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老年人腰背痛怎么办?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会出现突然的腰背部疼痛,有的人可能是不小心扭了一下,有的人搬了一下重的东西,有的人下坐的时候震了一下。很多老年人没有重视,想着自己歇歇就会好,结果越拖越痛,尤其是翻身活动的时候更加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这时候我们要警惕老年人的慢性杀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骨折类型。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尤其容易遭受这一困扰,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更高。这一疾病的产生常常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由于多发生在胸腰椎这一关键部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由于椎体的压缩,高度丢失,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驼背,脊柱侧凸或者后凸畸形,进而出现顽固性的腰背部疼痛,同时造成心、肺功能的下降和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同时,骨质疏松症的存在导致骨痂形成缓慢,容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而长期的卧床制动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同时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有研究显示,该类型骨折的患者1年后的病死率为3.1%,是正常人群的2倍,有1/4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同时发生过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再发生骨折的风险也显著升高。
那么老年人一旦出现腰背部疼痛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造成腰背痛的原因很多,椎体骨折主要要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紊乱及椎间盘源性的腰痛相鉴别。影像学检查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主要诊断手段,影像学检查包括X片,CT、核磁共振及双能X线检查。X线检查快捷方便经济,可以初步判断椎体的形态,但对于轻度压缩骨折容易漏诊,同时难以判断骨折的新旧;CT的优点是成像清晰,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以发现X片遗漏的骨皮质中断,比X片更加全面准确,但对于新旧的判断仍然不如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诊断的最有效检查,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有无椎管压迫及骨折的新鲜程度,还可以与其他原因如肿瘤导致的椎体骨折相鉴别。同时建议行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来判断有无骨质疏松症。
临床上一旦确诊该怎么办呢?对于这一类骨折我们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行动能力,改善骨质,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再骨折的发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选择简便,安全,创伤小的治疗方式。对于症状比较轻,影像学检查为轻度的压缩性骨折,没有神经症状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合适的胸腰椎固定支具保护;合理的药物镇痛,包括早期应用降钙素,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及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采用阶梯化镇痛及多模式联合镇痛取得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物理治疗及疼痛缓解后早期的腰背肌康复锻炼及平衡训练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活动。但保守治疗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了解椎体压缩是否进行性加重。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骨折愈合不良导致椎体进一步塌陷,出现脊柱畸形甚至压迫神经;或者疼痛持续不缓解,无法耐受卧床制动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微创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即用骨水泥来填充强化椎体。该类手术的优点是微创简便,局麻下就可以进行,出血少,受伤的椎体可以获得即刻的稳定性,止痛效果比较好,可以早期下地,减少卧床时间。但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出现严重的后凸畸形或者持续压迫神经出现神经或脊髓症状时需要行开放手术,手术以彻底减压,适度矫形及稳定的内固定为主要目的,可以采用骨水泥螺钉及延长固定节段来增加稳定性,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创伤小的固定方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知误区,骨折了就要多喝骨头汤,多补钙就能长得好,其实且不论骨头汤里含量高的其实是脂肪和嘌呤并不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单纯的补钙无法吸收也不能延缓骨量的丢失。合理的膳食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骨折后都必须采取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来改善骨量,预防再骨折发生。抗骨质疏松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锶盐及一些中药制剂。如何合理的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呢?一般骨折早期钙和维生素D用药剂量可酌情增加,钙剂:推荐1000mg/d;维生素D:推荐800IU/d。骨折前已使用药物者,重新评估骨质疏松状况,不建议盲目停药。未使用药物者,应在骨折处理后,全身情况稳定时,尽早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折后规范的双膦酸盐使用对骨折愈合无不利影响;如骨质疏松严重,可考虑先使用促骨形成类药物进行序贯治疗。降钙素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急性骨丢失,建议在骨折的制动患者中短时间(3个月)使用。围绝经期骨折患者更年期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雌激素;无明显更年期症状,可选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抗骨质疏松治疗,应长期干预,在骨折愈合后还需定期随访,提高药物依从性。因此,建议在骨科或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用药。
如何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发生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包括: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度。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的摄入,控制体重,有利于保护骨骼健康,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定期到医院来检查骨密度,如果存在骨质疏松及时规范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最后祝人人都有一个健康挺拔的脊梁!
作者: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主治医生 姜海涛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