一张张纸,他把记忆不深刻、容易出错的台词手抄下来,随时增强记忆。赵文瑄喜欢手抄剧本,当年拍《大明宫词》时就如此。 “念书时候我背书很厉害,我是全班第一个把书背下来的,然后老师让别的同学来找我检查背诵。但现在不行,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赵文瑄很谦虚。
“赵老师有海量的台词……你很难相信在两个月之内,一个演员可以背下这么多的台词。”张凯丽说。
《鳄鱼》杭州场演出前,赵文瑄说,他预感自己的表现会比在苏州更好。“老实说,前两场我只是把台词很顺利得讲下来而已。这一次在杭州,我要把它讲出别的内容。”演出前一晚,赵文瑄有点感冒,但现场的状态一点看不出来,观众对这一角色报以热烈的掌声。
张凯丽(饰演巧玲,单无惮的妻子):
张凯丽上一次出演话剧,是2017年国家大剧院版的《哈姆雷特》。但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见到张凯丽,绕不过去的名字是《渴望》中的刘慧芳,近年则是《人民的名义》和《人世间》尤其精彩。
发布会现场,第一个提问的观众就是张凯丽的粉丝。他从山东淄博坐了五个多小时火车赶来,“我的妈妈今天80多岁了,我们家是1991年有的第一台电视机,正式播《渴望》的时候。”听说能见到张凯丽,母亲托他带上了淄博特产周村烧饼……台上的张凯丽眼眶红了。
导演王可然接受采访时透露,全剧的演员最先定下来的就是张凯丽。而张凯丽接受邀请,再次登上话剧舞台,是因为莫言。“这个本子好到什么程度?我现在都这么熟悉这个剧了,在侧幕每次听到一句话,我还是忍不住赞叹,写得这么棒!”张凯丽说,“以前我还是挺愿意动一下词儿的,尤其是电视剧,不合理的你总想改,但这次一点没有。”
图片
与《人民的名义》类似,《鳄鱼》中她饰演的也是一个被欲望吞噬的反面人物的妻子,但张凯丽说,这是完全不同的,巧玲这个角色非常风格化,魔幻的特点在她身上很鲜明。“她已经被伤害得支离破碎了,所以她在很多点上都可以爆发。我要选择在哪里,选择观众需要她爆发的时刻。不在那个点上爆发,会觉得突兀。”
不幸、无奈、痛苦、反击,对于这样的女性张凯丽有特别深的同情心。“生活中最累的人被伤害,伤害到遍体鳞伤。”这是莫言笔下故事的魅力。张凯丽说,她的莫言的粉丝。
当年电影《红高粱》出来,她看了不下四五遍,《蛙》等作品也看过,还去过莫言的故乡高密。因为喜欢莫言式的现实主义、莫言的语言,所以她义无反顾接下这部戏。“对于我来说,就想把莫言先生要表达的人性中复杂、深刻的东西,把它全部展现出来。”
图片
巧玲这一角色戏量不多,但戏份很重。赵文瑄说,苏州场两场演完,有朋友来跟他说,前两幕感觉是在铺垫,“到第三幕凯丽出来,这个戏,哇,一飞冲天,一直到结束,三个半小时他们都不觉得长,觉得很好看。”
邓萃雯(饰演瘦马,单无惮的情人):
苏州场结束,邓萃雯松了一口气。这次演出,这位TVB电视老戏骨“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新人”。实际上,三位戏骨中,邓萃雯最年轻但出道时间最长。1985年,19岁的她出演的《薛仁贵征东》和《倚天屠龙记》上映,比张凯丽的《八女投江》还早两年。
以往的角色中,邓萃雯往往饰演大女主,平常都是我欺负别人,很少被欺负。说到这里,张凯丽打住:“不对,怎么是我欺负你,这话说的,我是妻子,你侵犯了我的家庭,抢走了我的丈夫。”邓萃雯拍了旁边的赵文瑄(单无惮):“罪魁祸首是你!”剧中两个女主有不少对手戏,她们把戏里冲突展现着发布会上,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图片
“萃雯除了睡觉的时候,其他时候都在练台词。”张凯丽说。作为中国香港演员,相对于国家话剧院的张凯丽,在中国台湾也说国语的赵文瑄,普通话是邓萃雯需要克服的障碍。在赵文瑄、张凯丽等演员眼里,邓萃雯每天都在进步提升,一睁眼就在练习普通话和台词。
与张凯丽演对手戏,很多还是吵架的内容。面对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的台词功力,邓萃雯说,练习这些骂人、吵架的话,“练完一遍我都出汗了。”汗水换来的是进步,“我挺开心的,我觉得我一直在进步,我希望越来越好。”
剧中瘦马出场,基本还原了书中从楼上的红绳子滑下来,邓萃雯为此找到了杂技演员学习。很多观众在剧场看到邓萃雯做危险动作,担心不已,邓萃雯笑笑说,我以前在TVB是拍过打戏的。
图片
对于瘦马这一角色,邓萃雯说,她看上去强势、泼辣,但内心是很虚的。她想得到的名分、身份从来都没有,所以也是可怜的。希望在她身上,观众能看到自己的欲望,看清自己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很期待每个观众从我们角色中都能看见自己,这才是我们做艺术工作最有成就感的。”
三位戏骨都觉得,莫言这一作品把人性写得很到位、很绝。而对话剧来说,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版,他们希望,每一场都加上不一样的东西。随着对角色理解越来越深刻,演绎的这个人物也在成长。“我非常期待北京场会是怎样的。”邓萃雯说。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