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茶叶到卖茶饮、茶文化,年轻人爱的这杯“茶”变精致了

2024年5月8日,“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成都成为我国首个独立成功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从遍地的老茶馆到街头扎堆开的奶茶店再到逐渐兴起的“围炉煮茶”式空间消费,成都的茶消费又有哪些变化?
5月11日,第13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开幕第三天。作为今年全国规模最大春季茶展,本届茶博会规模七万平米,共1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六大茶类、新茶饮、茶生活、茶文化等领域上万种新产品、新业态。
现场不少展位摆出的座椅座无虚席,一杯茶带来的天然社交属性,自动撬开了和消费者、合作方的话匣。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到,无论是从主题馆的设计还是展方的茶品类型,都在让今年的茶博会跳脱出“卖茶叶”的概念,氛围感,多元化的茶场景,让这杯“茶”的生意正变得越来越精致有内涵。
图片
▲现场 主办方供图
茶酒、茶咖啡、茶冻干
年轻人的花式喝茶带来新式茶饮赛道
据抖音数据显示,2023年,茶行业18岁至30岁兴趣用户占比提升至38.4%,爱喝茶的年轻人正在重新影响着茶业市场。本届茶博会主题市——达州市单独设立的达州主题馆,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图片
▲达州主题馆
在达州主题馆,大竹杯来茶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全新品类——茶酒,一款茶和酒混合的创新品类,主打购买人群为女性。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崔冰倩介绍,该品类以大竹白茶为原料基底,添加了桑葚、糯米等,“饮料太柔,烈酒太烈”的分化下,凭借清新口味、健康酒精度数,茶酒恰好符合了女性需要小酌的社交场景。
图片
▲茶酒 图片展方提供
“我们还带来了茶咖啡,考虑到部分人喝咖啡提神时可能会心悸,白茶里的茶氨酸可以综合咖啡因缓解。”崔冰倩表示,无论是茶酒还是茶咖啡,在展会上都卖得非常好,带来的800瓶新品前两天全部卖完。
图片
▲茶咖啡 图片展方提供
杯来茶往董事长楼德峰表示,目前茶叶市场整体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今年相关产业链减少,价格反倒下降,产销量也在下降。所以公司希望能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早在2022年,新茶饮市场份额便超千亿元,我们根据年轻人习惯、口味做了茶的衍生饮品,打造了类似茶冻干这种方便携带的产品。”
图片
▲白茶冻干 图片展方提供
积极进入新式茶饮赛道的金花藏茶集团总经理周先军介绍,目前公司有三个业务板块:新式茶饮、传统茶叶、深加工产品。“成都迅速发展的奶茶行业,影响着我们做出市场调整。考虑到年轻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奶茶原料需求呈上升趋势,奶茶品牌都在讲究‘轻盈轻负担’,所以我们也快速做出了不同层级的品控升级。”茶博会现场,金花藏茶集团带来了降火茶、刮油茶等具有茶保健概念的产品。
有售价上万的高端包装,也有50块的“引流”装
多家茶商希望能撬开成都市场
今年的茶博会除了年轻人爱的新式茶饮品,不少商家也希望通过现场小包装、礼品装的茶叶吸引更多消费群体。
来自福建的六妙白茶成都代理商张良达表示,今年品牌打造了几款高端包装的茶叶。如2013年制的罐装魁首银针,售价是一万九千八百元300克,属于收藏款。
图片
▲魁首银针
“今天现场我们有售价上万的茶叶,也有折扣价50块的‘引流’小包装茶叶,希望通过不同价位茶叶来吸引消费群体。我们发现如今越来越多人重视健康,送什么不如送茶叶,所以在包装上注重起来。”作为成都总代理,张良达介绍,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福建福鼎人,在成都打拼了10年,不断开拓市场后,发现如今越来越多成都人也开始喜爱喝白茶。
想要试图用包装打开成都市场的还有来自云南的大邦白茶。据现场展位负责人张国华介绍,相比普洱茶饼,大邦白茶为了区别化和标识化,便采用了条状的新型包装。
“云南白茶是大叶种茶树制成,压成饼状以后,容易碎,长条则可以保留叶片完整度。另外,我们想区别于福建白茶,做出具有云南白茶的标识性。”张国华解释,考虑到白茶价格,所以大邦白茶在今年的展会上,特别选择了很多小包装茶叶。同时她也认为,成都人虽然更倾向于喝绿茶、花茶,但成都也有很好的白茶消费市场,成都人喜欢慢悠悠地喝盖碗茶,白茶具有越泡越香的特质,能融入成都人喝茶习惯,适合细品。
图片
▲压成长条的大邦白茶
竹艺茶杯、古代家具
成都的“茶休闲”走向“茶文化”
今年的茶博会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专设“产业融合馆”,里面的“茶器美学展区”便汇集了景德镇陶瓷展团、宜兴紫砂展团、德化白瓷等全国各地名窑名瓷,此外,还有茶空间、茶装饰等,充分拓宽了茶的消费场景。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神竹编也亮相茶博会现场,带来了瓷胎竹编茶具、餐具,竹茶等参展产品。据悉,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有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其中,瓷胎竹编茶具是在光洁的瓷器外面,用竹丝编织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都颇有讲究。
图片
▲瓷胎竹编茶具
据青神竹编展方销售经理黄海介绍,这三天,瓷胎竹编茶具销量非常好,尽管每款价格都不便宜,在三千至四千元左右,但还是有爱好者前来一次性购买多套茶具。“我们部分茶具产品是由跟爱马仕合作过的青神竹编大师张德明制作的,做工严格,采用的是头发丝一样的0.33毫丝竹丝手工编制。”黄海表示,考虑到成都市场的空间,未来他们还将在成都宽窄巷子设立店铺。
图片
▲瓷胎竹编茶具
广德兴古代生活家具展位带来了多套与茶空间相关的老家具。负责人耿志远介绍,展区内的家具从广东深圳运来,以古代客厅、书房内的家具为主。和仿古物件不同,现场是真正古代的老物件,部分经过修复。“书桌,柜台价格一般不低于2万元,茶盘基本上则在两三百元左右。”
图片
▲茶空间相关的老家具
耿志远参加过三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他的观察中,这几年喜欢茶文化、茶家居的人正逐步增加,有成都的客户装修房子也会想选购与茶文化相关的家具。大家对茶文化的重视不只体现在喝茶,还形成了一整套与茶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除了过去零星分布的茶馆,如今成都也拥有越来越多的围炉煮茶、茶室小聚的新消费茶空间。
“我很认可成都茶家具的消费市场,本身成都茶品牌就能在全国排前三,随着成都发展,背后所需求的商业空间、社交空间在不断变化,成都也正在从过去大口喝茶的茶馆式休闲空间消费,慢慢地向更具仪式感的小口细品茶文化空间消费过渡。”耿志远说。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