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母亲的远行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图片
母亲很少出游,早先走得最远的时候也就是本县本土。她的圈子是固定的,轴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家。离开家的母亲,往往是埋怨这个不好,那个不适应,急着出门,催着回家。
这一次去北京,妹妹规划得很周到。和往常一样,准备工作包括心理疏导和行李准备。妹妹先是动员二姨和三姨一起去,还就出行方式做了修改,最初是想坐船的,准备从上海出发,到日本泰国等地。护照都办好了,母亲又打起了退堂鼓。她说坐船会晕船,母亲确实晕船,平时也一样,一坐车,她就会觉得天昏地暗,恶心呕吐。除非是大巴,空间宽敞,吃点晕车药还能对付。还有一个原因,二姨也不愿意坐船。
由于这些原因,出游计划修改成去北京了。北京是首都,去北京玩可以了却心愿,“不到长城非好汉”。但三姨一听就不乐意了。她去过北京,况且嫌弃那儿的饮食不对口味。我去过北京两次,确实菜蔬味道不好,那儿的水煮开了有层水皮,味道寡淡。
有二姨陪着,母亲最终还是答应了。妹妹也很开心,发了个圈:您把我养大,我陪您游天下。确实的,妹妹陪着两位老人,游过长沙湘潭,游过张家界,游过杭州,用行动实现了感恩尽孝的愿望。美好,温馨,幸福,甜蜜。
图片
妹妹带着家里煮的社饭出发。最初,她是嫌麻烦的。社饭有什么好吃的呢。在家往高铁的行程中,她们包着饭,带着菜,心里就踏实很多。看看包里,有酸菜,有辣椒,有粑粑,根本不用担心路上会有什么状况。
高铁到北京,中间要转一下车,能买上卧铺票,这对两位年近80的老人来说,非常舒适必要。妹妹和两位老人玩牌,吃着零食。饿了就打开社饭,就着几碗家里烧的小菜吃吃,很是惬意。大家有说有笑。妹妹在她的旅行文章里这样描述——
“好像不错哎,我再来一点。”我学着老妈的样子,把酸菜往社饭里倒,我妈一把拦住我说:“少倒点少倒点,你不是不吃吗?”
“还有呢,给你留的有。”
我不得已放下菜碗,好歹倒了一些在社饭上了,冷的社饭配上冷酸菜,搅拌以后那个味道简直绝了,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形容呢?对,这是什么神仙味道!最恰当了。
读到此处,我禁不住为老人执着于带家乡菜的行为感到欣慰,也觉得十分滑稽好笑。
图片
不觉到了北京,妹妹安排住在郊区的民宿里,300元一晚,三个人住,价格经济实惠,交通也方便,到市中心坐地铁只要半小时。晚上,她们逛超市,置办了一些用品。妹妹决定第二晚换可以做菜的一个套间,加100元费用即可换了。另外,如今住酒店是看日期定价的,比如周末,房子要贵一点。
妹妹陪着两位老人去北京故宫游玩,在天安门广场,两位老人变得很兴奋。以前出门,母亲患得患失。这一次去北京,路上轻松,人也轻松。在拥挤的人群中,母亲有时会问问身边的人,尤其是年纪在五六十的,“你多大了”,对方答“60了”,母亲就自豪地说:“那你要小很多,我都80了!”其实,母亲的实际年龄是78岁。
母亲对故宫里的陈设认真地欣赏,虽然无法说好到哪里,就像一个孩子撞进了一个陌生世界,她对这一切都感到好奇。第一天旅游,走久了,怕母亲累。但是她走起路来依旧快。二姨则更快。“这皇帝家里的宝贝实在多!”母亲说,这辈子总算看到了。
晚上回家,她们在附近超市买了油,买了菜。回家自己烧。母亲对房间里的陈设很感兴趣,比如用了能按摩的洗脚盆。还有浴缸,她和二姨都用了,也能适应。
第二天去颐和园,母亲和二姨沿着河边走,一路欣赏着两岸嘉树,路边花朵。二姨还能爬到高一点的地方照相,母亲也学会了使用手机照相功能,乐于把眼前之景留存在相册里,便于翻看!
由于怕母亲劳累,去长城的计划取消了,改成去天坛参观。在天坛,母亲对回音壁一侧地门感兴趣。据说,这道门是专为70岁后的乾隆设计的。除了皇帝和贵戚,一般人不让走这道门。还有就是年在70以上的人才可以走小门。母亲显得很自豪,大声说,自己80岁了,可以走这道门了。
图片
这一次的北京旅游,虽然来回都是坐卧铺车,比较慢。但是它带给母亲的变化却很大。母亲由一个平时不喜欢旅游的人变得开朗起来了。她说这一路都走得很轻松,很享受。这是一个变化。其次母亲变得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了,人也开朗了。妹妹说,她人真的变了。
母亲的远行,带给她的变化不少。她也开始在花销上大方了。甚至她也要求住好一点的地方,吃好一点的菜肴,多住一阵子。她已经由一个处处节俭的人,慢慢地,变得大方和开始在乎起生命的质量了!
相信,随着母亲眼界的打开,她的胸怀将更宽广,她的神采更有魅力。
妹妹说,母亲和二姨三姨的性格有所不同。三姨花钱大方,因为她有三个女儿,条件不错。二姨节省,到哪里都想省一点。母亲跟他们又不太一样。她能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应环境要求而改变自己的打算。因此妹妹觉得上次累,费力去为三人当导游,还组织不好,自己也生了气。这一次,妹妹学乖了,也做好了下一步打算:适应老人,也是改变自我。恐怕下一次会统一思想去坐邮轮了。
母亲的远行,是个人完成蜕变的一种尝试。在她的有生之年,多出去走走很有必要,像妹妹的安排一样。记得带母亲来杭州,本来想要多住几日,后来却变成嚷着回家。换种环境,也许人就不同了了!
“10月我们还要坐船去日本啊,你和三姨相邀一下!”妹妹叮嘱母亲。
“好的,去就去吧!”母亲豪气地说。
当我打电话给老人家,她说是的呢。旅游很好,她已经习惯了,北京之游让她坚定了远行的信念!
这样的母亲确实不一样了!
“对了,下次我要自己花钱,不要你们出了!”母亲笑着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