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 | 山东龙口:追“新”逐“绿” 绘制全产业链图景

图片
  新华网济南5月11日电(秦来玲)高端铝材产业批量向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供应铝材料部件;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填补国内外市场需求;高端聚烯烃产业赋能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山东龙口,一个个产业项目拔地而起,一批批传统产业蝶变升级,龙口正追“新”逐“绿”,不断开辟产业新赛道,绘制出一张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
  沃野披新绿,产业焕生机。
  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现场,多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废弃的易拉罐、回收铝罐以及铝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角料,经过破碎、磁选、涡旋、脱漆、熔炼等工艺流程处理后,熔炼出高品质铝水。
  “项目采用先进的废铝保级再生熔炼工艺实现废料循环再利用,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料、废液和废渣的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优势。”南山铝业板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孟双表示,项目以10万吨再生铝替代原有的电解铝工艺,年可节约34万吨标准煤,减少约90万吨的碳排放。
  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是由南山铝业投资建设。为响应龙口市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南山铝业通过设备更新、分类处置,实现废铝保级还原利用。
  高端铝材产业是龙口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龙口的工业体系涵盖29个大类,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等4条“百亿级”产业链,高端铝材料产业链突破“千亿级”规模。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数量达到471家,总产值超2000亿元。
  龙口市不断提升产业链条,创新打造“绿色驱动”引擎:高标准建设龙口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推进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发展,龙口经济开发区成功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隆基机械、中集来福士等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资金链: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
  “2023年度我们获得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型企业培育财政补助)22万元,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47.3万元,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补助)3万元。”山东德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姜蕾表示,近年来,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德晋新能源主要生产大容量长寿命的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和大型电动车动力系统,目前已出口到世界55个国家。
  “我们是2022年‘升规’的,除了获得奖励资金,还享受政策支持,有了更大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业务洽谈、市场拓展上也更有底气了。”山东德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迟同胜介绍说。
  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龙口市坚持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近年来,龙口市出台一揽子支持帮扶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专注细分市场、不断倍增提升,全面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人才链: “流量”变“留量”
  “2007年我从北京化工大学硕士毕业,来到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之所以选择从北京来到龙口,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平台优势和发展机会。”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文泉表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个人在这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成长。”
  在龙口市“聚才兴龙”“助才成龙”等政策体系支持下,山东道恩集团抢抓机遇,人才引进与培养迈上了更高台阶,现在拥有400余名专业研发人员,已有多个核心产品进入全球竞争市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我们域内企业如何培育核心技术,形成竞争优势,做好人才保障是关键。”龙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王金光表示。
  一直以来,龙口市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打破“就人才抓人才”的单一布局,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形成“人才围绕产业转,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
  要做到人才“引得来”,更要做到“留得住”“用得好”。龙口市通过开展“顶尖人才领航”“领军人才筑峰”“创业人才托举”“海外人才汇聚”等十大行动,构建“顶尖人才亿元支持、创业人才千万托举、青年人才百万资助、工匠人才十万奖励”政策体系,加速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龙口市委书记李万平看来,“聚才兴龙”“助才成龙”是山东龙口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的“催化剂”“助推器”。
  “龙口靠制造业起家,也要靠先进制造业走向未来。”李万平表示,“龙口市将高擎县域领先发展大旗,在壮大产业、培强企业、招大引强上冲锋,让更多的千亿级产业、千亿级企业,在龙口沃土向阳生长”。(海报:耿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